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0篇
  免费   2735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414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352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2729篇
内科学   2161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554篇
特种医学   856篇
外科学   1893篇
综合类   706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055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2701篇
  42篇
中国医学   2705篇
肿瘤学   1201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532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973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2314篇
  2011年   2323篇
  2010年   2101篇
  2009年   1916篇
  2008年   1895篇
  2007年   1863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202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体外血栓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栓形成与流体力学因素关系密切,用健康成人血样进行的实验表明,Chandler血栓环内血液呈现出三维流动和二次流动状态,在管壁处的剪切应力最大。体外血栓形成应考虑血栓环弯曲和内部血液回流因素。血栓环内下弯月面处血栓的形成可能是流速相对较高的流体元冲击下弯月面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所至。当血栓环旋转时间低于10min时,血栓形成不良。15min是血栓形成的最佳时间。转速为3.75rpm时,不能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观察登革 3型病毒的prM E和NS1基因重组质粒DNA混合免疫对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 ,为登革DNA疫苗混合免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登革 3型病毒的prM E和NS1基因重组质粒DNA分别混合及单独免疫BALB/c小鼠 ,采用中和试验及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及脾细胞特异性CTL(cytotoxicT lymphocytes)杀伤率。结果 混合重组质粒DNA免疫组与单一prM E基因重组质粒DNA免疫组均在末次免疫后第 14天检测到中和抗体 ,在第 33天达到高峰 ,为 1∶32。在末次免疫后第 4 1天 ,当效靶比为 4 0∶1时 ,混合重组质粒DNA免疫组的特异性CTL杀伤率为 15 % ,而 2个单质粒DNA组分别为 10 .9%和 12 .4 %。结论 重组质粒DNA混合免疫可同时诱发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而且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但没有出现特异性CTL杀伤率的协同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严重烫伤后血IL-6和IL-1α对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分离PMN,TUNEL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PMNcaspase3活性以荧光免疫吸附酶法测定;血清IL-6和IL-1α水平以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血清IL-6水平(μg/L)在伤后各组(3、6、12、24、48h依次分别为9.14±1.16、12.49±1.14、3.01±0.75、1.41±0.28和1.56±0.43)和IL-1α水平(ng/L)在伤后3、6、12h组(90.08±8.39、320.93±14.48和47.84±5.19)均分别显著高于伤前对照组IL-6(0.24±0.07)和IL-1α(27.65±4.86)水平(P<0.05);伤后各组PMN凋亡率(%)按时点依次为9.89±2.00、4.98±1.35、1.31±0.72、2.49±1.87和6.88±1.13显著少于伤前组13.66±3.88(P<0.05);PMNcaspase-3的活性测定结果与PMN的凋亡表现相一致。结论:大鼠烫伤后外周血PMN凋亡明显延迟;IL-6和IL-1α等细胞因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减少细胞内caspase-3的激活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4.
徐存拴  蔺芳  秦少伟 《解剖学报》2008,39(3):302-309
目的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脂类代谢和运输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LR)中的表达变化和模式。方法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参与脂类代谢和运输基因,用大鼠基因组230 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再生肝中的表达情况,用比较手术和假手术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结果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193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肝再生早期[部分肝切除(PH)后0.5~4h]、前期(PH后6~12h)、中期(PH后12~66h)、后期(PH后72~168h)等4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113、20、66和1;基因的总表达次数为250、205、796和293。共上调852次,下调630次,分为27种表达方式。肝再生早期和前期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转录减弱;早期和后期糖皮质激素分解相关基因转录增强;前期和中期磷脂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增强,磷脂分解相关基因转录减弱;中期脂肪酸、白三烯和鞘糖脂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增强,甘油三酯和磷脂酰肌醇代谢相关基因转录增强,鞘糖脂分解相关基因转录减弱;中期和后期前列腺素合成和脂肪酸分解相关基因转录增强;几乎在整个肝再生中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孕酮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增强,鞘磷脂代谢相关基因转录增强,脂类运输相关基因转录增强,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转录减弱。结论肝再生中脂类代谢和运输变化较大,与肝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5.
嗅鞘细胞/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的制备和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嗅粘膜嗅鞘细胞在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内的生长特性,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寻找新的移植供体。方法嗅鞘细胞/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由四层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和三层嗅粘膜嗅鞘细胞相间叠加构成。纤维蛋白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新鲜大鼠血浆促凝作用下,构建单层毯状细胞外基质支架,在支架表面种植嗅粘膜来源的嗅鞘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嗅鞘细胞在支架上/内的生长过程,培养3d后,在细胞表面再次滴加上述细胞外基质混合胶以构建第二层毯状支架,依次重复两次。夹层支架制成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和分析夹层支架的内部结构以及嗅鞘细胞在支架内的生长情况。结果由顶层至底层,支架内的嗅鞘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突起逐渐延长,细胞内分泌颗粒逐渐增多及其电子密度逐渐增高;细胞可在支架之间迁移,其水平排列方向具有一致性;嗅鞘细胞的细胞膜可与支架紧密粘附,支架内局部区域出现组织间隙。结论嗅粘膜嗅鞘细胞可在细胞外基质夹层支架内正常增殖和分化,细胞与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该夹层支架可作为嗅鞘细胞三维生长的载体,用于移植治疗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6.
肝癌细胞微细胞介导染色体转移方法学的建立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微细胞介导染色体转移方法,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建立技术平台。方法人单染色体供体细胞通过微核化、出核、融合步骤将随机标记有耐药neo基因的正常人8号染色体导入到大鼠肝癌高转移细胞系C5F中,对微细胞杂交克隆进行药物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并填序列标签位点-PCR和全染色体涂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验证人染色体转移的结果。结果获得具有G418和HAT双重抗性的微细胞杂交细胞,通过单细胞分离克隆方法获得15个具有双重抗性的微细胞杂交克隆,序列标签位点-PCR结果发现导入染色体的随机片段丢失,全染色体涂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发现导入的人8号染色体与大鼠染色体发生了稳定的重组。结论成功建立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技术,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验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跨膜区1138位核苷酸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突变热点及用变性梯度电泳方法筛查的效果。方法 对17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进行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进行其它突变位点的筛查。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RFLP检测显示能被Sfc I酶切,提示存在1138位核苷酸G→A的转换,且均为杂合子。17例用Msp I酶切均阴性,提示无G→C的颠换。DGGE方法的筛查中,酶切阳性的14例标本均显示存在杂合型突变。3例PCR-RFLP检测阴性的标本未显示突变位点,提示在该扩增区域确实不存在突变位点。结论 FGFR3跨膜区1138核苷酸G→A的突变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发病机理,DGGE可作为筛查某一区域基因突变的敏感而可靠的检测手段,尤其是对杂合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后续持续性缺血视网膜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2VO),造成SD大鼠视网膜不完全性缺血,其中单纯缺血组直接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预处理组在结扎血管之前,采取重复两次2 min缺血-3 min再灌注的处理,实验对照组的大鼠术中暴露而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术后1、3、7 d,分别灌注取材。用体视学方法测量视网膜形态学改变,用末端脱氧核苷酸缺口标记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视网膜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情况,比较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视网膜后续持续性缺血的影响。 结果: 预处理缺血组大鼠视网膜各层厚度均薄于一般缺血组;缺血所致的凋亡细胞数目较少,仅见于内核层,术后1-7 d节细胞层内未见有凋亡细胞,节细胞数密度无明显变化;bcl-2的表达弱于同一时间的单纯缺血组。 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检测的咽拭子等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病毒。攻毒后病毒导致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的反应也较对照组弱。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攻毒后各项指标较试验前比较没有显著性改变;病理结果显示试验组2只恒河猴肺组织形态基本正常,其余3只猴有肺间质性炎,表现肺间隔增厚、单核样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其中1只增厚的肺间隔有局灶相互融合,这3只猴肺部病变与对照组的病变表现相似,且病变累及范围较对照组小;其他各受检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可以有效阻断或减弱SARS-CoV对恒河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及血脂的关系。方法:测定186例高血压病患者(男75例,女111例)的空腹血清sE-selectin、血糖、胰岛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sE-selectin浓度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以HOMA-IR50%位点,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切割点,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与胰岛素敏感组(IS)。男性组血清sE-selectin浓度(50.1±17.8)μg/L显著高于女性组(40.6±16.6)μg/L;男性IR组(51.6±16.8)μg/L与IS组(48.5±18.8)μg/L无显著差异;女性IR组(45.1±18.0)μg/L显著高于IS组(36.0±13.7)μg/L。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组HOMA-IR非血清sE-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女性组HOMA-IR是血清sE-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尿酸和血脂均非血清sE-selectin浓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E-selectin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直接相关,男性则无直接相关;尿酸及血脂与血清sE-selectin浓度均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