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专项整治前后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专项整治前全年3000例(归为对照组)与2015年专项整治后全年3000例(归为观察组)在我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对照组围手术期经验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围手术期参照相关规范标准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比专项整治前后两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即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各项指标,特别是眼科白内障患者预防用药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即专项整治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专项整治对于提高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多项指标趋于合理,值得在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2.
摘要 背景:引导组织再生膜是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关键材料,临床上用于引导牙周组织的生长,它在病损组织部位提供了一个隔离的空间,从而使生长相对缓慢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重新在牙根表面生长。 目的:总结引导组织再生膜的进展,为临床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Periodontal barrier membrane,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引导组织再生,牙周”为检索词,检索2005-01/ 2010-05 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与牙周引导再生膜材料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相关的文献。计算机初检得到190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25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由于用于第1代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各种不可降解材料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影响治疗效果。目前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更多的趋向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单纯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性能的缺陷不能满足引导组织再生膜治疗要求,而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结合,可以得到综合二者优异性能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使之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生物化功能性膜虽然都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生长因子、抗生素、黏附因子等的载入将使牙周组织再生则具有了主动促进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牙周;引导组织再生;屏障膜;生物化功能性膜;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25  相似文献   
263.
《二十四史》作为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医学、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史料。文章采用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二十四史》中的针灸教育史料。通过分析所收集的史料可见,我国古代针灸医学教育体制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即民间医学教育系统和官办医学教育系统。在民间医学教育系统中,主要教育模式有:师徒传授、家传、自学。官办医学教育系统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开始出现了官方针灸专科教育,历经宋、金、元、明,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医学教育系统与官办医学教育系统两者互学共进,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针灸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4.
265.
原发性肝癌是中国癌症第2大死因,其中肝细胞癌占80%~90%,各种治疗方法疗效欠佳,总体生存期较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疗效,并获得相关指南支持。对于晚期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单药或双药联用,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早期和中期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联合局部治疗。此外,免疫细胞治疗也逐渐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就肝细胞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6.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或注射鱼腥草挥发油与甲基正壬酮后血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验证“网通性”假说,为揭示中药多成分的代谢规律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鱼腥草挥发油、大鼠口服或注射鱼腥草挥发油与甲基正壬酮后血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比较2种药物、2种给药方式代谢产物的异同.结果:原鱼腥草挥发油共45种成分,大鼠口服鱼腥草挥发油与甲基正壬酮后血液中分别出现了53,69种代谢产物,大鼠注射鱼腥草挥发油与甲基正壬酮后,血液中分别出现了52,42种代谢产物;单成分与多成分给药,口服与注射给药,均产生了相同相似的代谢产物,α-蒎烯、β-月桂烯为各组共有的代谢产物,其中鱼腥草挥发油口服与注射血样出现共有代谢产物18,13个,分别占34%,25%;甲基正壬酮口服与注射血样出现共有代谢产物17,15个,占24.6%,35.7%,平均为29.8%,近1/3的代谢产物为共同代谢产物.结论:鱼腥草挥发油及甲基正壬酮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存在网通性,中药各成分之间的代谢与原药材成分代谢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267.
目的:探讨碎米糖化液脱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碎米糖化液进行脱色剂用量、脱色时间、pH和加热温度等因素的考察。结果:碎米糖化液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为:糖化液加入3%~5%的活性炭后,在70~80℃下脱色35~50 min。结论:本文所建立的脱色工艺简单可行,可为进一步制备注射用葡萄糖的脱色工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了解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在门诊的临床使用情况,改进用药不舍理环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6月门诊362例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患者处方,并对患者整个用药过程包括决定用药方案、调剂、给药及用药监测等环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362例患者,年龄1~84岁,其中小于或等于10岁患者31例(8.56%);诊断明确为皮肤擦伤等表浅外伤47例(12.98%),其他开放性创伤315例(87.02%);按患者爱伤距离就诊日期计算,受伤后24 h内到院就诊给药者353例(97.51%);共有359例联合使用抗茵药物(99.17%),其中与头孢类药物联用最多(83.7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04%.结论 临床存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不舍理使用现象,有必要开展面向医生、药师、护士的合理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269.
目的优选碎米糖化液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碎米糖化液进行活性炭用量、加热温度和脱色时间等因素的考察,以葡萄糖保留率和脱色率为指标,选择最佳工艺。结果碎米糖化液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为:糖化液加入3%的活性炭后,在70℃下脱色40 min。结论本文所建立的脱色工艺简单可行,可为进一步制备注射用葡萄糖的脱色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70.
AMPA receptor (AMPAR) channel properties and function are regulated by its subunit composi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Certain types of neural activity can recruit Ca2+-permeable (CP) AMPARs, such as GluR1 homomers, to synapses likely via lateral diffusion from extrasynaptic sites. Here we show that GluR1-S845 phosphorylation can alter the subunit composition of perisynaptic AMPARs by providing stability to GluR1 homomers. Using mice specifically lacking phosphorylation of the GluR1-S845 site (GluR1-S845A mutants),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site is necessary for maintaining CP-AMPARs. Specifically, in the GluR1-S845A mutants, CP-AMPARs were absent from perisynaptic locations mainly due to lysosomal degradation. This regulation was mimicked by acute desphosphorylation of the GluR1-S845 site in wild-type mice by NMDA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long-term depression (LTD) wa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perisynaptic CP-AMPAR level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GluR1-S845 is necessary for maintaining CP-AMPARs on the surface, especially at perisynaptic sites, and suggest that the regulation of these receptors is involved in synaptic plast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