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73篇
  免费   6884篇
  国内免费   4246篇
耳鼻咽喉   714篇
儿科学   1496篇
妇产科学   433篇
基础医学   4305篇
口腔科学   1156篇
临床医学   9359篇
内科学   6736篇
皮肤病学   885篇
神经病学   1526篇
特种医学   2939篇
外科学   6673篇
综合类   20962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8258篇
眼科学   1012篇
药学   8726篇
  105篇
中国医学   6657篇
肿瘤学   3130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778篇
  2022年   1981篇
  2021年   2612篇
  2020年   2323篇
  2019年   1144篇
  2018年   1330篇
  2017年   1779篇
  2016年   1317篇
  2015年   2479篇
  2014年   3400篇
  2013年   4445篇
  2012年   6708篇
  2011年   6978篇
  2010年   6443篇
  2009年   5988篇
  2008年   6189篇
  2007年   6125篇
  2006年   5408篇
  2005年   4422篇
  2004年   3195篇
  2003年   2710篇
  2002年   2109篇
  2001年   2058篇
  2000年   1493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对乳铁蛋白(LF)的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F质量浓度、电场强度、脉冲频率、脉冲数的增加,有利于LF抑菌能力的增强,而温度的升高会使之减弱。电场强度为35 kV/cm时,LF的抑菌能力达到最大值。LF的质量浓度越高,对电场强度的变化越敏感。当脉冲个数达到744时,LF的相对抑菌能力提高了34%。处理温度为15~55℃时,PEF处理的LF的相对抑菌性能增长了5%左右。当温度升高至65℃时,LF的相对抑菌能力下降显著,降低了约22%。  相似文献   
82.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5例行脾切除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病人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行脾切除术,其中2例加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发生脾窝积液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3月至5年,病人贫血状况、左上腹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脾切除对有适应证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可行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随着整形美容外科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对经过正规培训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需求逐年在增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整形外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分别从教学查房、手术带教、读书报告、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个层面浅析了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纳米微粒与普通剂型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差别。方法 对照组为不加药物的细胞,实验组为3μmol/L纳米微粒和普通剂型的As2O3,干预体外培养的兔VSMC细胞72h,进行四唑氮盐(MTT)染色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DNA,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将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μmol/L纳米剂型的As2O3,干预细胞,细胞数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而普通剂型干预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较纳米剂型弱。24h时,对照组、3μmol/L普通剂型组与纳米组,A值分别为0.68±0.10、0.58±0.12、0.33±0.12,48h时分别为0.79±0.11、0.48±0.14、0.28±0.11,72h时分别为0.96±0.13、0.34±0.15、0.20士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Ⅳ值分别为10.934、15.039、15.539,P值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剂型As2O3、普通剂型As2O3干预及对照组的细胞干预48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97%、58.54%、74.02%,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6.89%、11.27%、11.20%,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56%、23.60%、12.46%,坏死细胞分别为11.58%、6.59%、2.32%。DNA电泳,As2O3干预细胞,可见凋亡梯形条带,部分细胞坏死,呈模糊的无间隔片状条带。纳米剂型药物作用的细胞DNA条带,梯形条带更多、更模糊。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且纳米剂型As2O3较普通剂型的As2O3,对细胞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5.
迟发性尺神经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外周神经嵌压性疾病,发病原因包括肘管自身解剖结构上存在的潜在卡压因素、外伤及肿物等.迟发性尺神经炎保守治疗和手术干预的适应证及疗效各不相同.尺神经解压后深筋膜瓣下带血管前置术在提供柔软的神经床、良好血供、避免复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内镜技术及神经移植亦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就迟发型尺神经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医用水刀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发明了各种不同的手术工具,以便减少手术的危险。连续水流切割提供了一个相对出血量少的解剖过程,并且为手术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高压水流在解剖动脉外膜和邻近于脉管的软组织器官时性能优势,选择性的结扎能够完全的保护脉管和尿路。减少手术时间。因此,深入的研究这项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 ( MM)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 PA )及其可溶性受体 ( su PAR )的水平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34例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的浓度 ,同时观察其中6例 MM患者化疗前后血浆 u- PA及 su PAR的浓度变化。结果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中进展期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 MM患者 ( P <0 .0 1) ,而稳定期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6例 MM患者化疗后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 ,明显低于化疗前血浆 u- PA及 su PAR水平 ( P<0 .0 5)。骨髓涂片瘤细胞比例 >2 0 %的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 ,明显高于瘤细胞比例≤ 2 0 % M M患者 ( P<0 .0 5;P<0 .0 1)。M M患者血浆 u- PA及su PA R水平均与骨髓瘤细胞百分比及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 ,而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升高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其水平可作为临床分期、判断疗效、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8.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同机CT融合在肿瘤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79例,良性肿块病人19例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经COSEM重建,结果与解剖显像比较。【结果】①~(18)F-FDG符合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91.8%、97.3%和73.9%,解剖显像分别为79.8%、63.2%、76.5%、90.0%和42.9%。②同部位显像比较中,~(18)F-FDG显像病灶探测数为302个,而解剖显像为286个。③同机CT融合明显提高对肺部近纵隔、膈缘及腹部等部位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较解剖显像更好地对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并且能探测到更多的恶性病灶,同机CT融合较大地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9.
通过回顾国内肿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分析其适应证、治疗规范和存在问题,并对肿瘤介入工作的业务培训、科间协作及病房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Graves病栓塞后的甲状腺组织动态病理变化。方法15例甲状腺动脉150 mm聚乙烯醇(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于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1年、3年分别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共行44次穿刺活检,其中动脉栓塞术前15例、栓塞术后7天2例、3个月3例、6个月6例、1年5例次、3年13例次。结果栓塞后7天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栓塞后3-6个月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变性和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灶性坏死为主;栓塞后1-3年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和滤泡萎缩,部分散在增生滤泡被纤维间质分隔包裹,难以形成腺小叶结构,滤泡周围血管网减少。结论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是在栓塞后近期内主要表现为急性缺血坏死,然后表现为持续的慢性炎性破坏、滤泡萎缩、部分滤泡增生被明显增生的纤维组织分隔包裹的变化过程。提示微循环栓塞能肯定地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Graves病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