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584篇 |
免费 | 10137篇 |
国内免费 | 64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56篇 |
儿科学 | 1665篇 |
妇产科学 | 782篇 |
基础医学 | 7978篇 |
口腔科学 | 2767篇 |
临床医学 | 13655篇 |
内科学 | 10733篇 |
皮肤病学 | 1441篇 |
神经病学 | 3224篇 |
特种医学 | 41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11446篇 |
综合类 | 28651篇 |
现状与发展 | 25篇 |
一般理论 | 8篇 |
预防医学 | 12027篇 |
眼科学 | 1553篇 |
药学 | 13101篇 |
123篇 | |
中国医学 | 10103篇 |
肿瘤学 | 58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0篇 |
2023年 | 1526篇 |
2022年 | 3459篇 |
2021年 | 4596篇 |
2020年 | 4095篇 |
2019年 | 2425篇 |
2018年 | 2625篇 |
2017年 | 3173篇 |
2016年 | 2486篇 |
2015年 | 4477篇 |
2014年 | 6124篇 |
2013年 | 7121篇 |
2012年 | 10326篇 |
2011年 | 10890篇 |
2010年 | 9595篇 |
2009年 | 8531篇 |
2008年 | 8498篇 |
2007年 | 7989篇 |
2006年 | 7490篇 |
2005年 | 6084篇 |
2004年 | 4225篇 |
2003年 | 3474篇 |
2002年 | 2712篇 |
2001年 | 2225篇 |
2000年 | 1751篇 |
1999年 | 895篇 |
1998年 | 392篇 |
1997年 | 383篇 |
1996年 | 275篇 |
1995年 | 226篇 |
1994年 | 225篇 |
1993年 | 134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5篇 |
1982年 | 13篇 |
1965年 | 16篇 |
1963年 | 9篇 |
1962年 | 10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0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肾损伤因子-1(KIM-1)在脂多糖(LPS)诱导HK-2细胞炎症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进程。方法:LPS刺激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诱导细胞炎症模型,CCK-8比色法分析LPS对HK-2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KIM-1在正常组和LPS诱导组中的表达差异;设计siRNA靶向干扰KIM-1基因的表达,分析其对LPS诱导下HK-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Hoechst33342/PI双染法分析LPS诱导下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50、100 μg/mL终浓度的LPS处理24 h和48 h后能抑制HK-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M-1和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处理组中较对照组明显上调,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处理组中Hoechst33342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siRNA转染组中KIM-1和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siRNA-NC组,在LPS作用下siRNA转染组HK-2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s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iRNA转染组中,Hoechst33342染色强度均低于siRNA-NC组,提示靶向KIM-1基因siRNA转染可以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结论:LPS可以诱导HK-2细胞增殖受抑和凋亡,并且上调KIM-1和IL-6基因表达;KIM-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过程参与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单克隆抗体(Scl-Ab)单用与联合黄芪对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随机将30只雌性健康SD大鼠行切除双侧卵巢手术(OVX组,n=25)和假手术(Sham组,n=5),手术12周后各取5只大鼠处死并取股骨行Micro-CT检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是否建立。建模成功后将OVX组大鼠随机分成2组:Scl-Ab组和Scl-Ab+黄芪组。术后第1天Scl-Ab+黄芪组给予药物治疗:Scl-Ab皮下注射(12.5 mg/kg,每周2次);同时每天给于200 mg/kg黄芪液灌胃,直至12周。Scl-Ab组则给予Scl-Ab皮下注射(25 mg/kg,每周2次),并且每天给予200 mg/kg 0.9%氯化钠溶液灌胃,直至12周。用药12周时处死所有大鼠并取股骨行Micro-CT、硬组织切片检测。结果:与Scl-Ab组比,Scl-Ab+黄芪组大鼠股骨远端有较高的股骨BMD、BV/TV、Tb.Th、Tb.N、Conn.D、MAR和较低的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l-Ab联合黄芪对去卵巢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Scl-Ab。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对小鼠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支架内血管形成过程,探讨其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物理冻融、化学和生物酶试剂等序贯处理获得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体外实验方面,通过细胞划痕试验观察骨膜去细胞支架浸提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的影响以评价骨膜去细胞支架中是否存在促血管化的生物因子,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架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体动物实验方面,通过建立小鼠股骨骨缺损模型评价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通过促血管化诱导骨修复的可能性。在小鼠股骨远端制备0.5 mm直径的单皮质骨缺损后,于骨缺损处植入骨膜去细胞支架后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小鼠骨缺损处不放置材料。分别在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取材、固定、脱钙、包埋和切片,通过HE染色评价骨缺损区骨修复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评价缺损区血管化情况。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去细胞骨膜支架浸提液对HUVEC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支架浸提液组细胞的迁移面积更大,去细胞骨膜支架浸提液能够有效促进HUVEC的迁移并且在支架浸提液中检测到VEGF,其浓度为210 pg/mL。动物实验方面,HE染色证明去细胞骨膜支架可以促进骨缺损区域血管的生长和新骨形成,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证明去细胞骨膜支架对骨缺损的修复活动伴随血管化的发生过程,且去细胞骨膜支架中血管的密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增多后减小的趋势。结论:去细胞骨膜支架可以血管化,并且促进骨缺损的愈合。VEGF可能是其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姜黄素类似物L6H3对帕金森病(PD)大鼠脑纹状体中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脑部纹状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D组和PD+L6H3组。通过微透析活体取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联用测定PD组大鼠脑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造模后第6周(即给药第2周)及造模后第7周(即停药第1周),PD+L6H3组大鼠脑纹状体的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与PD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L6H3在给药后第2周及停药后1周均能明显提高PD大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5.
冠心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信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 冠心病病程慢性迁延,较难治愈,传统的评价指标(如病死率、治愈率)等不能很好地评价其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患者报告结局是未经医疗专业人士解释的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直接的评价,患者报告结局测定的关键是制定合适的患者报告结局测定量表并对其评价。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ISCD-CHD)的信度。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有一定文化程度且自愿填写PROISCD-CHD的冠心病患者189例为调查对象,间隔1 d后随机选取7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第2次调查。采用经典测量理论与现代测量理论(概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信度考评。重测信度采用第1、2次问卷调查的相关系数;内部一致性采用Cronbach'sα系数。G研究计算变异的来源;D研究根据概化系数(Ep2)和可靠性指数(φ)给出适宜的条目建议个数。结果 PROISCD-CH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精神/信仰健康、共性模块、特异模块和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4、0.75、0.86、0.88、0.89、0.71(P<0.001),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1、0.75、0.75、0.69、0.88、0.78、0.89。G研究结果显示,变异的来源中患者与条目的交互作用所占的比重最大,条目所占的比重最小。D研究结果显示:除精神/信仰健康领域外,其余领域的Ep2均>0.70,与经典测量理论对信度的分析一致。根据Ep2和φ,给出了适宜的条目建议个数。结论 PROISCD-CHD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作为我国冠心病患者报告结局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与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预测价值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疑似CS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三维超声和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CSP的早期诊断效果。结果:43例术后患者病理证实39例子宫瘢痕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正确诊断30例,假阳性4例,诊断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50.00%,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44.44%,准确率为76.92%;MRI的诊断结果分别为29例、5例、93.54%、58.33%、85.29%、77.79%、74.36%,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卵黄囊数量、胚芽数量、原始心管搏动数的检查效果优于三维超声,而三维超声对孕囊内出血情况、局部瘢痕浸润情况、宫腔内积血情况的检查效果则优于MRI(P<0.05)。结论:三维超声和MRI诊断子宫瘢痕的准确率均较高,MRI显示妊娠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孕囊与切口及周围组织关系优于三维超声,而三维超声在查出卵黄囊、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等方面优于MRI,二者联合对诊治子宫瘢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建立一种基于免疫印迹的核酸适配体高敏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首先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适配体的分离,然后利用电转的方法将凝胶上的核酸适配体转移至PVDF膜上,先后孵育Rabbit Anti-Biotin和HRP-Streptavidin抗体,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且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识别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到的浓度范围。此外,该方法只识别被生物素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强。结果提示,核酸免疫印记法可以作为核酸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的一个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明确冠心病中医痰瘀互结证的辨证依据。[方法]在课题前期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正,初步拟定《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计88位专家参与。第1轮与第2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及每位专家对各个问题的应答率,均为100%。[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的总信度为0.589 0,效度为71.724%,提示所拟定的专家咨询问卷稳定性及有效性尚可。对两轮咨询问卷条目的重要性、集中度、变异度及其排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关键条目为胸闷、胸痛,苔腻,舌质暗(黯)紫,重要条目为舌有瘀斑、瘀点,肢体困重,唇青紫,备选条为脉弦涩,面色晦暗,体胖。[结论]该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结果可作为临床辨证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总结应用SNP芯片技术对胎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进行鉴定的经验,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传统G显带技术对2例胎儿羊水细胞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用SNP芯片技术明确胎儿sSMC的来源。结果 1号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5,X[74]/46,X,+mar[31],芯片扫描结果为Xp22.33~p11.22和Xq27.3~q28区域均缺失,缺失大小分别为52.7和8.6?Mb。2号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7,XX,+mar,芯片结果为46,XX,其父亲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7,XY,+mar,临床表型正常。结论 SNP芯片可以确定sSMC的来源,可作为传统核型分析的补充,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2):163-168
目的 总结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发现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为AML并进行allo-HSCT治疗的病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不同组别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46例病例,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存活31例,15例死亡,8例复发。5年OS为(61.1±8.7)%,中位生存时间为77.3个月,5年累积复发率为(16.0±6.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前期后期不同移植方案、移植前缓解状态、缓解次数、不同供者来源、是否合并移植物抗宿主病在对OS影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髓系肉瘤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AML尤其是难治/复发AML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移植方案的改良及支持治疗的发展,生存率逐年提高。合并髓系肉瘤及复发是影响AML移植治疗预后的重要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