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4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237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97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401篇
内科学   502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科学   371篇
综合类   1000篇
预防医学   37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565篇
  8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253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9篇
  197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EE引导下为85例患者行VSD微创封堵术.术前行经胸超声检查,确定VSD的位置和形态,测量VSD基底部直径、膜部瘤开口直径及VSD上缘至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封堵,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结果 83例患者成功封堵,2例失败的患者后经TEE及时发现发生情况,并成功转体外循环行修补术.术后出现残余分流的患者13例,新发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无新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随访3~29个月,无封堵器脱落、移位及溶血和Ⅲ度传导阻滞的发生.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评价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构建HPV 18 L1-E6,L1-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18 L1-E6和L1-E7基因,插入中介载体pGEMT-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突变L1-E6,L1-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分别与L1基因连接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L1 E6Mxx,L1E7Mxx。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CHO细胞,以抗HPV-18L1,抗E6和抗E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做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 ELISA检测显示,转染各种pVAX1-LIE6Mxx-L1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细胞提取物的P-N值均>2.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颗粒。结论 我建的pVAX1-L1E6Mxx-E7Mxx融合蛋白质表达质粒,可在转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L1-E6Mxx和L1-E7Mxx蛋白,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44.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为血吸虫病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血吸虫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是目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常用方法,所使用的抗原可分为粗制虫源抗原、纯化虫源抗原和重组抗原。研制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抗原是免疫诊断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近年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湖北省汉族HIV、HCV合并感染人群IL28B基因型的分布.方法 纳入100例抗HIV、抗-HCV均阳性的汉族人群,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基因测序法对IL28B进行基因分型.数据行x2检验.结果 目标人群IL-28B基因型中,95例为C/C基因型,C/C基因型频率为96.0%,其中,HCV RNA阴性20例,占21.1%;5例C/T和T/T基因型患者中,无HCV RNA阴性病例(x2=1.043,P-0.588).结论 湖北省汉族HIV、HCV合并感染人群IL-28B 基因型中C/C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52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并检测其中泛耐药菌的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下简称甲基化酶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加以证实。结果 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4种AMEs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2″)-Ⅰ],AMEs基因总检出率为92.3%。泛耐药菌中检出1种甲基化酶基因(rmtB)。16株高水平泛耐药菌中rmtB基因的检出率为81.3%。结论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氨基糖苷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高,其对氨基糖苷类耐药与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2″)-Ⅰ有关;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泛耐药主要与甲基化酶基因rmtB有关。  相似文献   
47.
该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感染HIV后带来的心理影响、儿童感染者面临的特殊问题、影响感染者和患者(PLWHA)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艾滋病疑病症等几方面,对与HIV感染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心理问题可导致高危行为,而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抗病毒治疗(ART)的不良反应、社会歧视和侮辱又可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建议切实将心理干预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防止HIV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48.
目的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扁桃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肝脏的病变,探讨扁桃酸对病变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扁桃酸200mg/kg,2次/d,口服和静脉注射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同时设立乙胺嘧啶及扁桃酸药物对照组,治疗不同时间后取肝脏组织,常规制作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常规染色。结果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肝细胞坏死区,其内可见形态典型的弓形虫速殖子,扁桃酸治疗组仅见少量散在的黄染肝细胞,乙胺嘧啶对照组小鼠肝组织内也仅见少量散在的黄染肝细胞,但肝细胞受到明显的毒性损害。因而扁桃酸能有效地抑制弓形虫速殖子入侵肝细胞,减轻弓形虫速殖子对肝细胞的破坏程度,且扁桃酸对肝细胞的毒副作用极少。结论扁桃酸对弓形虫感染小鼠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胃肠减压对防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蕾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591-592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与吻合口瘘发生、治愈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合适的胃肠减压时间,以降低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已经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7-10d,重点观察胃肠减压液色、质、量,查胃液常规、pH值,了解胃-食管返流情况。对照组遵医嘱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36h。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87%,两组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1.05%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适当延长胃肠减压时间,可明显降低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提高已发生吻合口瘘的治愈率。同时这一技术不需特殊设备,不增加病人痛苦,简便实用、易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调查近期天津市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天津市10所医院2000-2002年收治的61例肺炎链球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药敏结果显示,61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3.1%,头孢噻肟没有耐药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9%~10.0%,红霉素的耐药率为47.1%,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7.8%, 万古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结论:青霉素仍可作为肺炎链球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