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321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631篇
内科学   386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454篇
综合类   134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84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623篇
  9篇
中国医学   510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悬浮阵列技术在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悬浮阵列技术是一种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细胞、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多指标并行分析技术平台,可一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1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调查RAPD技术用于结核菌株DNA指纹鉴定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一组2例母女同时发病的肺结核患者和一组2例先后发病的兄妹肺结核患者的病原菌进行了菌种鉴定。采用RAPD技术对它们的基因组DNA进行指纹多态性分析。结果:4株病原菌均为结核分支杆菌。经RAPD分型,其中母女组2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兄妹组2菌株的DNA指纹图谱有所不同。证明母女组所染病原菌的同源性很好,很可能为同一感染源,母女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兄妹组病原菌的同源性较差,为非交叉感染。结论:RAPD技术适用于结核分支杆菌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交叉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23.
林帆  夏金堂  温敏杰 《河北医学》2002,8(3):219-221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32例(78.0%),黄疸18例(43.9%),腹部包块14例(34.1%),发热,寒颤6例(14.6%),出现胆管囊肿三联征6例(14.6%),30例行B超检查,26例见胆管扩张;18例行CT检查,15例发现胆管扩张;10例行MR检查,9例有胆管扩扩长。3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7例行胆管空肠吻合(23例行Roux-en-Y吻合),3例行单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行外引流术,2例行肝叶(段)部分切除,2例行单纯囊肿切除,胆管重建。结论:伴腹痛,肿块,黄疽,胆管囊肿,三联征者不多见。I型在临床上多见,B超,CT和MR有重要诊断价值。能代替有创检查如PTC或ERCP。目前最佳手术方法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24.
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腔内钬激光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总结钬激光结合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126例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肾结石和11例膀胱结石,均一次碎石成功,109例输尿管结石,单次碎石率为96.3%(105/109),复杂结石1例数次行输尿管腔镜下碎石。平均结石排净时间2.8周,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平均术后住院2d。术中除1例输尿管穿孔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钬激光结合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是一种较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安定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神经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中亮  刘飞  游思维  焦西英  鞠躬 《医学争鸣》2002,23(13):1221-1224
目的 研究安定对光化学诱发脑梗死后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光化学诱发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 NEL)检测凋亡细胞 .大鼠脑梗死术后存活 3,6 ,12 ,2 4 ,4 8和 72 h,分别观察梗死灶坏死中心面积和凋亡细胞数目 .术前 2 4 h开始腹腔注射安定 (10mg·kg- 1· 8h- 1 ) ,直到处死动物 .结果 TUNEL 阳性细胞位于坏死中心与正常皮层之间的半影区 .TUNEL 阳性细胞的均数随着梗死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 ,2 4 h达到高峰 .在2 4 h时间点 ,安定治疗组梗死坏死中心的平均最大面积和TUNEL阳性细胞均数与对照组相比 ,明显减少 (P<0 .0 0 1) .结论 安定可明显减少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细胞坏死和凋亡 .该结果可为临床使用安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刘少君  鞠躬 《医学争鸣》1990,11(6):412-4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正中隆起及垂体结节区内生长抑素免疫阳性成分的分布,新发现:在交叉后区的正中隆起前部内侧带,有少量的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少量阳性纤维几乎垂直行向腹侧,有的可达脑膜表面。垂体结节区内可见较密集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丛,其上可见较多的膨体;一些纤维同样到达腹侧表面。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左氧沙星与磷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抗菌效应。了解左氧沙星单用及与磷霉素联用的杀菌曲线特点。方法:选取3株MSSAATCC29213、临床分离菌SA99、SARN450(实验室菌株)和1株临床分离的MRS-AB6177,采用菌落计数法对不同浓度的左氧沙星或磷霉素单用及两药联合对3株MSSA和1株MRSA进行体外杀菌实验。结果:左氧沙星的杀菌曲线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磷霉素的杀菌曲线表现出非浓度依赖性。两药1/4MIC浓度单用时虽然均无法抑制MSSA的生长,而两药亚抑菌浓度联合使用后即表现出协同效应和杀菌效应。两药4MIC、8MIC联合时对MRSA表现出杀菌效应。结论:亚抑菌浓度的左氧沙星与磷霉素联合对MSSA即可出现协同杀菌效应。左氧沙星联合磷霉素对MRSA也表现出显著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8.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起源于肺动脉(ACAPA)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ACAPA的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Echo)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例行电子束CT(EBCT)检查。结果 10例为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为右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1例胸片均未确诊,Echo诊断3例,EBCT诊断1例。心血管造影全部诊断正确,其中左冠脉异常起源者左冠脉均发自主肺动脉后窦或后壁,通过扩张的右冠脉藉侧支逆行充盈;右冠脉异常起源者右冠脉从主肺动脉右窦发出。手术与造影所见相同。3例前乳头肌缺血性纤维化,二尖瓣环扩大,前叶脱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X线胸片诊断受限,Echo简便、无创,但操作技术及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心血管造影仍是术前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9.
正位可控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正位可控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后,应用末段回肠及盲升结肠作贮尿囊行正位膀胱重建术.结果:17例中15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4.5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均无瘤生存;术后3周自主可控性排尿,日间排尿可控率为93.3%,1年夜间尿失禁22.2%.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336 ml、最大尿流率13.7 ml/s、剩余尿量42 ml,而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输尿管反流1例,但无尿道、输尿管狭窄,肾功能正常.结论:正位可控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正位排尿,可控性好,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30.
血乳酸浓度监测与组织氧合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寻找能反映严重烧伤后组织氧合状况的简便易行、微创、有效的生化指标。方法 将收治的 3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8例 ,采用改进后的抗休克复苏方案 ,使患者尿量维持在每小时 10 0ml左右 ;B组 16例 ,采用常规补液公式 ,使患者尿量维持在每小时 4 0ml左右。两组同时于复苏前、复苏后 1、8、16、2 4、4 8、72h监测血乳酸浓度 (BL)及常规监测指标 (尿量、血压、心率、神志 )。 结果  (1)A组患者复苏后 2 4h内 ,血BL浓度平均为 (3.2± 0 .4 )mmol/L ,常规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 ;B组患者常规指标基本正常 ,血BL平均值为 (7.4± 1.6 )mmol/L ,持续时间可达 72h以上。 (2 )在常规监测指标指导下 ,B组复苏治疗效果不佳 ,病死率高 (31.2 % ) ;A组通过监测BL指导治疗 ,病死率仅为 5 .5 %。 (3)BL与尿量呈负相关 ,与心率呈正相关。 结论  (1)严重烧伤休克时组织的乏氧代谢增强 ,监测血BL ,能基本达到快捷、灵敏、简单、有效、微创的要求 ,是反映全身组织器官氧合状况的良好指标。 (2 )建议烧伤抗休克的复苏时间应延长至 72h ,尿量保持在 10 0ml/h ,确保复苏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