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心肌坏死标记物在检测心肌坏死中的应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各种心肌坏死标记物对判断心肌坏死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LWW全文英文数据库1994-01/2006-08与心肌坏死标记物相关的文献,检索词“Myocardial damage,myocardiolysis,mark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对于临床有意义的心肌坏死物进行较详细的总结。选择临床研究的文章,无论有无对照组、是否为随机对照文献均纳入;排除观察对象为动物的基础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对收集到的文献进一步查找全文,凡是对于心肌坏死检测快速且可靠的心肌坏死物优先选择,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最后纳入30篇关于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文章进行综述。资料综合:急性血栓形成及其随后的心肌损伤、坏死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特征,准确、快速、可靠地检测血栓形成和心肌坏死标志物对内科医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极具价值。研究表明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各具特点,而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尽早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创造时机。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是较敏感的心肌坏死标记物,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2.
针刺抽吸法诱导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用针刺抽吸法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分析其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18只,用持针器夹持21G皮肤穿刺针从椎间隙正前方刺入L3~4、L4~5、L5~6椎间盘的纤维环,深度控制在5mm,拔出针芯,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术前及术后4,8,12周分别对造模后椎间盘及对照椎间盘(L2~3)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新西兰大白兔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组织学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对照组髓核组织中有着大量髓核细胞,造模组第4周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第12周时髓核中主要为纤维软骨组织,伴有极少量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对照组髓核组织间质呈强阳性染色,而各模型组呈弱阳性染色。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染色逐渐减弱,说明髓核组织中Ⅱ型胶原的含量逐渐减少。②髓核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实验组4,8,12周的髓核细胞凋亡率为(3±1)%,(17±4)%,(36±2)%,(2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13.86,P=0.0001<0.01)。结论:纤维环穿刺吸出部分髓核的方法在不破坏自身免疫屏障的前提下可诱导兔椎间盘的缓慢退行性变,为干细胞、髓核细胞、基因治疗等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3.
富碘中药海藻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富碘中药海藻对碘缺乏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Fas,FasL,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富碘中药过量对甲状腺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3/09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干预:选用健康鼠龄4周的Wistar大鼠150只。取120只喂低碘饲料建立缺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单纯高碘组喂含碘2000μg/L的双蒸水;模型组喂等体积双蒸水;常规剂量海藻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分别灌胃海藻生药量13.5g/(kg·d)和40.5g/(kg·d)。以其余3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每日灌服等体积双蒸水。②实验评估:分别在给药0,7,28d后取材。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原位缺口末端标记确定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as,FasL,bcl-2表达。结果:大鼠1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凋亡细胞数:给药后7d,常规剂量海藻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常规剂量海藻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低于单纯高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后28d,正常对照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低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常规剂量海藻组高于单纯高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Fas,FasL,Bcl-2蛋白表达:给药7d后,常规剂量海藻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Fas蛋白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高碘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FasL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剂量海藻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28d后,单纯高碘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Fas蛋白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高碘组、常规剂量海藻组和3倍剂量海藻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富碘中药海藻给药28d可造成碘缺乏大鼠甲状腺细胞损伤,Fas,FasL,bcl-2可能参与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4.
Background: Poisoning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health problem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here is incomplete information on poisoning accidents, which is a major probl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治疗前体外照射诱导的Go淋巴细胞微核量是否与放疗 (xRT)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方法 对 3 8例PC周围血淋巴细胞 (PBL)以细胞因子阻止的微核法进行前瞻性观察。患者平均年龄 68.7± 1.0岁。临床分期 :T116例 ,T2 16例 ,T36例。治疗前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PSA)≤ 4ng·ml-1者 5例 ,4~ 10ng·ml-1者 19例 ,>10ng·ml-1者 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骨盆外xRT(41.4~ 5 0 .4Gy) ,追加剂量 (16.4~ 2 6Gy)。平均随访 3 2 .8± 4.6个月。随访末 ,按RTOG标准对胃肠道 (GI)或泌尿生殖道 (GU)xRT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 发生xRT相关疾病 2 4例为高敏 (HS) ,未发生者 14例为正常敏感性 (NS) ,HS患者均有GI(1~ 3级 )或GU(1~ 2级 )xRT相关疾病。体外照射暴露的血标本 ,与照射剂量相关的PBL微核量在HS和NS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特别是当剂量≥ 3Gy时。xRT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治疗前PBL微核量相关 ,而与病情无关。结论 与xRT前体外照射剂量相关的PBL微核量是骨盆xRT的PC患者GI或GU疾病发生的一个预示因素  相似文献   
58.
In 22 hemodialysis patients, during a dialysis session, the solute removal index (SRI) for urea obtained from the use of a parti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method was compared with that derived from the use of a tot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technique. The parti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harvest a small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total spent dialysate. The volumes of spent dialysate collected by the partial and the tot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1.7 +/- 0.4 L and 129.6 +/- 15.3 L, respectively. The total amount of urea nitrogen removed by dialysis as estimated by the parti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method was similar to that determined by the tot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approach. As a result, the SRI value for urea obtained by the parti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method (namely, 63% +/- 8%) correlated very well (r = 0.95, P < 0.001) with that derived by the tot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technique (namely, 62% +/- 8%). Our data suggest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a simple partial spent dialysate collection method to obtain SRI result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modialysis.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