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了解韶关市不同地域土壤中土源性寄生虫的污染状况,为开展寄生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10月于韶关市东(武江区)、北(浈江区)、中(曲江区)不同地区的采集土壤标本共900份,采用水洗沉淀法、氯化钠饱和溶液漂浮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测土壤标本土源性寄生虫的污染情况,采用镜检法分辨检出土源性寄生虫种类,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 900份土壤标本中,蠕虫总检出率为18.78%(169/900),其中武江区为23.30%(48/206)、曲江区为8.85%(23/260)、浈江区为22.58%(98/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采样土分为种植耕地、公厕周边、公园周边、马路边绿化带、居民住宅区周边等不同土地类型,蠕虫检出率最高的土地类型为种植耕地,检出率为21.37%(140/655),其次是居民住宅区周边的土壤,为15.66%(13/83);检出蠕虫种类分别为钩虫、蛔虫、东方毛圆线虫、鞭虫、肺吸虫、姜片虫、粪类圆线虫,其中检出钩虫最多,检出率为14.11%(127/900),其次为蛔虫,检出率为2.11%(19/900)。三个地区蠕虫总检出率、各地区种植耕地蠕虫检出率、各区公共厕所周边蠕虫检出率、各区钩虫检出率及各区蛔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韶关市各地区的土壤中仍存在多种寄生蠕虫的污染,应加强人畜粪便的管理,加强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卫生的整治,加大寄生虫病防治的宣教力度,有效控制寄生虫感染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92.
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最初被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抗胆碱能药物作为重要的术前用药,其术前应用是保证临床麻醉安全实施的重要措施,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抗胆碱能药物种类较多,作用机制不同,术前规范并合理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防范麻醉及手术因素所致的风险,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提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术前抗胆碱能药物使用,受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委托,本专家共识邀请省内相关领域麻醉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专家共识及指南,结合各中心术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临床实践经验,从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选择与考虑、抗胆碱能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术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3.
肝移植术后患者急性肺损伤及其早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患者早期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91例接受OLT的患者,术前明确疾病种类并进行肝功能分级,术中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入量等指标,术后连续追踪14 d观察急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Forward法)逐步回归.结果 53例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为58.2%,其中25例发生ALI,发病率为27.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重型肝炎、术前高血清胆红素、低凝血酶原活动度、高Child及MELD评分、术中失血多、输血多是OLT术后发生ALI的高危因素(均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胆红素是影响术后ALI发生的独立的早期危险因素.结论 OLT术后早期ALI的发病率为27.5%,术前高血清胆红素是术后ALI的重要早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肺肿瘤和膈肌动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本实验为解决位于胸腔肿瘤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随呼吸动度的影响。方法 对 48例肺癌患者肿瘤动度的实际测量 ,得出肺不同部位肿瘤的动度数据 ;通过模拟呼吸动度下肿瘤体积变化和CT扫描方式的研究 ,将不同体积的小球分别在不同CT扫描时间下进行体积测量分析。结果 ⑴位于上肺的肿瘤在X、Y方向动度很小 ,为 (0 .2 0± 0 .0 6 )、(0 .2 0± 0 .11)cm ;下肺X、Y方向动度由于受心脏和大动脉搏动影响 ,稍大于上肺为 (0 .31± 0 .10 )、(0 .36± 0 .10 )cm ;但不论肿瘤位于肺的什么部位 ,对Z轴方向影响最大 ;尤以下肺更显著 ,为 (0 .90± 0 .45 )~ (0 .93± 0 .46 )cm ,这主要受膈肌影响。⑵每一层组织CT扫描时间大于或等于一个呼吸周期的话 ,肿瘤信息不会丢失 ,而且三维重建图像包括了各方向的动度 ;如采用螺旋CT快速扫描则三维重建图像不能包括肿瘤的全部动度。结论 肺部肿瘤呼吸动度影响主要是Z轴方向。如果定位时CT扫描 (每一层组织 )所需时间与每个呼吸周期时间一致的话 ,重建肿瘤轮廓完全包括了动度的影响 ,确定大肿瘤体积 (GTV)根本不需加安全边界。而用扫描时间小于呼吸周期的CT(如螺旋CT)则治疗计划重建的三维影像不能反映出肿瘤的全部动度范围  相似文献   
95.
M受体拮抗剂对脊髓α2受体抗伤害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水平 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哌仑西平对α2 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抗伤害效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蛛网膜下腔埋入导管并长期留置。实验时分别将生理盐水、可乐定、阿托品、阿托品 可乐定、哌仑西平、哌仑西平 可乐定经导管注入蛛网膜下腔 ,以热水甩尾阈值为痛反应指标 ,观察注药前后的效果。结果 可乐定可产生量效、时效相关的抗伤害反应 ;注射阿托品后3 0~ 90分钟和注射哌仑西平后 60~ 15 0分钟使甩尾阈值缩短 ;预注阿托品和预注哌仑西平可部分拮抗可乐定所产生的抗伤害效应。结论 在脊髓水平 ,α2 受体与脊髓内 M受体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椎针通督循经疗法联合通经解痉汤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86例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均接受抗痉挛药物、康复训练 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经解痉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椎针通督循经疗法。2组 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痉挛[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 ]、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 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 ]、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 ]改善 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后,2组NSE、S100β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后,2组MBI评分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针通督循 经疗法联合通经解痉汤能改善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痉挛发作,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PTMC患者的术前彩超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3.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7.312,P0.05)、肿瘤直径(χ~2=14.321,P0.001)、包膜受侵(χ~2=21.689,P0.001)、多灶癌(χ~2=13.086,P0.001)、中央区淋巴结阳性(χ~2=69.421,P0.001)、肿瘤位置(χ~2=19.028,P0.001)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58)、肿瘤直径≥7mm(OR=1.710)、包膜受侵(OR=3.337)、多灶(OR=1.778)、中央区淋巴结阳性(OR=7.504)、肿瘤位于上极(OR=4.084)是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区淋巴结的转移风险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加(≥3枚:OR=19.957)。结论:cN0期PTMC的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多个因素有关,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首次手术治疗时应考虑行患侧侧颈区淋巴结探查。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SFMC)坚固内固定术后的骨折愈合进程,为治疗SFMC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有限元法(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3D-FEA)构建包含双侧髁突的下颌骨模型;设右侧髁突为骨折侧,模拟以4孔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法,设计术后0、4、8、12周为SFMC骨折愈合进程中的观测点,测算髁突应力分布变化,骨折断端位移、微接骨板受力、应力遮挡状况。结果正常髁突最大等效应力位于髁颈部,分布于髁颈中1/3的片状区域。术后0周,患侧髁突最大等效应力为正常值的23倍,位于近骨折线中下1/3的髁突残端和近骨折线的螺钉固定处的接骨板上,呈点状分布;髁突及接骨板的其余部分几乎不受应力作用。术后4~12周,患侧髁突的最大等效应力趋于平稳,但仍为正常值的6倍左右。位于近髁突残端的镙钉固位处与髁颈中外1/3 处的点状区域,其余部分几乎不受应力作用。髁突总位移及总转角在骨折愈合进程中增加0.57~0.75 mm及0.01~0.09°。髁突残端术后0周的最大等效应力是术后4~12周的5~6倍。髁突游离端在骨折愈合进程中的最大等效应力、总位移及总转角值均无显著变化。接骨板术后0周最大等效应力为术后4~12周的7~9倍。结论SFMC愈合进程中,髁突承载应力及应变改变、接骨板的应力遮挡可能与髁突吸收、改建有关。内固定4周内,接骨板、髁突残端承载的最大等效应力、髁突总位移与总转角明显增大,可弹性颌间牵引,以减少髁突总位移及总转角;流质饮食可减少髁突等效应力,利于骨折愈合。内固定4周后,下颌骨及髁突已能承载正常负荷,可行康复训练,以尽早恢复TMJ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是否能减少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31例术前血肌酐、尿素氮正常的重型肝炎患者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均未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5例)和对照组(C组,n=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β_2-微球蛋白(β_2-MG)值、肌酐、尿素氮及留取新鲜尿液测定尿β_2-MG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转归等情况.结果术后24 h乌司他丁组有4例而对照组有10例发生肝移植相关性肾衰(P<0.05).术后24 h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患者乌司他丁组4例均不需要血透治疗,治愈出院;而对照组ARF有4例需要进行血透,2例死亡,3例病情未愈但自动出院,5例治愈出院;两组术后24 h血、尿β_2MG、肌酐、尿素氮均较术前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和P<0.01),两组间比较,对照组术后24 h血、尿β_2MG、尿素氮值均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 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围术期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肝移植相关性肾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