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88篇
  免费   9260篇
  国内免费   6960篇
耳鼻咽喉   911篇
儿科学   1041篇
妇产科学   900篇
基础医学   10422篇
口腔科学   1901篇
临床医学   12292篇
内科学   13461篇
皮肤病学   874篇
神经病学   4830篇
特种医学   35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9521篇
综合类   17479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7044篇
眼科学   2487篇
药学   10538篇
  109篇
中国医学   6128篇
肿瘤学   7723篇
  2024年   410篇
  2023年   1671篇
  2022年   4347篇
  2021年   5440篇
  2020年   4089篇
  2019年   3265篇
  2018年   3412篇
  2017年   3206篇
  2016年   2948篇
  2015年   4588篇
  2014年   5551篇
  2013年   5082篇
  2012年   7567篇
  2011年   8285篇
  2010年   5517篇
  2009年   4220篇
  2008年   5050篇
  2007年   5064篇
  2006年   4799篇
  2005年   4654篇
  2004年   3128篇
  2003年   2906篇
  2002年   2494篇
  2001年   1864篇
  2000年   1887篇
  1999年   1871篇
  1998年   1236篇
  1997年   1119篇
  1996年   837篇
  1995年   795篇
  1994年   757篇
  1993年   453篇
  1992年   517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248篇
  1986年   186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分析远中舌侧根管口发生率及探寻其定位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数据。记录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管数目,测量各根管口间的距离(近中颊侧根管口MBO、近中舌侧根管口MLO、远中颊侧根管口DBO、远中舌侧根管口DLO)和形成的角度(MBO?DBO连线与MBO?MLO连线的夹角∠DBML、MBO?DBO连线与MBO?DLO连线的夹角∠DBDL)。通过ROC曲线筛选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最佳诊断指标,并计算其临界值。对远中舌侧根管口及其他各根管口间形成的角度、距离之间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定位远中舌侧根管口。结果:共获取300例患者572颗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图像数据。远中出现双根管共213例,比例为37.2 %。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根管分组在性别、年龄、左右侧牙位上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DBML为判断下颌第一恒磨牙存在远中舌侧根管口的最佳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其诊断的临界值为72.143°。∠DBDL和∠DBML比值为0.551;MBO?DLO和MLO?DBO比值为1.03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一恒磨牙∠DBML为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诊断指标。∠DBML和∠DBDL角度和MBO?DLO和MLO?DBO距离比例关系可为临床上定位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超化蛋白‐1(MCP‐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及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子宫内膜癌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1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9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中NF‐κB、MCP‐1蛋白的表达,及子宫内膜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κB、MCP‐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NF‐κB和MCP‐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二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5,P<0.05)。结论NF‐κB、MCP‐1蛋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3.
刘睿  史南  曾瀚庆 《海南医学》2015,(2):172-17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后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成功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血管通畅率以及截肢、静息痛和间歇性跛行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间歇性跛行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其他时段的截肢、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ABI指数较术前均有较大改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各时段的ABI指数和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间歇性跛行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点,在培训内容上及课程上亦存在较多重叠部分。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开始对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试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相关文件、文献的学习,对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型可行性、必要性进行阐述,并结合现有经验对其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对该培养模式在急诊医学领域施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更好的培养高水平急诊医学临床医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乙型肝炎病变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对132例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2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及30例健康对照(HC组)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及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ENA)进行检测.比较自身抗体阴、阳性患者的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69例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患者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 ①乙肝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HC组(P<0.05),但低于AIH组(P<0.01);②乙肝患者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按照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依次升高,慢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均高于慢性肝炎组,但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损害指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④HBV-DNA阳性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69例乙肝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治疗后,体内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乙肝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反应,并与乙肝的病变密切相关,监测乙肝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变化,对乙肝发生、发展、临床治疗及免疫损伤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在不同实质区的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器官移植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30例,据临床症状和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分为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组和慢性排斥组,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皮质及髓质层2个不同实质区处的峰值声学强度、造影剂灌注速率和肾皮质血流量等指标。结果急性排斥组患者肾脏长径、宽径、前后径及肾皮质厚度均明显高于移植肾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排斥组患者的肾脏长度、宽径、前后径及皮质厚度均低于移植肾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组和慢性排斥组在皮质及髓质层2个不同实质区处的峰值声学强度、造影剂灌注速率和肾皮质血流量均显著低于移植肾正常组(P<0.05),同时,慢性排斥组略高于急性排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实质区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对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以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既含有环氧基又含有乙烯基酯基团的新型混杂多官能团齐聚物树脂(MEVO)。以过氧化甲乙酮(MEKP)为引发剂、甲基四氢苯酐(MeTHPA)为环氧固化剂与MEVO共混制备了MEVO-MEKP、MEVO-MeTHPA和MEVO-MEKP-MeTHPA 3种固化体系。通过非等温DSC和FT-IR研究了MEVO的固化反应,求得了各体系表观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MEVO-MEKP固化体系中,乙烯基酯按照自由基聚合机理固化,对环氧基没有影响;在MEVO-MeTHPA固化体系中,环氧基固化过程中乙烯基酯会发生热固化;在MEVO-MEKP-MeTHPA固化体系中,乙烯基酯和环氧基按各自机理固化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及 TLR4依赖的 TLR4/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 ,采用不同浓度 HMGB1(0.1~1000.0 ng /mL)处理,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HMGB1组、HMGB1+ TLR4 siRNA转染组、Control siRNA转染组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活性及 HMGB1对 VSMCs 迁移的影响;实时定量 RT‐PCR与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TLR4、Akt、p‐Akt、PI3K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PI3K的活性。结果 HMGB1(0.1~1000.0 ng/mL)呈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迁移(P< 0.05);经细胞活性测定,HMGB1在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 VSMCs未造成细胞毒性作用(P< 0.05);HMGB1(100 ng/mL)处理的 VSMCs细胞组 PI3K 活性及 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 0.05);经 TLR4 siRNA 转染发现, HMGB1引起的VSMCs迁移明显减弱(P<0.05),同样在PI3k抑制剂干预组,PI3K/Akt途径活化和HMGB1介导的VSMCs迁移也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 HMGB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迁移,TLR4依赖的 TLR4/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提示以TLR4依赖的PI3K/Akt途径为靶点,可为阻塞性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利比里亚在防控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疫情中,逐步构建形成一套相应的指挥协调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援利医疗队赴利执行埃博拉病毒病患者诊疗任务以来,积极参与并融入利比里亚埃博拉防控指挥协调体系。作者作为我军首位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医院院长,亲自参与了利比里亚埃博拉防控指挥协调体系相关工作。本文分析总结认为该体系具有应急组建、结构开放、实体运作、交互作用、利方主导等特点,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我国未来疫情防控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联防联控机制、改进援外实施策略、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深化军队走出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三黄地榆散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黄地榆散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制备中药含药血清用于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然后建立烫伤大鼠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模型,分别给予西药硫酸庆大霉素和中药三黄地榆散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在给药后的第3、7、10天检测血液中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 体外抑菌实验显示,三黄地榆散含药血清与庆大霉素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MBC均为512μg/mL.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显著下调大鼠血清WBC、IL-1β、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三黄地榆散能抑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烫伤大鼠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IL-1β、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