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54篇
  免费   12906篇
  国内免费   7146篇
耳鼻咽喉   1516篇
儿科学   2605篇
妇产科学   815篇
基础医学   8326篇
口腔科学   2385篇
临床医学   16667篇
内科学   11784篇
皮肤病学   1321篇
神经病学   2841篇
特种医学   4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251篇
综合类   37676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6486篇
眼科学   1409篇
药学   17438篇
  177篇
中国医学   12918篇
肿瘤学   5505篇
  2024年   601篇
  2023年   1528篇
  2022年   3994篇
  2021年   5101篇
  2020年   4540篇
  2019年   2514篇
  2018年   2646篇
  2017年   3791篇
  2016年   2756篇
  2015年   5168篇
  2014年   6814篇
  2013年   8680篇
  2012年   12140篇
  2011年   12609篇
  2010年   11745篇
  2009年   10534篇
  2008年   10621篇
  2007年   10433篇
  2006年   9482篇
  2005年   7457篇
  2004年   5670篇
  2003年   4810篇
  2002年   3924篇
  2001年   3373篇
  2000年   2329篇
  1999年   929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0篇
  1979年   28篇
  1975年   28篇
  1974年   31篇
  1973年   27篇
  1965年   26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测试Pv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新鲜牛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髌骨骨折模型,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单纯钢丝环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其强度和刚度相当于传统的8字形克氏针张力带,而且髌骨的应变、位移很小。临床应用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05例,随访6~23个月,优良率达98%。[结论]Pyrford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完全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且能达到解剖复位,操作简便,固定牢固,适应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2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使胸锁乳突肌充分回缩,术后采用包扎、固定及侧卧式训练方法。[结果]29例经2~5a随访,效果较好,优19例(65.51%);良9例(31.03%);劣1例(3.45%)。[结论]2~5岁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最佳手术年龄,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不同的途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耻骨固定(In—Fast)技术治疗3例,用经腹壁固定(TVT和IVS)技术治疗13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人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复发。但TVT组有1例排尿不畅,3个月后剪断吊带后变为轻度尿失禁。In-fast组有1例性交不适伴阴道分泌物增加。结论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进行悬吊技术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手术方式。经耻骨固定技术和用经腹壁固定技术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抗坏血酸(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核因子-!B(NF-!B)的影响,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AP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4只。A组:由大鼠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 ml/kg。B组:大鼠股静脉滴注Vit C 15 mg/kg加生理盐水至5 ml/kg。C组:由大鼠股静脉滴注Vit C 150 mg/kg加生理盐水至5 ml/kg。另取8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8 h和24 h处死8只大鼠,采血测淀粉酶、脂肪酶、维生素C(P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I、L-6。大鼠处死时分别取胰头组织3份,一份组织HE染色,行光镜检查,按Kusske的方法,对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分别评分;一份制成超薄切片,行电镜检查;另一份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B的表达。每组另外8只大鼠观察3 d内存活情况,计算3 d成活率。结果:各组大鼠3 d内的生存率为正常对照组100%(8/8),A组0%(0/8),B组12.5%(1/8),C组50%(4/8),C组的3 d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的4项病理学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组的4项病理学评分均低于A、B组(P<0.05)。透射电镜检查示C组中分泌颗粒较少,其包膜完整、内质网轻度肿胀、线粒体清晰,未见大片坏死。SAP大鼠体内淀粉酶、脂肪酶、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增高,血清SOD和P-VC降低,胰腺组织中NF-!B活化阳性胰腺细胞数明显增多。C组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低于A、B组(P<0.05),SOD和P-VC水平高于A、B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A、B组(P<0.05),胰腺组织NF-!B活化水平低于A、B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Vit C有助于及时提高SAP大鼠的P-VC、E-SOD水平,降低体内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剂量Vit C抑制SAP大鼠体内NF-!B活化、在整体水平上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有助于机体免受自由基和过量细胞因子的损伤及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肝癌细胞的共刺激分子4 -1BB(CD13 7)的配体(4- 1BBL)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经TACE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14例(TACE组)和未经TACE单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2 1例(单纯手术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 -PCR方法检测肝癌细胞的4 -1BBL及4- 1BBLmRNA表达情况。结果 TACE组肝癌细胞中4 -1BBL和4- 1BBL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结论 TACE后肝癌细胞中4 -1BBL的表达下调会影响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可能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难以根治并易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对早期肠黏膜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  李小玲  郑利民  王明玲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1):694-695,T0001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其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n=8):假手术组(A),休克再灌注组(B)。采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检测灌注后0.5、2、4h血清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值;实验结束后取回肠末端黏膜测MDA和组织钙含量;分别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的变化。结果B组血清NO相对A组降低明显。而PLA2、MDA显著升高。B组肠黏膜MDA和组织钙含量有明显升高(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B组肠黏膜损伤明显重于A组。结论失血性休克再灌注使肠道经历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导致肠黏膜生理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21例功能性胰岛素瘤、胰岛细胞增殖症的诊治 作一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77年1月~2005年1月,经手术治疗21例病人中男 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 3(20~64) 岁。病程3个月~8 年,平均3. 3年。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胰岛素瘤15例,恶性胰  相似文献   
999.
黄文起 《中国骨伤》2005,18(7):405-406
目的:探讨附件骨MRI在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侵及附件骨的脊椎骨髓瘤、转移瘤各32例,包括病变的数目、分布、形态、大小等方面。结果:脊椎骨髓瘤附件骨弥漫性受侵,呈小斑片状、结节状,附件骨的形态多无明显改变,其周围很少有软组织肿块包绕。而脊椎转移瘤附件骨多为单一部位受累,呈团块状,形态较大,多有肿块包绕,常致附件骨增粗较明显,甚至完全破坏。结论:脊椎骨髓瘤、转移瘤附件骨MRI表现的差异性,有助于对二者的鉴别,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肩胛盂骨折的分型、手术治疗指征和方法。方法对8例肩胛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改良Idebery肩胛盂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Ⅴ型2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1个月,平均14.2个月。根据美国肩肘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为55~100分,平均85.6分,优5例,良1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肩胛骨盂缘骨折块移位≥1 cm、前缘骨折块≥25%、后缘骨折块≥33%,或盂窝骨折肩关节面不平整≥5 mm及盂肱关节不稳定均需手术治疗。对肩胛盂骨折采用改良Idebery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且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