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886篇 |
免费 | 16917篇 |
国内免费 | 102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77篇 |
儿科学 | 3088篇 |
妇产科学 | 1273篇 |
基础医学 | 11933篇 |
口腔科学 | 3221篇 |
临床医学 | 23604篇 |
内科学 | 16880篇 |
皮肤病学 | 1925篇 |
神经病学 | 4079篇 |
特种医学 | 58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15250篇 |
综合类 | 49016篇 |
现状与发展 | 43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21218篇 |
眼科学 | 2285篇 |
药学 | 23154篇 |
254篇 | |
中国医学 | 16732篇 |
肿瘤学 | 84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7篇 |
2023年 | 1998篇 |
2022年 | 5259篇 |
2021年 | 6610篇 |
2020年 | 5893篇 |
2019年 | 3578篇 |
2018年 | 3661篇 |
2017年 | 5111篇 |
2016年 | 3781篇 |
2015年 | 7082篇 |
2014年 | 9417篇 |
2013年 | 11320篇 |
2012年 | 16404篇 |
2011年 | 17218篇 |
2010年 | 15615篇 |
2009年 | 14088篇 |
2008年 | 14374篇 |
2007年 | 14038篇 |
2006年 | 12882篇 |
2005年 | 10395篇 |
2004年 | 7449篇 |
2003年 | 6034篇 |
2002年 | 4778篇 |
2001年 | 3942篇 |
2000年 | 2986篇 |
1999年 | 1546篇 |
1998年 | 651篇 |
1997年 | 624篇 |
1996年 | 464篇 |
1995年 | 394篇 |
1994年 | 413篇 |
1993年 | 250篇 |
1992年 | 180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122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90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21篇 |
1965年 | 21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19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26篇 |
1957年 | 30篇 |
1956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讨论C-反应蛋白(CRP)对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用Orion Diagnostica透射比浊法检测200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并观察其数值变化。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CRP在好转组治疗后明显减低,而恶化组治疗数值升高。结论CRP对术后患者感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但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且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模拟高原模型,应用脑干湿重比率法定量脑水肿情况、应用荧光素钠透过率测定BBB通透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脑组织VEGF mRNA含量以及应用蛋白印迹法半定量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大鼠在高原24 h后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高(P<0.05),荧光素钠透过率显著增加(P<0.01);VEGF mRNA转录及其表达显著增高(P<0.001)。结论:VEGF表达在高原脑水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利福昔明对比环丙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共治疗 5 1例急性肠炎。利福昔明治疗 2 5例 ,环丙沙星 2 6例 ,用药时间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以了解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利福昔明组 (治疗组 )与环丙沙星组 (对照组 )相比 ,显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80 .8% ,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96 .2 % ,止泻时间治疗组 2 8.6 7± 15 .92h ,对照组 36 .12± 2 0 .70h ,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以上各项指标及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常规复常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利福昔明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 ,与环丙沙星比较 ,疗效相仿 ,但耐受性好 ,口服不吸收 ,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5例,其中肾癌3例,肾错钩瘤2例,瘤体直径1.5~4.0cm。具体方法是:①暴露瘤体和肾动脉;②采用硅胶管牵拉肾动脉,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肾动脉;③于瘤体1cm正常肾组织处用电钩切除瘤体;④采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缝合加压处理创面出血。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210min,术中出血80~350ml。术后1~2天肠道功能恢复并可床上活动,1~4天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9天,平均7天。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外生性生长、直径小于4cm瘤体,该法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分析4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而血尿酸增高者43例(9%),其中痛风7例,移植肾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1例痛风患者血尿酸及症状控制不理想,余血尿酸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术后较常见的问题,发生原因较多,但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长期降尿酸及碱化尿液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核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涉及到全身多处重要的动脉,是导致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疾病病理生理学的不断发展,显示出包括“金标准”X射线血管造影在内的常用显像方法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更加完善的显像技术的需求。分子核医学技术利用核素标记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中间物质或其表面的血栓进行显像,无创伤性地检测斑块的数量、进展程度、分布和组成,为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