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4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555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448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975篇
内科学   807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300篇
外科学   666篇
综合类   201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34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041篇
  11篇
中国医学   762篇
肿瘤学   37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属产生的的一类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Ppl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和检测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诺如病毒(Norovirus)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细胞株, 制备抗诺如病毒核衣壳蛋白的mAb, 为诺如病毒的早期快速检测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用E.coli表达的GⅡ组广州株NVgz01(DQ369797)Norovirus-N蛋白免疫BALB/c小鼠, 通过PEG使小鼠脾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 使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融合细胞, 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测定mAb的效价、免疫球蛋白亚型和mAb的特异性, 并将各mAb之间进行配对.结果: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 共筛选出4株分泌抗Norovirus-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N2C3、 N7C2、 N4B1、 N8A9.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 这4株mAb都可以与E.coli表达的GⅡ组广州株Norovirus-N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 并且能与天然粪便标本中的GⅡ组Norovirus产生特异性反应.配对结果显示N2C3和N7C2之间配对, 对表达蛋白和天然病毒都具有较强的检测灵敏度.结论:获得了诺如病毒GⅡ组特异性mAb, 为制备免疫诊断试剂盒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用RACE技术对一株肠道病毒3''端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3′RACE技术对一株本室分离肠道病毒基因组3′末端进行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提取病毒总RNA,以锚定oligdT(17)引物进行逆转录,用特异引物及锚定引物进行3′RACE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获得了该病毒的3′端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肠道病毒的核苷酸序列与肠道病毒76、89、90、91型的同源性最高为90%左右,而与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的同源性均小于80%;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与肠道病毒76、89、90、91型均在90%以上。结论 用RACE技术对肠道病毒3′端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证明该病毒属新型肠道病毒类,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肥胖测量指标BMI(体质指数)、WC(腰围)、WHR(腰臀比)、WHtR(腰身比)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个乡镇/街道≥35岁的居民11599名进行问卷调查并体检,分析BMI、WC、WHR、WHtR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常熟市≥35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18%,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66±1.32)mmol/L.不同BMI、WC、WHR、WHtR组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WC、WHR、WHtR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BMI、WC、WHR、WHtR最高分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是最低分位组的4.40、2.50、2.26、2.13倍(P值均<0.05).BMI、WC、WHR、WHtR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40.0%、50.4%、52.3%、46.2%.结论 肥胖测量指标BMI、WC、WHR、WHtR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中心性肥胖指标对糖尿病的筛查价值优于BMI.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通过分析蚌埠市蚌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了解AEFI发生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接种安全性研究及目前开展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蚌山区2012-2020年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全区累计报告AEFI 268例,报告发生率为39.64/10万剂次,其中2020年最高(76.64/10万剂次),2017年最低(21.37/10万剂次),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91,P<0.001).AEFI的报告以二、三季度为多,占全年的70.52%.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21/10万剂次和4.14/10万剂次,偶合症发生率为0.30/10万剂次,无心因性反应,无疫苗接种事故和疫苗质量事故的报告;严重AEFI发生率为0.44/10万剂次.男女性别比为1.68∶1,以≤1岁儿童最高,占69.78%.报告例数在前3位的疫苗分别是: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合计报告178例,占比66.42%(178/268).结论 蚌山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疫苗接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
67.
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异体皮的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度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患者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自用用,共使用皮肤面积达3604260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3 /13 ( 10 0 %阳性 ) ,完全缓解时为 1/4,复发患者为 3 /4,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转化而来为 1/3。结论 :JWA可能参与原发 ANL L 的某个发病过程 ,其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和组织化学染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方法:10头开胸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结扎后2、20、90、180min,用DTI技术测定前间壁收缩期运动速度(Vs)、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VE、VA);从前间壁取材5块,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及组织化学染色、对病变进行分析。结果:LAD结扎前,DTI-二维显示收缩期、舒张期室壁运动协调,彩色充盈。结扎后,前间壁室壁变薄,色彩暗淡,着色异常,甚或缺失。DTI-频谱检测结扎2、20min,Vs,VE明显降低(P<0.05),至90、180min时运动速度降低更加显著(P<0.01),而VA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显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并伴有血栓形成、心内膜及心外膜炎。结论:DTI与组织化学对照分析,能准确反映缺血、梗死区域心肌不同时间变化规律。精确测定心肌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三维节段脊柱内固定系统在不同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三维节段脊柱内固定系统CD、TSRH等治疗脊柱畸形26例,其中特发性侧凸19例,先天性侧凸2例,后凸畸形5例,均以后路矫形自体骨植骨融合.结果所有病例经6~27个月随访,平均10.4个月.侧凸冠状面畸形平均矫正率为61.4%;矢状面后凸术后平均32.5°;旋转畸形平均矫正Ⅰ度,顶椎最大偏距平均矫正率为65.1%;后凸畸形平均矫正率为59.2%.所有病例无脱钩、断棍、感染、骨折以及脊髓神经损伤.结论三维节段脊柱内固定系统不仅可以完成畸形的三维矫正,而且矫正可靠,稳定性高,术后可不用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