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73篇 |
免费 | 893篇 |
国内免费 | 4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8篇 |
儿科学 | 94篇 |
妇产科学 | 78篇 |
基础医学 | 506篇 |
口腔科学 | 122篇 |
临床医学 | 1002篇 |
内科学 | 677篇 |
皮肤病学 | 96篇 |
神经病学 | 209篇 |
特种医学 | 407篇 |
外科学 | 770篇 |
综合类 | 2684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1046篇 |
眼科学 | 85篇 |
药学 | 1124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815篇 |
肿瘤学 | 3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306篇 |
2021年 | 325篇 |
2020年 | 331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441篇 |
2013年 | 575篇 |
2012年 | 798篇 |
2011年 | 904篇 |
2010年 | 825篇 |
2009年 | 716篇 |
2008年 | 678篇 |
2007年 | 614篇 |
2006年 | 569篇 |
2005年 | 461篇 |
2004年 | 332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1年 | 3篇 |
1959年 | 26篇 |
1958年 | 31篇 |
1957年 | 26篇 |
1956年 | 24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28篇 |
1951年 | 3篇 |
1949年 | 16篇 |
1948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基因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后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及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bFGF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Hβ。AP 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Hβ bFGF ,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 ,检测阳性细胞bFGF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培养软骨细胞的DNA含量、糖醛酸含量、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bF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表型未见显著变化 ;bFGF基因转染组、载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DNA含量分别为 ( 77.37± 6 .2 1)、( 40 .39± 4.33)、( 33 .77± 4.2 5 ) μg/瓶 (P <0 .0 1) ,糖醛酸含量分别为 ( 30 8.8± 10 .2 )、( 77.9± 8.7)、( 80 .2± 10 .5 ) μg/瓶 ( P <0 .0 1) ,软骨细胞G1期分别为 5 9.3± 2 .1、6 9.5± 4.0、73 .1± 3 .9(P <0 .0 5 )。结论 bFGF转染关节软骨细胞后 ,可显著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并缩短细胞周期 ,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氨力农预处理大鼠离体缺血 /再灌注心肌或心肌经历缺血 /再灌注后灌注液加用氨力农 ,观察其有无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 3 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对照组 (A组 )、停跳前灌注液加氨力农组 (B组 )和复跳后灌注液加氨力农组 (C组 ) ,应用离体灌注心模型 ,全心 2 5℃停跳3 0min ,再灌注复跳 12 0min ,测定复跳后 10、3 0、60、12 0min左室发展压 (LVDP)恢复率、冠脉流量(CF)恢复率、心肌含水量、心肌细胞ATP含量、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复跳后C组LVDP恢复率、CF恢复率、心肌含水量、ATP含量、心肌显微结构明显优于A组 (P <0 .0 5 ) ,其CF恢复率优于B组 (P <0 .0 1) ;复跳后 60、12 0minLVDP恢复率B组优于A组 (P <0 .0 5 )。结论 离体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加用氨力农有明显心肌保护作用 ,氨力农预处理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二氮嗪预处理对未成熟兔心脏有无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大耳白幼兔(小于28 d)21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Ⅰ组n=8):K-H缓冲液灌注30 min后St.ThomasⅡ号停跳液(STH)停跳;二氮嗪预处理组(Ⅱ组n=8):二氮嗪(100μmol/L)灌注5 min,再K-H液灌注10min后STH停跳;二氮嗪+5-HD组(Ⅲ组n=5):二氮嗪和5-HD(均100μmol/L)共同灌注5 min后停跳。在LangendOrff模型上进行离体心脏常温缺血/再灌注(I/R)实验。观察再灌后血液动力学恢复、冠脉流出液心肌酶、心肌组织内ATP含量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再灌后Ⅱ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在多个时间点上均高于Ⅰ组,再灌末心肌组织ATP含量也高于Ⅰ组(P<0.01),冠脉流出液中的三种心肌酶值均较Ⅰ组降低(P<0.01)。Ⅱ组的线粒体评分低于Ⅰ组(P<0.01),Ⅲ组线粒体评分回到Ⅰ组水平(P>0.05)。结论 二氮嗪能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通道而发挥对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改良并比较机械分离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木瓜蛋白酶消化法在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中的优缺点,为研究工作者根据各自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胎龄为16-18天的SD大鼠胚胎,分别用机械分离、胰酶消化以及木瓜蛋白酶消化三种方法对SD胎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培养,并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显微镜纯度鉴定。结果:三种方法均能成功培养出杂质少且纯度高的皮层神经元,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经NSE免疫荧光染色,神经元纯度分别在96.28%,95.63% 及97.34%,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改良并比较了三种皮质神经元的培养方法,三种方法均成功培养出杂质量较少且纯度高的皮层神经元,均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实验模型,且三种培养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降低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各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其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PLT、MPV、PAR、PT、aPTT与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PT与aPTT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AR、MPV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16.2%(P0.05)。结论对脑卒中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血液抗凝效果,降低疾病复发机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佳用法与用量。方法:将250例浅表型婴幼
儿血管瘤患者均分为5组;即外敷组和每日外涂2,4,6,8次组。观察不同用药方式(外敷及外涂)及不同用药频率对
疗效的影响。结果: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2次/d,每次30 min组的疗效优于外涂组2 次/d(P<0.001),外涂2 次/d
或4 次/d的疗效与外涂6 次/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涂6次/d的疗效与外涂8 次/d或外敷2 次/d之间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与用药量相关,6次/d外涂
能达到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药敏法在表浅膀胱癌个体化化疗中的意义。方法:用组织培养药敏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选择一种最敏感药物对39例表浅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与按经验给药的4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对比研究,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结果:不同化疗药物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的抑制率差异明显。39例按药敏结果选择最佳化疗药物的表浅膀胱癌患者,8例(20.5%)复发,而按经验给药42例患者,20例(47.6%)复发,复发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X^2检验)。结论:用Hoffman式组织培养药敏法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对术后膀胱癌进行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表浅膀胱癌术后的治疗效果,实现表浅膀胱癌的个体化膀胱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09.
To compare the surgical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posterior approach for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Kummell's disease.Methods: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of 1-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vertebroplasty (Group A, n=12) or posterior shortening osteotomy (Group B, n=16) for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Kummell's diseas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were used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Neurological status was judged by Frankel grades. X-r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adio-graphic results.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operation and de-vices were also considered. Results: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12-54 months (average 29 months). Pre- and post-operative VAS were 9.3 and 3.2 in Group A, 8.9 and 2.5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The mean JOA score at the final follow-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on (t=5.306, 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 and B (t=0.618, P>0.05). The kyphosis were corrected from preoperative 33.9°(A)/37.3°(B) to postoperative 10.3°(A)/6.5°(B), and 15.3°(A)/13.7°(B) at the final follow-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final follow-up. Frankel grade was improved from grade C preoperatively to postopera-tively grade D or E in 7 cases of Group A and 5 cases of Group B, from grade D to E in 5 cases of Group A and 11 cases of Group B. The mean improvement was 1.6 and 1.7 grades for Groups A and B,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internal fixation. Conclusions: The similar clinical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by the two kinds of posterior surgical methods for osteoporotic Ktimmell's disease. Posterior spinal shorten-ing is a better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serious kyphosis combined with neurological deficit than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10.
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瘤中的表达,并探讨VEGF在血管瘤中的表达水平与DNA倍体、细胞增殖活性及血管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几种类型的血管瘤组织中VEGF表达量荧光指数FI、DNA含量(DNA指数,DI)及细胞增殖活性(增殖指数,PI).结果在血管瘤中多数为DNA异倍体、各类血管瘤FI、DI、PI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包膜完整组与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组之间FI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异倍体与二倍体之间FI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EGF表达阳性组与VEGF表达阴性组之间PI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VEGF表达水平与血管瘤的侵袭性、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提示阻止VEGF表达能作为治疗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