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23篇
  免费   10096篇
  国内免费   6744篇
耳鼻咽喉   1411篇
儿科学   1213篇
妇产科学   781篇
基础医学   8019篇
口腔科学   1726篇
临床医学   11238篇
内科学   10287篇
皮肤病学   956篇
神经病学   3214篇
特种医学   38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8556篇
综合类   22981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840篇
眼科学   1708篇
药学   10668篇
  97篇
中国医学   8575篇
肿瘤学   6371篇
  2024年   459篇
  2023年   1382篇
  2022年   3526篇
  2021年   4367篇
  2020年   3620篇
  2019年   2610篇
  2018年   2618篇
  2017年   2983篇
  2016年   2547篇
  2015年   4168篇
  2014年   5033篇
  2013年   5515篇
  2012年   7595篇
  2011年   8161篇
  2010年   6418篇
  2009年   5405篇
  2008年   5927篇
  2007年   6013篇
  2006年   5363篇
  2005年   4347篇
  2004年   4058篇
  2003年   4330篇
  2002年   3704篇
  2001年   3068篇
  2000年   2042篇
  1999年   1262篇
  1998年   707篇
  1997年   649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23.
Wu  Han-Biao  Xiao  Yu-Gang  Chen  Ji-Sheng  Qiu  Zhi-Kun 《Metabolic brain disease》2022,37(5):1609-1639
Metabolic Brain Disease - Bupleurum chinense DC. (Chaihu)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But the anxiolytic mechanisms of bupleurum are still unclear....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 前房注射卡波姆建立大鼠高眼压模型,观察卡波姆升眼压效果及对大鼠眼前节和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0只SD大鼠,注射前3 d早晚测量基线眼压。右眼定为实验眼,左眼定为对照眼,右眼放出房水后将30 μL的5 g·L-1卡波姆混悬液注入前房,每日早10时、晚22时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量眼压。每周进行双眼眼前节照相并对比。4周末处死26只大鼠(另4只持续观察眼压变化至注射后9周)并取双眼眼球行HE染色,观察实验眼与对照眼视网膜形态,对比视网膜厚度及房角形态。结果 注射前,实验眼白天和夜间眼压分别为(11.10±0.90)mmHg(1 kPa=7.5 mmHg)和(11.92±1.07)mmHg,对照眼分别为(11.22±1.07)mmHg和(11.76±1.08)mmHg;实验眼与对照眼相比,白天、夜间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白天与夜间眼压相比,实验眼、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卡波姆在前房中呈现出弥散型和沉积型两种存在方式,弥散型和沉积型大鼠1周内眼压分别为(17.83±3.54)mmHg和(13.00±1.55)mmHg,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第1天至第19天,实验眼与对照眼白天眼压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射后第1天至第27天,实验眼与对照眼夜间眼压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眼视网膜形态发生改变,注射后4周视网膜厚度为(254.70±21.80)μm,与对照眼的(346.73±24.63)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实验眼前房充满卡波姆及虹膜的混合成分,紧贴角膜内皮并延伸至房角,堵塞小梁网结构,正常虹膜形态消失;对照眼房角形态正常。结论 前房注射卡波姆建立大鼠高眼压模型,可维持高眼压4周以上,昼夜眼压差异较为明显,夜间眼压较白天更高,4周后视网膜出现高眼压损伤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对热射病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热射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分析两种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TNF-α、cTnⅠ、β2-MG、PT、D-D、ET和T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相对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常规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的疗法对热射病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9.
<正>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存在于人脑中一个约600 km长,具备协同作用且相互连接的血管网内。在此血管网系统中,脑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为大脑提供O_2、能量和营养,而脑静脉将CO_2和代谢废物从大脑中排出。脑几乎没有能量储备,必须通过血流持续供应O_2和能量。脑血管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有助于保证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2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5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胃肠道、口腔黏膜,分别占52.00%、15.20%、14.40%;共分离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49.04%、革兰阳性菌30株占28.85%、真菌23株占22.11%;logistics回归显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是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