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32篇
  免费   8013篇
  国内免费   4590篇
耳鼻咽喉   662篇
儿科学   1196篇
妇产科学   556篇
基础医学   6845篇
口腔科学   1174篇
临床医学   9634篇
内科学   9253篇
皮肤病学   835篇
神经病学   2998篇
特种医学   2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6856篇
综合类   16229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11篇
预防医学   7110篇
眼科学   1776篇
药学   8551篇
  112篇
中国医学   5861篇
肿瘤学   5100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1026篇
  2022年   2295篇
  2021年   3534篇
  2020年   2863篇
  2019年   2236篇
  2018年   2208篇
  2017年   2538篇
  2016年   2288篇
  2015年   3457篇
  2014年   4505篇
  2013年   4807篇
  2012年   6637篇
  2011年   7140篇
  2010年   5640篇
  2009年   4652篇
  2008年   5026篇
  2007年   4973篇
  2006年   4512篇
  2005年   3841篇
  2004年   2767篇
  2003年   2597篇
  2002年   2179篇
  2001年   1626篇
  2000年   1127篇
  1999年   717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患者术中癌栓的处理方式和术后恢复过程。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例HCC合并胆管癌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只有59.3%(16/27)患者行肝切除、胆管取癌栓及胆管引流术。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15/27),术后30d病死率为22.2%(6/27)。结论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此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随着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提出,以及人们逐渐认识到CT和PET等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局限性,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60例经电视纵隔镜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5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 例,颈部加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0 cm)。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42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8例。纵隔淋巴结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中转开胸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17 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隆凸后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电视纵隔镜检查假阴性)。电视纵隔镜手术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7%、100%和98.3%。本组术中发生无名动脉撕裂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明确肺癌分期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3.
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55例不同原因所致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瘘患者采用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食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吞咽困难、呛咳得到改善,近期疗效达100%。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和大便隐血,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2.7%,其余依次为胃食管返流、食管再狭窄、支架脱落,经过治疗后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食管良性狭窄和瘘效果亦好。并发症可以预防,处理后大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的两组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改变。方法将41例腭裂术后患者,按照在腭裂修复时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分为重建组(22例)和非重建组(19例),以鼻咽纤维内窥镜记录静态和发音时腭咽闭合运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腭咽闭合运动类型和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非重建组明显缩小,各壁光滑丰满,未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环状闭合为主。非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大,可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冠状闭合为主。经比较重建组腭咽闭合良好率(90.91%)明显优于非重建组(37.31%)。结论鼻咽内窥镜观察证实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重建组。腭裂修复术时重建腭咽肌肉有助于缩小腭咽腔和更易于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状态。  相似文献   
96.
终末期肾病并存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3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金蒸气激光仪作为治疗光源,通过内镜活检孔导入柱状光导纤维,对准病变部位连续3d行3次光照射。结果73例全部完成治疗,总有效率67.12%(49例)。并发症中发热27例(36.99%),消化道出血26例(35.62%),局部水肿19例(26.03%),疼痛18例(24.66%),皮肤光敏反应4例(5.48%),气管食管瘘1例(1.37%),均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及时缓解。提出金蒸气激光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时,早期预防和护理有利于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脱细胞尿道及其海绵体基质的制备方法.方法取健康壮年兔完整尿道及其海绵体组织,以Triton-X 100与NH3H2O联合提取法进行脱细胞处理.标本做HE染色,组织学观察分析脱细胞效果.结果脱细胞处理11天后,成功获得脱细胞及其海绵体基质,所得基质外观良好.HE染色观察无细胞存在,弹力纤维排列规整,间隙较大,结构无破坏.结论利用Triton-X 100与NH3H2O联合提取法可成功制备完整无细胞尿道及其海绵体基质,为尿道再造修复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On genetic studies of bone lo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9.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支气管动脉(BA)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的肺癌病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情况及走行特点;其中2例右侧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脂质体阿霉素联合COP为主的方案化疗或联合利妥昔单抗等其他治疗方案治疗34例患者,观察患者应用脂质体阿霉素过程中及其后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全组34例患者共接受176个疗程化疗,平均每个患者累计应用脂质体阿霉素127.0 mg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8.2%(30/34),其中CR 24例(70.6%),PR 6例(17.7%),SD 1例(2.9%),PD 3例(8.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未出现严重感染.心脏毒性发生率14.7%(5/34),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脂质体阿霉素联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