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25篇 |
免费 | 1265篇 |
国内免费 | 5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3篇 |
儿科学 | 147篇 |
妇产科学 | 47篇 |
基础医学 | 607篇 |
口腔科学 | 428篇 |
临床医学 | 1293篇 |
内科学 | 1030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151篇 |
特种医学 | 574篇 |
外科学 | 964篇 |
综合类 | 2951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112篇 |
眼科学 | 150篇 |
药学 | 1327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029篇 |
肿瘤学 | 4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177篇 |
2022年 | 369篇 |
2021年 | 467篇 |
2020年 | 396篇 |
2019年 | 227篇 |
2018年 | 197篇 |
2017年 | 294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420篇 |
2014年 | 526篇 |
2013年 | 653篇 |
2012年 | 909篇 |
2011年 | 999篇 |
2010年 | 908篇 |
2009年 | 855篇 |
2008年 | 876篇 |
2007年 | 824篇 |
2006年 | 696篇 |
2005年 | 559篇 |
2004年 | 392篇 |
2003年 | 391篇 |
2002年 | 266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对灭菌口腔小器械在生物安全柜中的有效期的影响。方法在生物安全柜中,对高压灭菌后玻璃器皿包装和纸塑包装的口腔小器械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细菌采样培养实验,在第1天打开玻璃器皿包装的灭菌小器械后的4、8、24 h进行采样,以后每间隔24小时采集1次,连续10 d采样观察其细菌生长情况,同时在每一个时间点均采集一次纸塑包装的灭菌器械作为实验对照。结果在生物安全柜相对无污染的情况下,对照组均无细菌生长,实验组在144 h的培养结果开始有菌落生长,168 h后的培养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物安全柜中相对无污染的条件下,玻璃器皿包装的口腔诊疗中的小器械的有效期远远超过《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所规定的包装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不得超过4 h的标准。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诊断和预后指导的价值,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肿瘤科接受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根据患者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56例(细菌感染46例、非细菌感染10例)和未感染组2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将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通过检测PCT和CRP变化制定优化抗菌药物方案,比较两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费用及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T和CRP水平感染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细菌感染患者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费用及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2.5)d、(1.6±0.1)万元及4.3%、8.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5.5)d、(0.9±0.1)万元及21.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对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鉴别是否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价值,且可以作为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期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食管癌患者加强放疗期护理,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放疗期间加强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放射性食管炎、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62例患者中59例完成治疗计划,3例因食管-气管瘘中断治疗,放疗期间出现急性气管炎26例,急性食管炎34例,均经过处理而未影响治疗,无严重皮肤反应及脊髓炎发生。结论加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放疗的症状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万古霉素应用不同阶段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万古霉素在该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型二室模型。用药3d主要药代参数:峰浓度(Cmax)=22.18mg/l,谷浓度(Cmin)=5.82mg/L,半衰期(T1/2)=5.75h,总体分布容积(Vd)=21.92,L,总体清除率(CL)=3.49L/h。用药16d主要药代参数;Cmax=38.70mg/L,Cmin=16.50mg/L,T1/2=33.32h,Vd=12.92L,CL=0.38L/h。结论:CVVH可以清除万古霉素,用药时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并监测血药浓度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对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状况人群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性及其对策。方法随机入户问卷调查浙江省杭州、宁波、台州、湖州4个地区的城乡居民共1159人。结果有54.0%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和谐,38.5%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且随着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随之下降,和谐的比例随之上升;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在年收入5万元以下人群认为主要是医疗费用太高,其次是医患沟通不够,而年收入5万元以上人群认为主要是医患沟通不够,其次才是医疗费用太高;认为医疗费用负担水平重和无法承受的人群在年收入5万元以下达到42.4%,在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达31.1%;就诊时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与3—5万元人群首选中小医院。5—10万元与10万元以上人群首选大医院。结论不同经济状况人群对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程度、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医疗费用负担水平、选择医院标准等方面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为改善医患关系,医患双方应进行积极交流和充分沟通,以求相互理解和配合;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扶持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保留肾上腺手术治疗醛固酮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行保留肾上腺手术(保留肾上腺组),22例患者行单侧肾上腺全切术(全切组)。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保留肾上腺组和全切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5.5±10.4) min vs (70.0±9.6) min]、术中出血量[(43.0±7.4) mL vs (40.2±5.5) mL]、拔引流管时间[(2.3±0.9) d vs (2.7±1.1) d]、术后住院时间[(5.8±2.1) d vs (6.4±3.3) d]、病灶大小[(16.4±7.7) mm vs (18.8±4.9) 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12个月,两组患者在降低血钾、降低血醛固酮、改善血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上腺切除组比较,保留肾上腺组患者术后激素替代使用的平均剂量小[(12.03±1.65) mg/d vs (13.12±1.45) mg/d],且...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不同肿瘤、同种肿瘤不同灌注区域血流灌注特征以及血管生成表型的差异.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技术检测30例乳腺恶性肿瘤、30例乳腺纤维腺瘤瘤灶边缘及中心部区域灌注参数及平均灌注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廓清时间(W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lk-1/KDR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恶性组TIC形态多数(87.88%,29/33)呈速升缓降型,良性组多数(80.00%,12/15)呈缓升速降型.恶性组平均AUC、WOT大于良性组(P<0.05),平均PI、TT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病灶边缘的PI、AUC、WOT、TTP与中心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病灶边缘的各灌注参数与中心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尤其富集于癌巢边缘.VEGF及Flk-1/KDR在恶性组血管内皮细胞尤其癌巢边缘呈强阳性表达,在良性组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TIC形态、各平均灌注参数及区域灌注参数的差异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VEGF或Flk-1/KDR为靶点进行乳腺癌特异性分子显像可能为乳腺癌的准确诊断提供新的思路.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histological morphology, hemodynamics and angiogenesis-related molecule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 and investigate their variation in different perfusion regions in the same type of tumors.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reast carcinoma and 30 with breast fibroadenoma underwent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ith time-intens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perfusion indices including peak intensity (PI),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time to peak (TTP) and wash-out time (WOT) were measured both inside and on the margin of the foci. The expressions of CD34,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Flk-1/KDR in both groups were measured immuhistochemically. Results The time-intensity curve (TIC) of malignant tumor group wa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ascent and slow descent, while that of the benign group presented with slow ascent and rapid descent. The AUC and WOT of the malignant tumo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enign group, while the PI and TT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lignant tumor group, PI, AUC and WOT on the margin of the foc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ose of the inside region, while TTP showed a reverse patter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perfus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foci in the benign group. The distribution of CD34 was heterogeneous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the micro-vessels were densely distributed especially on the margin of the cancer nest. The microvessel density of the malignant group (34.48±8.3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enign group (18.65±4.69). Diffuse or focal high VEGF expression was found on the margin of the cancer nest and necrotic tissue, but hardly detected in the benign group. Flk-1/KDR expressed diffusely or fiscally in breast carcinoma with especial high expression on the margin of the cancer nest and necrotic tissue, but was virtually undetectable in the benign group. Conclusion The perfusion pattern, TIC, mean perfusion parameter and variation of the regional perfusion parameters provide valuable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e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Molecular imaging targeting VEGF and Flk-1/KD shed light on new approaches to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carcinoma. 相似文献
28.
复方南星止痛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85例(8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隔日1次,共敷6次,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标的变化。提示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可有效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29.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尽管以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的“3+7”的诱导方案仍是AML治疗的基石,但随着一系列新药,包括靶向药物如FLT3抑制剂、IDH抑制剂、TP53抑制剂、Bcl-2抑制剂、SMO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药物和对传统药物改进的新型制剂的出现,极大提高了AML患者的疗效,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并为不适合强化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靶向治疗联合强化疗方案是挽救性治疗AML的可行选择,并且可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的桥梁。综述AML治疗药物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旨在为AML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质4(FAP4)、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02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生产的健康孕妇8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脂相关指标、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