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11篇
  免费   6981篇
  国内免费   4578篇
耳鼻咽喉   943篇
儿科学   978篇
妇产科学   801篇
基础医学   10106篇
口腔科学   1406篇
临床医学   8842篇
内科学   11881篇
皮肤病学   1482篇
神经病学   4088篇
特种医学   39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8180篇
综合类   12059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5399篇
眼科学   2374篇
药学   8809篇
  67篇
中国医学   3945篇
肿瘤学   6890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988篇
  2022年   2505篇
  2021年   3488篇
  2020年   2488篇
  2019年   2298篇
  2018年   2498篇
  2017年   2354篇
  2016年   2505篇
  2015年   3753篇
  2014年   4677篇
  2013年   4625篇
  2012年   6775篇
  2011年   7213篇
  2010年   4736篇
  2009年   4093篇
  2008年   5105篇
  2007年   4804篇
  2006年   4530篇
  2005年   3995篇
  2004年   3050篇
  2003年   3026篇
  2002年   2535篇
  2001年   1690篇
  2000年   1414篇
  1999年   1268篇
  1998年   797篇
  1997年   704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47篇
  1994年   519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76篇
  1991年   346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76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10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low-velocity impact behavior of carbon-epoxy cross-ply composites wa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impact angle. A plastic continuum damage model, introducing the cohesive interface to describe delamination damage, was established and was validated by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Impact histories,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stress transfer, and impact damage are respectively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impact angle intensifies the action of tangential force, and gradually transfers energy absorption from normal plastic deformation to tangential deformation and friction, which dissipates more energy through relatively longer contact duration and larger impactor displacement. The delamination damage to upper layers is more affected by tangential loads, intensify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mpact angle, and the damage area to the top interface is increased by 132.1% from 0° impact to 60° impact. Meanwhile, the delamination damage to lower layer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normal loads, weakening with the increasing impact angle overall, and the damage area of the lowest interface decreases by 36.6% from 0° impact to 60° impact.  相似文献   
992.
甲状腺素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耳蜗外淋巴灌流技术、微电极技术及扫描、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先服甲状腺素(10mg)三次后行外淋巴灌流卡那霉素(10^-3g/ml)1小时的豚鼠实验组(T/K)蜗内电位(EP),耳蜗微音电位(CM)和毛细胞的亚微结构变化,并与单纯灌流卡那霉素(10^-3g/ml)的豚鼠对照组(KM)进行比较,发现3组动物EP无明显差异;实验组(T/K)的CM下降较对照组(KM)少,两者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动物外毛细胞损伤较对照组动物轻,提示甲状腺素可能直接作用于听毛细胞,减轻卡那霉素对内耳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究中医温针灸疗法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 方法 针刺百会、下关、合谷,并对足三里施以温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 1次/周,3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中医传统外治温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 5例显效,27例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改变,有效率达89%。 结论 使用温针灸以“健脾益气,升阳固卫”为原则,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症状,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鼻内孔缩小术治疗重度萎缩性鼻炎56例,手术前后行组织病理学,鼻粘膜细胞学及鼻粘膜组织化学检查,并相比较,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89%,术后2年有效率为80%远期10年以上,有效率为63%,并对鼻内孔缩小术的理论依据,缩小程度及手术的优点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汉语普通话版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EARSauditory questionnaire,LEAQ)调查评估低龄听障儿童经助听器放大干预后早期听觉言语感知能力的发展情况。方法分别在助听器选配前、助听器佩戴后3、6和12个月对162例3.0~48.0月龄选配助听器的听障儿童进行中文版LEAQ问卷调查,LEAQ问卷由儿童直接看护人完成填写,问卷包括35个问题,涉及接受性听觉行为、语义上听觉行为和表达性语言行为三方面,满分35分,得分越高,其听觉语言能力越好。结果 162例听障儿童助听器选配前、佩戴后3、6和12个月LEAQ总分平均分分别为10.47、17.73、20.64和26.47分,呈显著增长趋势(F=23.68,P<0.001);接受性听觉行为、语义上听觉行为和表达性语言行为得分显著增长的助听器佩戴时间分别为3、6和12个月;LEAQ得分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助听器选配月龄、儿童居住环境、看护人文化程度和听力损失程度是儿童助听后早期听觉言语感知及前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低龄听障儿童在经助听器放大干预后12个月内LEAQ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早期行助听器放大干预、看护人文化程度高和居住城镇地区有利于低龄听障儿童早期听觉行为能力发育;LEAQ是临床监测低龄儿童前语言时期听觉言语感知能力发育进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标本609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 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共发现11个突变位点,已知的A1555G、961DelT、C1494T突变分别占2.96%,1.15%,0.16%。另外A1047G突变相关报道较少,A1585G突变未见相关报道。其他突变均为多态性位点。结论 线粒体12S rRNA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聋的重要因素,此次乌鲁木齐地区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在聋病人群中的检出率与前期报道相比有所降低,可能与耳毒性药物使用量降低有关。A1047G与新发现的A1585G突变是否与聋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对筛查中阳性突变携带者及其母系家庭成员需告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风险,使其避免使用,逐步降低药物性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CT表现,分析并总结各自的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在增强CT图像上显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肝脏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大部分病变动脉期强化具有特征性:中央瘢痕见于肝局灶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肝癌及肝血管瘤,钙化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癌;动态强化方式"快进快出"的不均匀强化支持肝癌,"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支持血管瘤的诊断,"牛眼征"支持肝转移瘤等;结合其他期CT的表现大多能准确的定性诊断。结论:肝脏病变的动脉期强化特性结合其他期CT表现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适应症、时机、手术方法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44例,其中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8例,滤过性手术36例。对39例术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或仅局部药物能控制正常的病例做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或颞侧角膜缘巩膜隧道切口,避开功能滤过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3例术前眼压须全身药物才能控制的病人,控制眼压后避开原手术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半年。结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0.5以上33例,视觉电生理检查视功能损害与术前有明显差别,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9.
连续环形撕囊术抑制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搪塞连续环形撕囊术(CCC)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晶体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方法:将24只白色家兔随机平均分为三个时间组,每只家兔又按双眼术中前切开法的不同随机分为CCC组和开罐式截囊组,术后不同时期观察后囊膜病理变化。结果:术后一月,A组后囊膜纤维增殖明显减少,赤道 后囊膜间无显著粘连,早期即在可在后囊膜面查见纤维弱细胞增生。结论:CCC可抑制白内障术后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中央前房深度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超、IOL-master、Orbscan及Pentacam四种不同仪器设备测量中央前房深度,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超测量晶状体厚度,统计分析其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 LASIK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测量结果与术前相比:A超、IOL-master、Orbscan及Pentacam四种不同仪器设备测量的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9),A超测量的晶状体厚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P=0.000)。LASIK术后6个月前房变浅与年龄、术前近视度数、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切削深度、眼轴长度变化无关(均为P>0.05),与晶状体厚度增加呈负相关(P≤0.002)。Orbscan测量的LASIK术后6个月前房变浅与准分子激光切削区大小呈正相关(r=0.247,P=0.046)。结论 LASIK术后中央前房变浅与晶状体厚度增加有关,与检查设备成像系统的放大效应无关。LASIK改变了Orbscan在测量前房深度时的成像系统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