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04篇 |
免费 | 3614篇 |
国内免费 | 19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8篇 |
儿科学 | 659篇 |
妇产科学 | 163篇 |
基础医学 | 2249篇 |
口腔科学 | 558篇 |
临床医学 | 3905篇 |
内科学 | 2500篇 |
皮肤病学 | 412篇 |
神经病学 | 593篇 |
特种医学 | 1293篇 |
外科学 | 3109篇 |
综合类 | 9569篇 |
现状与发展 | 11篇 |
预防医学 | 4261篇 |
眼科学 | 314篇 |
药学 | 3898篇 |
47篇 | |
中国医学 | 3587篇 |
肿瘤学 | 16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505篇 |
2023年 | 502篇 |
2022年 | 1189篇 |
2021年 | 1367篇 |
2020年 | 1181篇 |
2019年 | 651篇 |
2018年 | 662篇 |
2017年 | 907篇 |
2016年 | 648篇 |
2015年 | 1255篇 |
2014年 | 1665篇 |
2013年 | 2059篇 |
2012年 | 2950篇 |
2011年 | 3213篇 |
2010年 | 2885篇 |
2009年 | 2628篇 |
2008年 | 2758篇 |
2007年 | 2609篇 |
2006年 | 2305篇 |
2005年 | 1853篇 |
2004年 | 1293篇 |
2003年 | 1081篇 |
2002年 | 894篇 |
2001年 | 811篇 |
2000年 | 563篇 |
1999年 | 229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8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冲洗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5例。2组病例均予以内科治疗方法加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每次予以尿激酶2×104~5×104 U一次性灌注液化引流,观察组予以尿激酶2×104~5×104 U加入0.9%氯化钠30 mL溶解后反复冲洗。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3,5,14天的血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2组的拔除血肿引流管时间;比较2组病例再出血、颅内感染、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中枢性高热、应激性黏膜病变(stress related mucosal disease,SRMD)的发生率;比较2组病例术后3个月的累计病死率、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5,14天血肿体积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5,14天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减小、NIHSS评分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的拔除血肿引流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例的再出血、颅内感染、SAP、中枢性高热、SRMD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2组的累积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溶液冲洗用于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血肿液化,能够缩短血肿清除的时间,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且不增加再出血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基于肝糖异生抑制策略筛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标志性靶标蛋白。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下载人类肝组织基因芯片数据集,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T2DM易感性基因;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糖异生相关靶点;整合数据获取T2DM-肝糖异生交互靶点,并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标志性靶标蛋白;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和通路富集分析;借助分子对接预测T2DM治疗药物与标志性靶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最后联合二甲双胍对标志性靶标蛋白在自发性T2DM KKAy小鼠肝组织中的影响进行验证。结果 共识别出1 143个T2DM易感性基因和958个糖异生相关靶点,获得56个T2DM-肝糖异生交互靶点,并经网络分析筛选出2个标志性靶标蛋白PTPRC和VCAM1;交互靶点主要富集在葡萄糖分解代谢、典型糖酵解、葡萄糖-6-磷酸糖酵解等生物过程,通过糖酵解/糖异生、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等通路调节发挥作用;26个降糖药物均与标志性靶点同时具有较好的空间匹配、能量匹配以及不同程度的结合能力;T2DM模型组小鼠血糖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且在治疗后显著降低;T2DM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PTPRC、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且均在二甲双胍治疗后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系统筛选并验证了肝组织中可能影响T2DM肝糖异生的2个标志性靶标蛋白,揭示了T2DM中肝糖异生调控通路,为深入研究肝糖异生防治机制,寻找新的降糖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付永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3):145-147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2.22%,研究组是94.44%,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8.33%和5.56%,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时间、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总运动代谢量,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此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系统评价度洛西汀改善膝骨性关节炎(KOA)疼痛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KOA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度洛西汀(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改善KOA疼痛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9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对膝关节的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总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程度评分、WOMAC功能评分、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S)评分以及口干、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合计2 0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WOMAC总分[MD=-0.34,95%CI(-0.48,-0.20),P<0.05]、WOMAC疼痛评分[MD=-0.41,95%CI(-0.54,-0.29),P<0.05]、WOMAC僵硬程度评分[MD=-...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在缺氧中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比较对照组、单纯缺氧组、KATP通道激动剂+缺氧组、KATP通道阻断剂+缺氧组中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HIF-1α)的蛋白表达、DNA断裂、以及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 试验持续8,12,24 h后,正常氧分压组细胞存活率为(100±0.98)%,缺氧8,12,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降至(85.76±3.31)%,(80.13±1.76)%,(72.24±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12,24 h后,缺氧+二氮嗪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3.1)%,(18.4±2.3)%,缺氧+甲糖宁组分别为(32.5±1.6)%,(45.7±3.4)%,与单纯缺氧组的(20.3±2.2)%,(31.6±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TP通道可以通过上调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对缺氧中的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probe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ead Acupuncture on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head acupunctur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ody acupuncture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28 days, changes of linguistic function and paralysis level of limb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90.7%,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head point-through-point by penetrating two point therapy 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for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