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38篇 |
免费 | 1582篇 |
国内免费 | 8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2篇 |
儿科学 | 216篇 |
妇产科学 | 75篇 |
基础医学 | 885篇 |
口腔科学 | 295篇 |
临床医学 | 1838篇 |
内科学 | 1258篇 |
皮肤病学 | 205篇 |
神经病学 | 393篇 |
特种医学 | 64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92篇 |
综合类 | 457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2081篇 |
眼科学 | 216篇 |
药学 | 1731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1582篇 |
肿瘤学 | 6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篇 |
2023年 | 173篇 |
2022年 | 435篇 |
2021年 | 561篇 |
2020年 | 555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343篇 |
2017年 | 487篇 |
2016年 | 315篇 |
2015年 | 593篇 |
2014年 | 721篇 |
2013年 | 942篇 |
2012年 | 1288篇 |
2011年 | 1285篇 |
2010年 | 1199篇 |
2009年 | 1125篇 |
2008年 | 1160篇 |
2007年 | 1183篇 |
2006年 | 914篇 |
2005年 | 816篇 |
2004年 | 776篇 |
2003年 | 877篇 |
2002年 | 692篇 |
2001年 | 628篇 |
2000年 | 359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8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8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与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脂肪肝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对 3 0 1名中老年干部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 ,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3 0 1名受检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3 9.2 % ,各年龄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P<0 .0 1 ) ,5 0岁以上人群为高危人群 (P<0 .0 5 ) ,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脂肪肝关系密切。结论 武警部队中老年干部同样存在着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 ,应重视健康教育 ,在防治高血压的同时注重其相关因素的防治 相似文献
82.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三分段区域扫查法 ,对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进行扫查 ,并与同期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 19例经X线腹部平片、尿路造影、体外震波碎石排石或手术取石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91 14 % (473/ 5 19) ,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检出率 95 35 % ,中段结石的检出率 6 6 34% ,下段结石的检出率 98 37% ,4 73例均未发现假阳性结果。结论 三分段区域扫查法是提高输尿管结石检出率的关键 ,超声是临床检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3.
多种神经组织修复成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不同神经组织移植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能力。方法 成鼠脊髓损伤后,分别移植游离正中神经(EPN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VPN组)、孕、14天胚胎脊髓(FSC组)、游离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P+F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术后8周行神经解剖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V+F组再生轴突和存活雪旺氏细胞数目、胚胎脊髓体积增长速度和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分化较好,突触较成熟。体感诱发电位(SEP)的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结论 带血管蒂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在解剖和电生理上均优于其他组织,对FSC的生长发育和损伤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4.
雷苏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02,26(6):275-277
重离子以其特有的生物物理特性近年来引起肿瘤放疗领域的普遍关注。哺乳动物细胞体外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为重离子肿瘤放疗最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克隆细胞存活、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细胞DNA损伤等。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利用现有的常规心电图仪设计出一种能进行QRS波群参数的便携式液晶显示心电分析监护仪。方法:该系统采用80C196KB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中央处理器,对实时心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它除了具有一般心电监护仪的性能外,还具有心律失常分析,心率变异分析,报警,手动测量,以及自动冻结,自动走纸记录等功能,能交,直供电,携带方便,在硬件上注重稳定性,低功耗和低成本,在软件上实行从顶至下的结构化设计。结论:设计的监护仪通用性强、成本低,尤其为开拓我国监护仪事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用改良翼点、颅颧或颅眶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及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探讨改良翼点、颅颧或颅眶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及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技术要求及效果。方法 :本组男 7例 ,女 13例 ,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典型的蝶骨嵴内侧脑膜瘤表现 ,行CT或MR检查确诊。肿瘤体积为 5cm× 4cm× 4cm~ 11cm× 9cm× 7cm。采用改良翼点入路 11例 ,颅颧或颅眶颧入路 9例。行肿瘤全切 12例 (6 0 % ) ,次全切除 5例 (2 5 % ) ,大部切除 3例 (15 % )。结果 :本组无死亡。术后 14例恢复良好 ,保持术前状态 3例。随访 6月~ 5年 ,有 4例肿瘤复发。结论 :根据肿瘤大小及生物学特征 ,采用这三种入路能够较好地处理这类病变 相似文献
87.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例MODS患者 ,随机选择 10例行HVHF ,另 9例行常规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 2、4、8h动脉采血 ,检测血气、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 结果HVHF组与CVVH组于治疗开始后4h血Scr、BUN均显著下降 ,肾功能改善。HVHF组血TNFα、IL 1β、IL 6治疗前分别为 ( 1795± 5 0 6 )ng/L、( 96 4± 185 )ng/L、( 1332± 4 15 )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2 6 5± 397)ng/L、( 5 11± 12 4 )ng/L、( 72 6±2 4 3)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CVVH组血TNFα治疗前为 ( 1799± 5 11)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32 7± 4 2 1)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HVHF组死亡 3例 ( 3/ 10 ) ,CVVH组死亡 5例 ( 5 / 9)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HVHF可通过对流和AN6 9膜的吸附作用清除大量炎症介质 ,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8.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59,自引:18,他引:5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我院同期收治的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分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62例,其中3例(4.8%)中转开腹;开腹手术79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1±48.8)min和(136.1±34.9)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9.3±70.1)ml和(100.7±110.5)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腹腔镜组为(2.0±1.4)d,开腹组(3.2±1.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1%和3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4%和5.4%。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达到TME的治疗原则,并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89.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Cervifix内固定可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性固定,提高融合率。同时,可预防单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失稳导致的高位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uman epidermal stem cell (hESCs) and hypertrophic scar or keloid. Methods Improved collagen Ⅳ-coated adhesion methods was used to isolate and culture the epidermal stem cells after neutral protease selectively digested the dermo-epidermal junctions. After the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expanded in vitro, and passage 3 hESCs were induc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GF-β1 (0.1, 5.0, and 10.0 ng/ml).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cells were meseasured by HE, Mass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n the days 3 and 7,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induced by TGF-β1 for 3 and 7 days, the morpholo-gy of the epidermal stem cell (hESCs) was changed into fusiform shape, similar to fibroblasts. 70 % ofthe cell which was induced by TGF-β1 were blue stained in the cytoplasm by Masson stain, which is the distinctive method for collagen, suggesting collagen appeared or increased in the cells. The collagen concentrations in supernatants of hESCs were 0.4150±0.0014, 0.3380±0. 0020, and 0.3870±0.0020,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0.0780±0.0025) and normal skin fibro-blast group (0.15004±0.0051) (P<0.05).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positive rates of these cells for anti-vimentin staining were more than (95.00±1.20)% in experiments and (5.70±0.20)%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iantion of hESCs induced by TGF-β1 into fibro-blasts indicates that hESC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trophic scar and keloi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