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24篇
  免费   3251篇
  国内免费   1923篇
耳鼻咽喉   301篇
儿科学   514篇
妇产科学   189篇
基础医学   1819篇
口腔科学   594篇
临床医学   4189篇
内科学   2539篇
皮肤病学   329篇
神经病学   590篇
特种医学   1397篇
外科学   3201篇
综合类   9583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819篇
眼科学   409篇
药学   3991篇
  58篇
中国医学   3458篇
肿瘤学   1311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1078篇
  2021年   1336篇
  2020年   1221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689篇
  2017年   948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1253篇
  2014年   1768篇
  2013年   2247篇
  2012年   3072篇
  2011年   3229篇
  2010年   2856篇
  2009年   2629篇
  2008年   2647篇
  2007年   2667篇
  2006年   2340篇
  2005年   1768篇
  2004年   1297篇
  2003年   1010篇
  2002年   760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益气活血类方剂配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气虚血瘀证提供遭药组方依据,总结了益气活血类方剂的配伍规律,提出了以益气活血类方剂的配伍规律,提出了以益气活血法为主要治则,分别配行经气药,滋阻养血药,利水化痰药,浊阳散寒药达到气顺血调、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学生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药物。方法 :选用 2 0只新西兰纯种幼兔建立近视模型 ,然后分别采用2种药物和生理盐水治疗。结果 :大光明护眼液治疗组的平均屈光度 (D)值为 (+ 2 5 0± 0 6 8)、平均裸眼觅食距离 (cm)值为(2 80 0 0± 2 7 30 )、平均体重 (g)增长值为 (72 6 0 0± 31 30 ) ;而珍视明滴眼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近视屈光度 (D)值分别为(+ 1 6 6± 0 2 9)和 (+ 0 85± 0 42 ) ,平均裸眼觅食距离 (cm)分别为 (2 5 6 0 0± 5 4 48)和 (196 0 0± 76 48) ,平均体重 (g)增长分别为 (6 2 2 0 0± 31 94)和 (5 6 0 0 0± 6 2 85 )。结论 :(1)长期限制视距、微弱光线照射和经常习惯性近距离视物是造成近视眼的直接因素 ;(2 )采用大光明护眼液治疗近视眼的疗效明显 ,优于珍视明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治疗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剂量及照射后培养时间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BMSC)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BMSC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不同剂量照射组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HE染色等技术观察处理后BMSC凋亡率和坏死率的变化。结果 :照射剂量从 0增至 5 0Gy时 ,凋亡率和坏死率随照后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增加的幅度较小 ,当照射剂量从 5 0Gy增至 70Gy时 ,其增加幅度较大 ;当剂量大于 70Gy时 ,BMSC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坏死率的相对增高。结论 :BMSC的凋亡和坏死与照射剂量和照后培养时间有关 ,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4.
枳实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枳实活性成分,方法:以免血管动脉条的药理活性为追踪指标,对织实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I),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结果:从枳实中分离并鉴定出4种活性成分,它们分别是乙酰去甲辛弗林(I,又名乙酰真蛸胺N-acetyloctopamine),辛弗林(II),N-甲基酷胺(III)及γ0-氨基丁酸(IV),结论:中药枳实中有多种生物碱成分具有血管动脉条的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5.
间质胶原酶在实验性肺高压氧血管重建中表达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玉明  周爱卿  贲晓明  沈捷  梁瑛  李奋 《上海医学》2001,24(11):667-670
目的 探讨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高压动物模型,经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间质胶原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第三周肺动脉平均压力已明显升高,以第四周为最高,而大鼠肺组织间质胶原酶mRNA表达水平以实验第二周最为明显,第三、四周表达水平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MMP-1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了肺高压肺血管重建过程,其早期基因过度表达有助于细胞外基质屏障的降解,对肺血管重建可能起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对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 0例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患者 ,在无X线电视透视下行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6 0例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中有 35 1例明确了病因学的诊断 ,确诊率达 76 3% ,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癌、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病等 ,对临近胸膜的病变TBLB阳性率较低 ,并发症少见 ,仅有少量出血及发热 ,或偶有气胸。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及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可重复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技术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 法34例疑有胆道梗阻的患者,在常规MRI扫描后,再以MRCP术行快速自旋回波重T2WI序列扫描,图像采用最大 强度投影法(MIP)重建。结果29例阳性患者清晰地显示了梗阻的部位、形态及肝内胆管扩张情况。结论 采用MRCP 技术,可以在不注入造影剂的情况下,取得类似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胆道造影的造影效果。它对 胆道梗阻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大优势是无创伤性、无并发症。对年高、体弱及胆肠吻合术后ERCP插管困难者 尤为适宜,有望取代部分创伤性胆道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导入Pickering乳技术,提升儿科用药羚珠散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对羚珠散各饮片粉末进行初步表征,确定稳定剂。通过成乳量、包油量和乳剂形态筛选出最佳稳定剂质量浓度、油水比和制备方法。并使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分析石菖蒲油在Pickering乳中的包裹状态。比较不同时间下各组别挥发油的保有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中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 筛选出珍珠粉作为Pickering乳的稳定剂,珍珠粉质量浓度为65 mg/mL,油水比9∶11为最优成乳条件,高压均质法为最优的制备方法,NIRS分析可知石菖蒲挥发油被珍珠粉包裹,Pickering乳液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石菖蒲油的保有率和其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含量,可知40℃放置1、3、8 h的Pickering乳剂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有更高的保有率和更低的氧化程度。GC-M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Pickering乳组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Pickering乳可用于含油固...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研究清热消炎宁抗冠状病毒的作用,为评价其防治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雌雄各半的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连花清瘟胶囊(0.546 g/kg)组和清热消炎宁片低、中、高剂量(8.72、17.44、34.89g/kg)组,每组16只。采用ip环磷酰胺联合HCoV-229E冠状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冠状病毒感染模型,通过小鼠体质量、肺指数、病毒载量、血凝滴度、肺组织病理改变来评价清热消炎宁的治疗作用;通过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巨噬细胞、淋巴细胞(CD3+、CD4+)及NK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  相似文献   
160.
沈怡  马萍  董邦健  彭崇胜  李晓波 《中草药》2023,54(15):4905-4919
目的 对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人源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过程研究,明确其在肠、肝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应用Acquity UPLC I-class/VION IMS QTOF技术分析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甘草次酸、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白术内酯III)在人源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下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转化途径。结果 甘草酸、甘草次酸在人源肠、肝微粒体中均以I相代谢为主;而甘草素、异甘草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则以肠II相代谢为主。白术内酯III在肠、肝微粒体中代谢均不显著,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中其他化合物在肠微粒体中代谢速度均比在肝微粒体中更快。此外,甘草皂苷、人参皂苷主要进行脱糖基反应;异甘草苷以脱糖、羟基化等反应为主;甘草素则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为主;白术内酯III则主要发生水解、羟基化反应。结论 阐明了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在人体肠道及肝脏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后续进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的药效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中药复方的功效组分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