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6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1-O-三氟乙酰基-2,3,4,6-O-四苄基-α-D-吡喃半乳糖分别与7-甲氧基-6-(3-戊烯基)-3,5-二甲基苯并呋喃,7-乙酰氧基-6-(3-戊烯基)-3,5-二甲基苯并呋喃和1,2-Dihydrocacalohastin在Lewis酸存在下反应得到四个新的倍半萜碳苷8,9,10和11,其结构和组成通过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得以鉴定。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倍半萜具有钙拮抗作用,而其碳苷类化合物具有钙激动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ARPE-19)的增生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2于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ARPE-19细胞购自美国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实验方法及分组:ARPE-19细胞被暴露在含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和0.95的N2的缺氧培养缸中培养为缺氧组。同代同一培养瓶中传代的细胞在常氧情况下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评估:2,12,24,36h后,光镜下观察ARPE-19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两组ARPE-19细胞增殖的情况;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ARPE-19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①缺氧对ARPE-19细胞增殖的影响:ARPE-19细胞缺氧组2,12,24,36hA值均比正常组明显增高,除缺氧2h外,其他各时间点均能明显诱导ARPE-19细胞增殖(P<0.05)。②缺氧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缺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明显增高,缺氧2,12,24,36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567±0.080,1.868±0.176,5.061±0.407,1.748±0.277,0.603±0.017,P<0.05,n=8),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在24h达到表达最高峰。结论:缺氧可以促进ARPE-19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增加,为研究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控制缺氧造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对治疗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疾病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运用彩色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正常腹主动脉壁及腹主动脉瘤患者瘤壁运动的可行性。 方法:于2006-04/12选择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肾动脉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10例,均为男性,预行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或腔内隔绝术瘤体直径均大于4.5cm,为腹主动脉瘤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年轻男性20例为正常年轻组和健康老年男性20例为正常老年组。3组受试者年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使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对正常年轻组及正常老年组受试者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壁运动和腹主动脉瘤组患者动脉瘤壁运动进行观测和记录,并使用定量分析软件(ICKTM)对所得图像加以分析。正常年轻组和正常老年组受检者均测量脐上1cm处腹主动脉的横及纵切面的动脉壁的运动参数。腹主动脉瘤组患者通过超声测量腹主动脉瘤入口、最大内径处和出口处的内径及壁厚。 结果:①动脉壁位移幅度:正常年轻组、正常老年组、腹主动脉瘤组各点上的前壁位移均较后壁位移大(P〈0.05)。正常老年组腹主动脉前壁位移距离较正常年轻组小(P〈0.05),后壁位移距离与正常年轻组无显著差异(P〉0.05)。腹主动脉瘤组前后壁的位移在入口、最大直径处、出口均较正常老年组前后壁位移小(P〈0.05)。腹主动脉瘤入口处前壁和后壁的位移距离均较最大直径处和出口处大(P〈0.05)。②正常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瘤壁的运动情况:正常年轻组腹主动脉壁的运动是基本对称和一致的,即在横切面上各节段是同时完成收缩和舒张的。腹主动脉瘤壁在横切面上的运动则失去了这种对称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在舒张期。正常年轻组纵切面,前壁位移幅度明显较后壁大,腹主动脉瘤组纵切面,后壁基本没有移动,前壁的位移也不均一。③定量分析软件(ICKTM)结果:正常腹主动脉壁各段的运动虽速度不一样,但基本是同时达到最大位移。腹主动脉瘤壁各段的运动不一致,完成位移的时间均不相同。 结论:使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和定量分析软件(ICKTM)观测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瘤壁节段运动是可行的,可以对瘤壁运动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不同磁感应强度恒磁场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磁场是否能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取纯种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g,用含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1Gs恒磁场组、5Gs恒磁场组、10Gs恒磁场组、50Gs恒磁场组,其中对照组不予磁场干预,其他各组分别给予磁场干预继续培养48h。运用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酶图分析法结合吸光度扫描分析,观察恒磁场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均明显被抑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31.25±2.38)×102,(690.57±2.57)×102,(574.35±1.98)×102,(401.05±1.96)×102,(316.23±3.24)×102,P<0.05],不同磁场强度组组间分析显示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磁场强度加大,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适当强度的恒磁场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表达,磁场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术后的再狭窄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不同饮食条件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完成。①实验分组: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高脂喂养糖尿病组、非高脂喂养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②实验方法:高脂饮食糖尿病组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造模,自由饮水,禁食12h,将链脲佐菌素冰浴下按10g/L溶于柠檬酸缓冲液,以25mg/kg注入精索静脉。非高脂饮食喂养糖尿病组大鼠正常饲料喂养1个月后造模,自由饮水,禁食12h,链脲佐菌素冰浴下按10g/L溶于柠檬酸缓冲液,将制得的链脲佐菌素溶液以60g/L标准给予一次性腹腔内注射。两组大鼠于注射后第7天用血糖仪测定血糖,以不同时间空腹血糖均大于13mmol/L为糖尿病模型成功标准。正常对照组采用相同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分别喂养至3个月时采静脉血5mL,麻醉后处死大鼠解剖取心肌组织,进行各项指标测定。③实验评估:血胰岛素用放免法测定,血游离脂肪酸、一氧化氮含量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含酶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高脂喂养糖尿病组血糖、一氧化氮、游离脂肪酸、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均高于非高脂喂养糖尿病组(P<0.05)。高脂喂养糖尿病组和非高脂喂养糖尿病组上述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易发生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增加、一氧化氮水平升高;高脂因素进一步增加上述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96.
长沙市教师亚健康状态与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长沙市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指出长沙市教师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方法:于2003-05/2006-05选择在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长沙市教师3213名。选用美国康奈尔大学WolffHG和BrodmanR等编制的自填式健康问卷,即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分18个部分,共有195个问题,每一项目均为两级回答:是或否。"是"记1分,"否"记0分。全部项目得分相加得康奈尔医学指数总分。回收量表进行判断后结合多媒体显微诊断仪结果,两者同为阳性则判断为亚健康状态,并依据量表结果分级。对诊断为亚健康状态的教师发放调查表。调查的危险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所处学校、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工作环境、对工作的喜好程度、工作时间、对工作的胜任情况、工作业绩、深造压力、遇事态度、与同事的关系、有无知心朋友、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住房条件、家庭融洽、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均衡膳食、娱乐时间、性生活、操心子女升学就业共24项。结果:①3213名教师中健康人808名(25.15%);处于亚健康状态2405名(74.85%),其中轻度亚健康状态899名(37.38%),中度亚健康状态1309名(54.43%),重度亚健康状态197名(8.19%)。②30~40岁是教师亚健康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80.98%);女性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性(分别为78.39%,68.87%,χ2=31.17,P<0.01);大学教师经性别标化后亚健康发病率高于小学及中学教师。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26,P>0.05)。③年龄30~40岁、对工作厌倦、对生活现状不满意、体育锻炼少、睡眠时间少是教师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市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30~40岁女性大学教师更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教师应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通过保持轻松向上的心态、合理锻炼等方式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bcl-2基因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衰老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揭示黑质病变的病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贵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32只,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幼年组(1~2个月龄)、青年组(4~5个月龄)、中年组(11~12个月龄)、老年组(≥24个月龄)4组,每组8只。取中脑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行中脑黑质连续冠状切片,焦油紫染色、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值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胞面积、体密度、数密度、圆球度。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脑黑质焦油紫染色形态学观察:幼年组与青年组大鼠黑质神经元胞体大,细胞排列密集,形状规则,细胞成椭圆形或锥体形,胞浆丰富,每个细胞有清晰的胞核,核仁清楚可见,尼氏体粗大而染色深,中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神经元胞浆染色较淡,尼氏体较分散,细胞散在,数量少,可见软化灶形成。幼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计数单位面积焦油紫染色细胞数分别为(48.00±9.10),(65.00±8.73),(20.00±4.10),(13.25±1.83)个/40倍视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79,P<0.05)。②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光镜下,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成群分布,胞浆内阳性产物以幼年组和青年组为显著,中年组和老年组胞浆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反应颗粒明显减少,部分神经元丧失大多角形或锥体形形状,胞体变大,排列不规则,数量减少。幼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胞浆内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吸光度值分别为0.1993±0.0711,0.2428±0.1729,0.1978±0.0687,0.1671±0.101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87,P<0.05)。中年组、老年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体密度、数密度低于青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体密度分别为(2.57±0.02),(2.36±0.01),(3.22±0.01)×10-2μm-3,t=0.66,1.78,P<0.05;数密度分别为(0.91±0.04),(0.59±0.03),(1.20±0.09)×10-5μm-3,t=7.02,2.25,P<0.05]。幼年组平均截面积低于青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30±5.56),(30.40±1.08)×101μm2,t=1.47,P<0.05]。幼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平均体积低于青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67±0.40),(5.85±0.42),(5.20±0.33),(11.53±0.90)×102μm3,t=1.60,2.93,0.18,P<0.05]。老年组神经元圆球度低于幼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74±0.18,0.91±0.01,0.92±0.05,0.90±0.03,t=0.68,0.99,1.02,P<0.05,0.001)。结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衰老性变化,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We report a novel, reproducible methodology which enabled 10 human myeloma cell lines (HMCL) to be obtained from each of 10 tumor samples harvested from 9 patients with extramedullary proliferation. Fresh samples were cultured with interleukin 6 (IL-6) and 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at a high cell density and resulting HMCL growth became progressively dependent on IL-6 alone, no longer requiring GM-CSF. These HMCL, which had the same immunoglobulin gene rearrangements as the patients' original myeloma cells, were designated XG-1 to XG-9. XG HMCL had a plasma cell morphology, expressed plasma cell antigen (Ag), namely cytoplasmic immunoglobulins, CD38, B-B4 Ag, and CD77, and lacked the usual B-cell Ag. They also expressed activation antigens such as CD28 with coexpression of CD28 and its ligand, B7 Ag, in four HMCL. Six HMCL expressed CD40, 4 CD23, and 5 its ligand, CD21. The XG HMCL bore adhesion molecules VLA-4 and CD44 (all 10 HMCL), VLA-5 (7 HMCL), and CD56 (4 HMCL). Finally, cytogenetic study of 8 HMCL indicated a 14q+ chromosome, and t(11,14) translocation was found in 6 of 8 and 5 of 8 HMCL, respectively.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malignant plasma cell lines reproducibly from each patient with extramedullary proliferation offers a unique tool for studying the phenotype and abnormalities of the still unidentified tumor stem cell in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