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13篇 |
免费 | 5603篇 |
国内免费 | 23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7篇 |
儿科学 | 866篇 |
妇产科学 | 307篇 |
基础医学 | 3436篇 |
口腔科学 | 699篇 |
临床医学 | 6705篇 |
内科学 | 4000篇 |
皮肤病学 | 672篇 |
神经病学 | 1042篇 |
特种医学 | 1748篇 |
外科学 | 4141篇 |
综合类 | 15424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6528篇 |
眼科学 | 547篇 |
药学 | 6292篇 |
60篇 | |
中国医学 | 5069篇 |
肿瘤学 | 18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825篇 |
2023年 | 751篇 |
2022年 | 1731篇 |
2021年 | 2041篇 |
2020年 | 1851篇 |
2019年 | 982篇 |
2018年 | 1030篇 |
2017年 | 1511篇 |
2016年 | 1053篇 |
2015年 | 2060篇 |
2014年 | 2598篇 |
2013年 | 3465篇 |
2012年 | 4891篇 |
2011年 | 4904篇 |
2010年 | 4462篇 |
2009年 | 4263篇 |
2008年 | 4077篇 |
2007年 | 3932篇 |
2006年 | 3554篇 |
2005年 | 2881篇 |
2004年 | 1923篇 |
2003年 | 1434篇 |
2002年 | 1184篇 |
2001年 | 1054篇 |
2000年 | 742篇 |
1999年 | 26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消融钳治疗心房颤动同期行开胸手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2年5月对58例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用双极射频消融钳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时间16~38(24±4)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4~200(126±36) min,体外循环时间91~238(150±37) min;手术结束及出院时窦性心率分别为46(79%),45(78%)例,随访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窦性心率分别为41(71%),40(69%)和42(72%)例。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和射频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双心房消融与单独左房消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此方法可行,效果满意,但要注意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982.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术后副反应,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查房及实验室检查,监测1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73人次TACE术后围治疗期不良反应,分析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计数罕见及严重并发症例数。结果:发热、腹痛与消化道症状为TACE术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轻度肝功能损伤和白细胞增高。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及脏器栓塞少见,围手术期死亡率低。结论:TACE用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术后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但通过内科综合治疗多可好转。严重副反应个别发生,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2例PSC患者临床资料,对既往用药史、手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学及UDCA治疗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22例患者中15例为男性,15例出现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4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2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升高,达(348±184)U/L;19例ALT水平升高至(94.0±67.0)U/L,AST水平升高至(98.0±67.0)U/L;15例总胆红素水平达(99.0±115.0)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达(74.4±92.4)μmol/L.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胆管壁僵直,胆囊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显影不清;磁共振胆管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改变,胆管壁僵硬,胆总管扩张.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的纤维化和炎症及小胆管的增生,典型改变为呈“洋葱皮样”的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服用UDCA治疗组与未服用UDCA组比较,好转者分别为7例和5例,无效者均为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x2值及校正x2值分别为0.333和0.083,P值均>0.05).结论 PSC患者男性居多,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为常见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升高明显,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UDCA治疗对PSC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4.
目的初步研究12种常见人肝细胞株所具有的合成、代谢、解毒等肝脏的功能,了解它们作为人工肝生物材料的价值、不足与缺陷。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肝细胞株肝脏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部分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细胞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氮的含量,并与新鲜分离的原代正常成人肝细胞相关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肝脏功能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肝细胞株中差异较大,HepG2、C3A和Hep3B2.1-7肝细胞特异性功能相对较好,尤其是合成功能。细胞免疫荧光证实了部分相关基因的蛋白水平表达,培养上清中白蛋白和尿素氮的含量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现有肝细胞株虽然具有正常肝细胞的一些特异性功能,但其活性水平均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高活性的肿瘤来源人工肝专用肝细胞株的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调查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状况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7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照基线时是否合并CKD,分为合并CKD组(n=228)与单纯CHD组(n=567),调查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以全因死亡作为研究终点,进行10年随访,分析合并CKD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KD发生率为28.7%,呈现出随年龄增加递增的趋势.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慢性心衰病史、血红蛋白水平、血尿酸水平.随访10年,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为32.8%,合并CKD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患者死亡率(41.7% vs.28.9%,P<0.05),合并CKD死亡风险是单纯CHD死亡风险的1.725倍(95%CI:25.6%~33.0%).10年全因死亡多因素分析显示,CKD是老年冠心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CKD发病率高,预后不佳.CKD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6.
目的研究COPD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变化,及其与COPD急性发作频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稳定期COPD患者(A组)和40例健康对照(B组)的粪便,进行细菌DNA抽提,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计算每克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拷贝数。结果 A组和B组每g粪便中双歧杆菌属拷贝数分别为13.030±1.185、13.418±1.411(P=0.0243),乳酸杆菌属拷贝数分别为10.793±1.166、11.430±2.230(P=0.0144);40例COPD患者近三年急性发作平均次数为2.6次/年,每克粪便中双歧杆菌拷贝数的对数与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3249,P=0.0382。结论 COPD患者肠道益生菌群明显少于正常人,且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COPD急性发作率相关。 相似文献
987.
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快速递增,在70 ~ 80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更是高达10% ~20%,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另外,据美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于2011年间,用于心力衰竭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90亿美元[2].心力衰竭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使它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成功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过程、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心血管药理最关键一步.心力衰竭是在足够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由于临床上引起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同,为了能更真实地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或药物的作用机制,需要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时尽量模拟临床真实的发病机制,我们将从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综述目前构建心力衰竭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及该领域最新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8.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呼吸科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各25例,无COPD的对照组25例,抽取静脉血,ELISA测定血浆IL-6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它们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①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浓度分别为(28.125 7±38.561 3) mg/L,(8.205 5±16.309 6)mg/L,(2.861 7±4.854 7)mg/L,急性加重期组较稳定期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的升高,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IL-6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浓度分别为(31.883 4±19.462 95) ng/L,(44.461±16.181 4)ng/L,(23.856±9.930 33) ng/L,急性加重组、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NF-κB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表达分别为(0.965 9±0.075 4),(0.918 2±0.051 31),(0.949 6±0.143 93),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相关性分析显示NF-κB与IL-6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6表达明显增加,提示IL-6与气道的慢性炎症相关,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无明显升高,提示其不直接引起COPD患者的全身炎症.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讨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方法:对1例左心室中部肥厚合并二尖瓣前叶冗长致隐匿性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全程追踪随访,结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左室流出道梗阻病因复杂,发生率较高;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结合经食道超声探查是左室流出道梗阻最有效的无创筛查和随访评价手段,必要时左心室造影和测压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对左心室肥厚患者常规开展运动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左心室造影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其病因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研究临床条件下多参数双极射频消融在离体猪心上形成的消融灶的形态大小,评价双极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预设功率(30 W和40 W)和灌注条件(1250m l/h)下用4 mm的大头双极消融电极对新鲜离体猪心进行消融,电极间距离从12~ 17 mm,时间从20~90 s,测定交汇消融灶的长度、深度、连接率和爆破率.结果 时间增加时,长度、深度、连接率、爆破率都增加;间距增加时,长度增加,深度、连接率、爆破率下降;功率增加时,长度、连接率、爆破率增加,深度减小.12 mm、20 s、30 W,有盐水灌注(1250 ml/h)时双击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好,长度均值为19.89 mm,深度均值为3.94 mm,连接率100%,爆破率6%.结论 双极消融可以在电极间距离12 mm、20 s、30 W、有灌流(1250 ml/h)时形成稳定的交汇消融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