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680篇
  免费   34902篇
  国内免费   20861篇
耳鼻咽喉   3607篇
儿科学   5347篇
妇产科学   2201篇
基础医学   22629篇
口腔科学   6850篇
临床医学   41545篇
内科学   31165篇
皮肤病学   3764篇
神经病学   8748篇
特种医学   143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0410篇
综合类   94880篇
现状与发展   75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38227篇
眼科学   4779篇
药学   42404篇
  562篇
中国医学   35101篇
肿瘤学   16758篇
  2024年   1310篇
  2023年   4622篇
  2022年   11415篇
  2021年   14943篇
  2020年   12690篇
  2019年   7199篇
  2018年   8021篇
  2017年   10195篇
  2016年   8168篇
  2015年   14435篇
  2014年   18253篇
  2013年   22539篇
  2012年   32496篇
  2011年   34228篇
  2010年   29950篇
  2009年   26601篇
  2008年   27460篇
  2007年   26231篇
  2006年   23189篇
  2005年   18348篇
  2004年   12669篇
  2003年   10335篇
  2002年   7836篇
  2001年   7215篇
  2000年   5318篇
  1999年   2432篇
  1998年   769篇
  1997年   720篇
  1996年   642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4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6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低压状态下猪鼾症模型的建立及其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压环境对动物上气道软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试验猪置于一个低压环境饲养6个月建立猪的鼾症模型,当出现类似鼾症临床症状和鼾症相似的咽腔压力波形时,再进行CT扫描影像学检查。并与正常状态饲养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模型猪咽后壁及软腭明显增厚,分别为(0.94±0.16)cm和(1.06±0.23)cm;对照组分别为(0.60±0.11)cm和(0.59±0.13)cm。模型猪的气管截面积在在前、中、后部分别为(1.49±0.12)cm2、(1.37±0.32)cm2和(1.00±0.21)cm2,其中以悬雍垂水平(后部)最为狭窄;对照组前、中、后部分别为(1.30±0.14)cm2、(1.57±0.32)cm2和(2.48±0.42)cm2。结论低压状态是鼾症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低压状态可建立鼾症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2.
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消除效果 ,用平板沉降法采样进行了实际观察。结果 ,将 3盆涂抹有光催化剂的绢花放于可见光照的病房内 (2 3m3 ) ,4 8h后空气中自然菌菌数平均下降率为 2 5 .2 4 % ;12 0h后 ,平均下降率为 5 8.95 %。停止使用光催化剂之后 ,空气中细菌数恢复到原来水平。 15个病房内放置含光催化剂绢花 ,4 8h后有 6个病房无效 ,放置 12 0h后仍有 4个病房无效。结论 ,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消除效果达不到卫生要求 ,只有部分房间显示出一定消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3.
1336例病残儿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泰安市病残儿的病因及优生对策。方法对泰安市连续四年经医学鉴定确诊的1336例病残儿进行分析。结果病残儿重出现最高的为神经系统疾病,为613例,占病残儿总数的45.88%,其次为五官疾病222例,第三为心血管畸形146例。造成以上病残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产时因素。结论必须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咨询,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做好婴幼儿监护。  相似文献   
994.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从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肿瘤位于颈段13例,胸段19例,腰段6例。结果所有肿瘤均被全切除,病人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和骨结构,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RNA干扰(RNAi)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dsRNA),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利用RNAi技术干涉VEGF表达,达到抑制肿瘤发展和转移的研究已较为广泛。膀胱癌生长、转移不仅有VEGF表达增多,同时发现VEGFR表达亦增高,成为RNAi的新靶点。现主要综述以VEGF/VEGFR为靶点的RNAi技术在膀胱癌治疗研究中的优势、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A级5例,B级3例;损伤节段:C4~53例,C5~63例,C6~72例。8例于受伤后3~7d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例于术前,5例于术后3~7d发生低钠血症,所有患者低钠血症发生后第2~10d确诊SIADH,根据血钠水平,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进行治疗。结果7例经10~21d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钠均正常;1例C4骨折、FrankelA级者,因截瘫平面上升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普通低钠血症,早期正确的诊治能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中药洗剂治疗四肢开放性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7年7月-2003年10月应用中药洗剂治疗四肢开放性感染1363例,该洗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温经通络、活血消肿等功效,是用于治疗四肢外伤开放性感染创面有脓性分泌物或肉芽组织牛长不新鲜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胰腺闭合性损伤诊断和外科处理的方法。方法分析20例胰腺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手术处理和预后。结果17例治愈,死亡3例,死亡率15,并发胰瘘2例,假性囊肿2例,腹腔脓肿1例。结论CT、B超及血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术中关键是保持警觉,按胰腺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999.
高果糖诱导IR大鼠模型血清脂质代谢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高果糖膳食对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高果糖膳食(果糖占总热量34.5%)诱导并经钳夹技术证实建立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生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结果:高果糖膳食喂养4周后,实验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由(11.5±0.6)mg/kg·min-1下降至(6.6±0.4)mg/kg·min-1(P<0.01);血清FFA由(0.45±0.09)mmol/L增至(0.78±0.19)mmol/L(P<0.01);TG由(0.54±0.10)mmol/L增至(0.96±0.22)mmol/L(P<0.01);TC由(1.96±0.32)mmol/L增至(2.42±0.21)mmol/L(P<0.01).结论:高果糖膳食可导致机体严重IR,是建立IR大鼠模型的有效手段;该模型同时伴有血清脂代谢各相关指标的明显异常,血脂的变化既是IR的结果,也是IR向纵深发展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冰片开放血-脑脊液屏障(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冰片组和脑膜炎组。经枕大池注入肺炎球菌悬液建立脑膜炎模型,以冰片作为开放BCB的制剂。以连续静脉注射丙戊酸钠后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中丙戊酸钠浓度变化作为判断BCB通透性的指标;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脑组织表现作为BCB通透性的形态指标。给予脑膜炎动物头孢吡肟或冰片+头孢吡肟治疗,记录动物存亡情况;取脑脊液(CSF)进行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查。取脑组织作常规病理染色,以观察冰片开放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对照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冰片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于给药后0.5h时即高于对照组并逐渐上升,至6h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14h时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无硝酸镧颗粒通过BCB,脑膜炎组硝酸镧颗粒分布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外,冰片组弥漫性分布于神经细胞间隙和轴突周围。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后,脑膜炎+冰片组动物存活率(9/12,75%)明显高于脑膜炎组(6/18,66.7%)(P〈0.05),但两组间CSF细胞数及蛋白、葡萄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皮层脑组织HE染色显示,脑膜炎组可见脑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渗出和软化坏死灶,血管“套袖”现象明显,而脑膜炎+冰片组脑组织内炎症细胞渗出较少,无血管“套袖”现象,无明显坏死软化灶。结论 冰片确实能明显增加BCB的通透性并具有可逆性特点,抗生素联合冰片能改善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效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