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53篇
  免费   6781篇
  国内免费   4760篇
耳鼻咽喉   491篇
儿科学   625篇
妇产科学   599篇
基础医学   7391篇
口腔科学   1225篇
临床医学   8371篇
内科学   9655篇
皮肤病学   627篇
神经病学   3526篇
特种医学   23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6339篇
综合类   11092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4282篇
眼科学   1855篇
药学   6851篇
  37篇
中国医学   3424篇
肿瘤学   513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1062篇
  2022年   1913篇
  2021年   3400篇
  2020年   2583篇
  2019年   2238篇
  2018年   2249篇
  2017年   2087篇
  2016年   1978篇
  2015年   2981篇
  2014年   3694篇
  2013年   3160篇
  2012年   4893篇
  2011年   5275篇
  2010年   3133篇
  2009年   2418篇
  2008年   3347篇
  2007年   3237篇
  2006年   3159篇
  2005年   3114篇
  2004年   2029篇
  2003年   1973篇
  2002年   1627篇
  2001年   1391篇
  2000年   1439篇
  1999年   1648篇
  1998年   1023篇
  1997年   988篇
  1996年   721篇
  1995年   668篇
  1994年   663篇
  1993年   414篇
  1992年   581篇
  1991年   436篇
  1990年   401篇
  1989年   344篇
  1988年   336篇
  1987年   258篇
  1986年   228篇
  1985年   195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AQP4对卵巢激素调节神经递质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雌性AQP4基因敲除型CD1小鼠与野生型CD1小鼠,测定AQP4基因敲除对小鼠血浆中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两种基因型小鼠实施卵巢去势手术,测定纹状体和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AQP4基因敲除型小鼠动情后期血浆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去势后野生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及皮层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降低,但去势不影响AQP4基因敲除型小鼠脑内相应的递质水平。结论:AQP4参与了卵巢激素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2.
多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沙门菌侵袭性基因invA和ssaR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同色荧光标记,用于同体系检测沙门菌。志贺菌根据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加入沙门菌检测体系中,建立三重实时PCR一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同时对沙门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改良分子信标一多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69~93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1~2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该反应体系同时检测134株沙门菌和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1100份同时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569份沙门菌实时PCR阳性,其中551份沙门菌培养阳性;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时间2h至1d。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沙门菌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初筛及预防医学门诊的健康人群体检,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3.
上海市2001-2005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以来上海市的狂犬病病例均为外来人口,犬伤门诊就诊人数持续增多,2003年起狂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狂犬病流行特征发生了改变,现对2001~2005年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以及在犬伤者中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耐火材料作业工人水溶性维生素B1(VB1)、维生素B2(VB2)、维生素C(VC)的需要量。方法对81名工人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饱和实验法观察VB1、VB2、VC的需要量。结果当VB1、VB2、VC的补充剂量为每日1、1、50mg时,实验期末实验组4h负荷尿中3种维生素排出量分别为0.43、0.93和17.01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火材料作业工人VB1、V15、VC实际需要量分别为1.82、1.56、169.72mg。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职业硼暴露对男性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6名在硼矿区从事硼作业且高职业硼暴露男性工人为暴露组;61名饮食硼暴露和工作强度与暴露组相似,但无职业硼暴露的当地男性居民为社区组;68名远离硼矿的男性居民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精液分析.研究对象每隔20~30 d采集1次精液,共采集3次.使用综合光学可视精子分析仪进行精液分析.应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α级精子差异.结果 3次重复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社区组和对照组间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α级精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现有研究条件下,未见职业硼暴露对男性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a级精子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烯基苯气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 活性炭管吸附空气中的二乙烯基苯,二硫化碳和丙酮(7:3)混解吸液解吸,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021x-10.26;相关系数r=0.999 9;检出限为10 μg/ml;高、中、低3个浓度4 d 6次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39%、5.95%、7.66%;解吸效率为78.6~81.2%;穿透容量大于10.1 mg;采样效率100%,室温下采样后活性炭管可放置7d.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烯基苯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997.
小鼠溴苯腈中毒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溴苯腈经口急性中毒小鼠毒性、病理组织学结构及兔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 观察灌胃不同浓度溴苯腈后小鼠行为变化并测定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灌胃溴苯腈后取小鼠肺脏、肝脏、心肌、骨骼肌,观察其光镜及电镜超微结构改变;测定兔灌胃溴苯腈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结果 溴苯腈中毒小鼠LD50为245.6 mg/kg;光镜下可见肺充血、水肿,肝脏充血,骨骼肌萎缩与断裂并存,电镜下可见骨骼肌肌丝溶解,结构模糊不清.兔经灌胃溴苯腈后血清CK活力逐渐增高,12 h后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 h后血清CK活力恢复正常,中毒前后肝功能、全血胆碱酯酶(TCHE)、血浆胆碱酯酶(PCHE)、血清LDH活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苯腈属中等毒性除草剂,急性中毒可对肺脏、肝脏、骨骼肌等造成损伤.但肝功能无明显改变.溴苯腈急性中毒引起骨骼肌溶解、断裂并导致血清CK增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表达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HBV、HCV感染有明显相关性(rs=0.32,P=0.001);HBsAg和HCV抗原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有差异,HBsAg主要在癌旁组织表达(79%),高于癌组织(23%);而HCV抗原在癌组织(15%)与癌旁组织表达(23%)水平相当.结论有病毒感染背景的肝癌组织,其纤维化程度高于无病毒感染的肝癌组织;病毒的感染是肝癌发生的原因,长期的病毒血症会加速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9.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 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因素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介绍如何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同水平和混合水平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方法,即独立设计;总结和讨论了独立设计的特点。方法以同水平或混合水平多因素析因设计矩阵为母体,不增加任何限定条件,仅考察各实验点对其余实验点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规则归纳”等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先将全部实验点快速分类,然后,再进行聚类,可将此矩阵分解成一系列彼此互不重叠的独立设计矩阵。结果不仅发现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因素实验设计是可行的,而且,发现了除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以外的一些可用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特殊设计。结论独立设计是一类涵盖面很宽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它不仅集“析因设计、分式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于一身,还包含有突出“中间水平”或“极端水平”的特殊设计。与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相比较,独立设计的适用面更宽、灵活性更大,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