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23篇
  免费   7439篇
  国内免费   3810篇
耳鼻咽喉   503篇
儿科学   1358篇
妇产科学   373篇
基础医学   4177篇
口腔科学   1317篇
临床医学   9185篇
内科学   5819篇
皮肤病学   796篇
神经病学   1138篇
特种医学   2778篇
外科学   6296篇
综合类   20870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9468篇
眼科学   610篇
药学   9080篇
  82篇
中国医学   7445篇
肿瘤学   3062篇
  2024年   417篇
  2023年   933篇
  2022年   2388篇
  2021年   3038篇
  2020年   2487篇
  2019年   1379篇
  2018年   1517篇
  2017年   2016篇
  2016年   1531篇
  2015年   2983篇
  2014年   3814篇
  2013年   4710篇
  2012年   6829篇
  2011年   7061篇
  2010年   6691篇
  2009年   5891篇
  2008年   6041篇
  2007年   5586篇
  2006年   4940篇
  2005年   3968篇
  2004年   2762篇
  2003年   2146篇
  2002年   1637篇
  2001年   1542篇
  2000年   1121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紫丹活血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紫丹活血片,100 mg/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而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1例患者均为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mg·m2,静滴≥3h;草酸铂130mg·m2,静滴≥2h,均在第一天完成,21d为一周期,连用2~6周期.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34.1%(14/4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7个月,1年生存率为39.0%(16/41),毒副反应方面,Ⅲ 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4.9%,无Ⅲ Ⅳ度血小板下降者,Ⅲ Ⅳ度恶心呕吐率为7.3%,Ⅲ Ⅳ度神经损害率为9.8%,无Ⅲ Ⅳ度肾功能损害者,无Ⅲ Ⅳ度肌肉关节疼痛者.结论 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小肠寡肽转运蛋白及其在提高药物口服吸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侧的寡肽转运蛋白(PEPT1)以及侧底膜的寡肽转运蛋白是寡肽转运蛋白(PEPT)的2种亚型,它们在寡肽及拟肽类药物(peptidomimetic drug)肠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前体药物(prodrug)设计将一些吸收差的药物修饰成类似二肽或三肽的结构,在PEPT1的介导下吸收,能够提高这些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昼夜节律基因对红花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基于红花花冠转录组及代谢组数据库筛选潜在调控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基因;用qPCR测定红花各部位以及花冠单日不同时间点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量,液质联用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昼夜节律基因的互作蛋白。结果获得7个昼夜节律基因PRR1、PRR2、ELF3、FT、PHYB、GI、ZTL,其中PRR1基因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呈正相关(r≥0.7)。PRR1全长3201 bp,编码421个氨基酸,与水稻OsPRR73基因高度同源,将其命名为CtPRR1(GenBank登录号:MW492035)。CtPRR1主要在花中表达,表达量在日间逐渐升高,晚间逐渐下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HSYA、山奈酚、Carthamin、山奈酚-3-O-葡萄糖苷以及野黄芩素的含量为白天逐渐降低,晚间逐渐升高,二者都有昼夜节律性且呈负相关(r≥?0.7)。酵母双杂实验得到2个热休克蛋白、3个AP2转录因子。结论CtPRR1对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起负调节作用;CtPRR1可能受这些互作蛋白的影响调控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700μmol·L-1的H2O2处理人A375黑素瘤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并以1,5和10μg·mL-1的高良姜素拮抗其作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高良姜素能明显改善H2O2损伤后的A375细胞形态,显著提高人A375黑素瘤细胞的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高良姜素给药后均能提高A375细胞T-AOC、CAT、SOD和GSH-Px活力(P<0.05),而MDA和NOS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良姜素对H2O2诱导的A375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老年胸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8例老年胸外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早期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24例,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高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达到营养支持效果,但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对老年胸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损伤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Rho/Rho激酶Ⅰ(ROCKⅠ)mRNA含量影响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加入5.5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损伤组的培养基中先后加入5.50,20.0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30.00,50.00μg·mL-1丹参酮ⅡA 200μL,培养48 h;阳性对照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0 mg·L-1维生素C 200μL,培养48 h。比较6组细胞的MDA、SOD、NO、NOS、ROCKⅠmRNA等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的SOD、NO、NOS含量均较损伤组增高,MDA及ROCKⅠmRNA含量均较损伤组降低,但除丹参酮ⅡA低浓度组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述指标以丹参酮ⅡA高浓度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SOD、NO、NOS活性、降低MDA及ROCKⅠmRNA表达,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活性氧、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通过Rho/Rho激酶系统抑制NOS表达,进而影响NO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氟桂利嗪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临床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 :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的病人 9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 7例 ,对照组 4 5例 ,对照组按不同的发作类型分别服用苯妥英、丙戊酸纳、卡马西平及地西泮等药 ;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用氟桂利嗪胶囊 ,每日 5mg ,qn ,疗程 3mo。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抗癫痫疗效优于对照组 ,经Ridit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凝血因子I、血小板粘附率 ,凝血酶原时间 ,分别为 (2 .8±s 0 .7) g·L- 1,(5 2± 3) % ,(16.7± 2 .0 )s与对照组比较 ,(3.6± 0 .7) g·L- 1,(5 6± 3) % ,(14.9± 2 .2 )s ,差异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氟桂利嗪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的早期癫痫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制剂的灭菌稳定性。方法采用两级高压均质法制备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分别考察油相组成、乳化剂用量、pH、灭菌方式对制剂灭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采用质量分数为10.00%的油相[注射用中链脂肪酸甘油酯(MCT)与注射用大豆油(LCT)等比例混合],质量分数为1.20%的豆磷脂,质量分数为0.06%的油酸钠,均质前调节pH6.5,采用100℃旋转水浴灭菌30 min,制备所得的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在灭菌后仍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结论粒子界面荷电性、空间位阻作用、pH、灭菌方式是影响蟾酥脂质微球注射液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正常吸毒者口服脱毒舒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43名正常吸毒受试者进行单次及多次给药的耐受性试验。其中,单次给药者31人,经筛选合格后随机分配到7个剂量组(1、2、3、4、5、6和7粒组)。多次给药者12人,男女各半,分为3粒组和4粒组,连续给药6d,前3d1d2次,1次3(或4)粒;后3d1d2次,1次2粒。观察记录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的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等指标。结果:给药后体格检查、体征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实验室检查中单次组共有4组(3、4、5、6粒给药组)的BUN值和两组(3、7粒给药组)的Cr值试验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给药两组的BUN值和Cr值试验前后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病例的CK值变化有临床意义,但该组均数前后变化分析无统计学差异。试验中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且为一过性,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脱毒舒胶囊单次给药1~7粒,受试者均可耐受;多次给药(前3d早晚各4粒,后3d早晚各2粒)受试者可以耐受。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用药剂量为多次给药,疗程6d,前3d早晚各4(或3)粒,后3d早晚各2(或1)粒,但需注意受试者睡眠、饮食、心肌酶和大小便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