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4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542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448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970篇
内科学   804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300篇
外科学   665篇
综合类   201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17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031篇
  11篇
中国医学   761篇
肿瘤学   37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49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自杀基因疗法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除手术切除外,迄令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但手术根治切除率低。自杀基因(suicide gene)疗法的出现,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和具有临床就用潜力的治疗策略。本文就自杀基因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IP板及暗盒的使用与维护。方法:通过对我科IP板的使用、维护及新旧IP板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一些维护方法及经验。结果:IP板及暗盒在运动中受损以至无法正常工作是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加强对IP板及暗盒的日常维护,有利于减少对IP板及暗盒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图像质量。结论:应用CR系统必须重视对IP板及暗盒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宜昌市20年结肠镜检查大肠癌患病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该市大肠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以所有结肠镜受检对象为研究群体,对大肠癌患病率、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大肠癌临床症状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自1980年以来,大肠癌年度患病率呈非线性缓慢上升,男性大肠癌患病率7.1%;女性大肠癌患病率5.5%;在3个年限段(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5年)大肠癌中位患病年龄分别为男53.5、56.7和59.0岁;女51.9、53.7和55.2岁。986例大肠癌中直肠癌691例,乙状结肠癌82例,降结肠癌18例,脾曲癌4例,横结肠癌37例,肝曲癌30例,升结肠、回盲部癌79例,大肠多发性癌45例。临床症状以便血为主,其次为腹痛、腹部包块和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该市大肠癌患病率和中位发病年龄呈缓慢上升,低于国内大肠癌高发区。大肠癌肿瘤发生部位有近移和多发趋势。便血是直肠癌主要症状,中老年患者便血发生率高于青年患者,但腹痛发生率低于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1~2 ml+生理盐水3~8 ml稀释后,行血管瘤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限,1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观察2周,视瘤体颜色及硬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直至瘤体开始变硬萎缩为止,平阳霉素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近两年来,用该方法治疗1~8个月龄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36例,其中颜面部24例,胸部3例,背部2例,上肢5例,足2例;草莓状血管瘤30例,混合型血管瘤6例。血管瘤最小面积0.6 cm×1.2 cm,最大面积23.0 cm×12.0 cm。结果1次注射治愈2例,2~3次注射治愈25例,4~5次治愈9例,其中局部坏死1例(为足背足底大面积草莓状血管瘤),经换药及手术愈合。随访6~19个月,未见复发,除1例遗留瘢痕外,其余全部无瘢痕愈合。有效率达1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增生期血管瘤首选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105例抑郁障碍病人的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分为国产氟西汀组57例(男性22例,女性35例;年龄40±s13a),口服氟西汀20mg,qd,阿米替林57例(男性27例,女性30例;年龄40±14a),口服阿米替林75mg,bid,疗程6wk。结果: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总有效率分别为85%及92%(P>0.05);氟西汀组的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心动过速等,但较之阿米替林程度轻且发生率低。结论: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与阿米替林相当,副作用少,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 6 6例脑梗死 (CI)患者的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型 (其中家系中有明确脑梗死先证者的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FMACI)亚组 2 6例 ,家系中无脑卒中史的非家族聚集性脑梗死 (NF-MACI)亚组 4 0例 ) ,并与 9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 (a) [L P(a) ]及部分载脂蛋白。结果 脑梗死组ε3/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ε3/3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两脑梗死亚组之间的ε3/4/ε3/3基因型频率虽有上升 /下降趋势 ,但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FMACI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明显低于 NFMACI组 (P<0 .0 5 )。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ε4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易感因子 ,ε3等位基因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Apo E基因多态性和 HDL水平双重作用于家族聚集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对6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后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2例成功施行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及功能的改变。结果:ASD封堵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增大,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未见明显改变;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每搏量、右室射血分数及右室心肌工作指数均减小。结论:经皮穿刺ASD封堵治疗既可减轻右室容量负荷,改善右室功能,也可改善左室的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对ASD封堵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及大鼠心脏内皮素转换酶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常人和大鼠心脏各部分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conveerting en-zyme,ECE)的分布。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CE mRNA表达,同时根据外源性的巨内皮素-1转变为内皮素-1的量判定ECE活性。结果:正常人心脏各部位心肌均存在ECE,ECEmRNA表达和活性的分布特点一致:心房显著高于心室,左、右心房间及左、右心室和室间隔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鼠的ECE mRNA表达和活性分布规律与人相似。结论:正常人和大鼠心脏各组分均存在ECE,且两者的分布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提取并测定N-亚硝基二正丙胺(NDPA)的方法。方法采用Trap3捕集管,利用标准吹扫捕集程序(吹扫气体流速40ml/min,吹扫时间11min,解吸温度225℃,解吸时间4min,烘烤温度230℃,烘烤时间10min),有效富集了化工废水中μg/L级的NDPA,建立了吹扫捕集(P&T)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化学源(CI)选择离子模式(uSIS)快速、准确分析废水中NDPA的分析方法。结果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5%;废水的加标回收率在62.60%~96.31%;在5~3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78;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3μg/L。结论采用P&T-GC-MS/CI/uSIS法可用于化工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NDPA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earlier gestational skin and later gestational skin of rats with the aids of 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on (SPA) and high-density oligonucleotide DNA array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carless healing. Methods: Total RNAs were isolated from fetal rat skin of the scarless (E15) and scar-forming (E18) periods of gestation (term =21.5 days). The RNAs from earlier gestational skin (EGS) and later gestational skin (LGS) were both reversely transcribed to cDNAs, then label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fluorescent dCTP for preparing the hybridization probes by SPA method. The mixed probes were then hybridized to the oligonucleotide DNA arrays which contained 5 705 probes representing 5 705 rat genes. After highly stringent washing, these DNA arrays were scanned for fluorescent signals to display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etween the 2 groups of skin. Results: Among 5 705 rat genes, there were 53 genes (0.93%) with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evels between EGS and LGS groups, 27 genes, including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 ( FGF2 ) and follistatin were up-regulated (0.47%) and 26 genes were down-regulated (0.46%) in fetal skin during scarless period versus scar-forming period. Higher expressions of FGF2 and follistatin in EGS than those in LGS were also revealed by RT-PCR method. Conclusions: High-density oligonucleotide DNA array provided a power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earlier and later gestational fetal skins. This technology validates that the mechanism of fetal scarless healing is very complicate and the change of many gene expressions is associated with fetal scarless hea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