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49篇
  免费   4284篇
  国内免费   2559篇
耳鼻咽喉   986篇
儿科学   694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2565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4927篇
内科学   3443篇
皮肤病学   434篇
神经病学   837篇
特种医学   1999篇
外科学   3450篇
综合类   11789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248篇
眼科学   431篇
药学   4884篇
  59篇
中国医学   4576篇
肿瘤学   2254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1423篇
  2021年   1759篇
  2020年   1499篇
  2019年   812篇
  2018年   827篇
  2017年   1237篇
  2016年   856篇
  2015年   1650篇
  2014年   2143篇
  2013年   2737篇
  2012年   4038篇
  2011年   4311篇
  2010年   3742篇
  2009年   3341篇
  2008年   3526篇
  2007年   3257篇
  2006年   2754篇
  2005年   2077篇
  2004年   1543篇
  2003年   1254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届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固定修复学临床前期实习教学的经验,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8%,总有效率为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4.4%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3.
新生儿产伤7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产伤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3年间分娩造成的新生儿产伤共79例进行分析.结果23年间共分娩25 916例次,分娩造成的新生儿产伤共79例,发生率为3.05‰.产伤类型包括:骨折、臂丛神经损伤、产钳伤、刀伤、面瘫、口底损伤,其中以骨折为最多,计33例,占41.77%,骨折中颅骨骨折所占比例最大,25例(75.76%).与产伤关系最为密切的分娩方式是产钳助产.体重≥2500 g,发生新生儿产伤71例,占89.87%.新生儿产伤Apgar评分≤7分56例,占70.89%.结论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把新生儿产伤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阅读并分析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文献。结果:影像学检查反映疾病的病理改变,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结论:磁共振成像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仅能发现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和健康者 2 0名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D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0 1) ,72h回复至术前水平 ;单纯行冠脉造影者 ,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SOD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可能是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家兔急性周围型肺栓塞影像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制作家兔急性肺栓塞(PE)影像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实验组家兔随机分成5组,采用明胶海绵栓子经股静脉插管制成急性PE的动物模型。栓塞后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栓塞后2h、24h、3d、7d、14d(A、B、C、D、E组)分批处死家兔,解剖肺动脉并观察栓塞区肺组织病理变化。对照组2只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第7天,14天处死。结果20只实验组家兔1只麻醉意外死亡,19只制备模型后成活,模型制备成功率95%。肺动脉造影显示46支叶及段肺动脉栓塞。肺动脉解剖共发现栓子65个,栓塞动脉50支。A组肺体积肿胀,色深红,镜下观察见肺组织充血。B组、C组、D组、E组中15只家兔肺表面呈苍白色、暗红色、黑色或苍白色区内见黑色坏死区,另外1只仅见肺体积肿大,肺颜色无变化,E组1只第3天左侧发生气胸,肺萎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水肿、淤血、出血、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含气减少,肺泡支架结构破坏,E组2例栓塞区见肺组织机化,栓子周围有血小板血栓和/或混合血栓形成。对照组2只家兔肺部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物制备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其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为肺栓塞影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分子材料和种植体同期植入缺损区进行同步骨缺损修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以4只杂种狗为研究对象,制备下颌骨长约2.5cm的缺损的动物模型(保留下颌骨下缘),将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酯)植入骨缺损,同时将牙种植体植入骨水泥中并调整长轴方向,立即关闭术创。至术后3个月摄X线片,然后处死动物,局部巨检以了解骨水泥同骨组织的结合情况,并制备骨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以了解植入材料周边骨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植入材料的反应。结果:术后3个月X线检查见骨缺损区充满骨水泥,骨水泥周边的骨小梁清晰,未见骨吸收或炎症表现,形成良好的骨-骨水泥界面,种植体则依赖其表面的螺纹结构与骨水泥间紧密的机械性嵌合而牢固的成为一体,植入的骨水泥块与周边天然骨结合紧密,无松动现象。植入材料周边局部脱钙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骨结构正常,同时骨-骨水泥界有新骨形成。结论:骨水泥作为颌骨修复替代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人眼直肌Pulley系统胶原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晓梅  赵堪兴 《眼科新进展》2007,27(10):721-724
目的 研究人眼直肌Pulley系统胶原的组成成分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5个新鲜尸体眼眶,整体固定包埋,进行全眼眶连续冠状切片(4μm).相邻层面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4条直肌Pulley及Pulley连接带(Pulley band,PB)的胶原组成及分布特点,并用MIAS-2000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4条直肌Pulley及PB中含有大量黄红色的I型胶原纤维及少量绿色的Ⅲ型胶原纤维.经图像分析,内直肌组Pulley中Ⅰ型胶原含量最高,内直肌-下直肌组PBⅢ型胶原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组,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的Ⅰ型胶原纤维及Ⅲ型胶原纤维作为眼直肌Pulley及PB胶原的主要组织成分,对眼球在功能眼位维持双眼视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万年青胶囊中大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万年青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素在0.039~0.35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4%(n=5)。结论HPLC法是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0.
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患,需要长期治疗。到目前为止发表的共5版GINA方案中,哮喘的药物治疗所占篇幅最大,是哮喘治疗的首选、主要疗法。1哮喘治疗目标哮喘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即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无日常活动受限,包括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和因哮喘憋醒;无需(或≤2次/周)使用缓解药物;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该治疗目标在大多数哮喘患者中可以实现,这已被GOAL研究所证实。2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为适合基层需要,将急性发作简略划分如下。2.1轻度发作可以平卧,说话能成句,有条件的可测PEF、FEV1均>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