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0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627篇
内科学   490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科学   445篇
综合类   146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12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645篇
  7篇
中国医学   401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303例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组织移植修复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术后下咽食管缺损不同组织移植Ⅰ期重建方法在下咽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1998年外科治疗下咽癌患者303例,其中130例经不同组织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手术治疗(1997年UICC分期:Ⅱ期5例;Ⅲ期16例;Ⅳ期109例),其中梨状窝区94例,咽后壁区18例,环后区18例。游离空肠15例,胃代下咽食管81例,结肠代下咽食管10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0例,其他方法4例。173例下咽癌患者不需要重建(Ⅰ期7例,Ⅱ期12例,Ⅲ期51例,Ⅳ期103例),其中梨状窝160例,咽后壁8例,环后5例。结果Kaplan-Meire法统计生存率,130例组织移植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43.2%,5年生存率为36.4%;173例不需要组织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59.2%,5年生存率为47.7%。各组吞咽功能良好率均在80%,以上。胃代下咽食管手术死亡率为8.6%(7/81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死亡率15.0%,(3/209例);游离空肠及结肠代食管下咽无手术死亡。总手术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之前为44.3%(35/79例),90年代手术并发症为13.7%(7/51例),x^2=13.457,P=0.004,差异有显著性;其中90年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并发症最高为18.2%(2/11例)。结论游离空肠、胃代下咽食管、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在下咽癌的生存率、吞咽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提倡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急性脾脏创伤如何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急性脾创伤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结果全组15例行保守治疗,腹腔镜探查止血术5例,脾修补术23例,脾修补加脾动脉结扎术5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全脾切除术67例。术后出血再手术2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脾创伤后有选择性地施行非手术疗法或保留脾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瘘12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通过对12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瘘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此并发症诊治的经验及教训。结果12例患儿,3例瘘口较小者,无1死亡;9例瘘口较大者,7例死亡。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闭锁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是其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瘘发生后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9月采用国产封堵器对122例(男65例,女5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1~25岁,平均(9.6±6.4)岁,经胸超声提示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3.2~14mm,平均(5.6±2.4)mm,心室造影示室间隔缺损的直径为2~10mm,平均(4.0±1.9)mm。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22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超声及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12例,3个月内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4周内消失。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无残端,应用偏心封堵器成功,1个月后复查出现主动脉瓣穿孔。结论应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中、远期疗效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优选当归妇康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浸出物收率、醚溶物收率、丹参酮ⅡA及阿魏酸的TLC半定量为指标 ,考察醇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以浸出物收率、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 ,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实验 ,优选醇提后的药渣与延胡索合并提取液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 醇提的最佳工艺为 6倍量 95 %乙醇 ,提取 4h ;水提取最佳工艺为 6倍量水提取两次 ,每次 1h。结论 优选出的方法可为当归妇康胶囊提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6.
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胡明  蒲剑  吴蓬 《药学教育》2005,21(2):32-35
分析药事管理学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介绍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实施程序以及考核方式。通过调查反馈,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实践表明,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
SARS暴发流行期间,疫区内医院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人群分布及致病原因不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不详、病情进展快、无特效治疗和收治条件有限等困难,通过健全疫情应急处理机制、启动卫生战备预案,按照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严格管理、科学治疗,取得了无院内交叉感染和无输入性病例发生的成绩,成功探索并实践了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68.
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针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治疗DPN患者68例,检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流变等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显效4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神经传导速度提高,胰岛素、C肽、吗啡肽水平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液黏稠度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DPN疗效确切,其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可能与其血浆吗啡肽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CD44Ⅴ6和P27kip1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NSCLC组织、2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中CD44Ⅴ6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Ⅴ6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而在正常支气管黏膜中无阳性表达。CD44Ⅴ6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P27kip1在正常支气管黏膜和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27kip1的表达缺失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D44Ⅴ6和P27kip1基因蛋白在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均发挥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快速拔管超声评分(fast-track extubation ultrasound score,FTEUS)用于反映心脏术后患者多器官信息临床指标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华西医院2019年2~9月,心脏大血管术后,准备拔管脱离呼吸机的患者。根据心脏术后患者特点,制定快速拔管超声评分方案(fast-track extubation ultrasound score protocol,FTE-USP),即在常规快速脱机标准的基础上,使用FTEUS对患者进行流程化、个体化的评估。由两位观察者分别使用FTE-USP进行患者超声影像评价,并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判断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估FTEUS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共2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9例,女性118例,年龄为(54.63±11.80)岁,FTEUS均在床旁完成,完成时间为(8.23±2.08) min,观察者间Kendall一致性系数0.941。随FTEUS总分增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随之增加(特别是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指标有明显变化,其中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术后监护室时间、拔管后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与FTEUS呈正相关(P < 0.05)。FTEUS达到5分时,心律失常(14/24,58.3%)、心肺复苏(2/24,8.3%)、脱机失败(2/24,8.3%)发生率均增加。  结论  FTE-USP整合了多器官信息,可于心脏术后患者床旁快速完成,并警示不良事件,有应用于协助临床决策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