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85篇
  免费   8681篇
  国内免费   5665篇
耳鼻咽喉   677篇
儿科学   1708篇
妇产科学   757篇
基础医学   7400篇
口腔科学   1418篇
临床医学   11423篇
内科学   9481篇
皮肤病学   1016篇
神经病学   2886篇
特种医学   30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7424篇
综合类   20701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8680篇
眼科学   1558篇
药学   10783篇
  96篇
中国医学   7406篇
肿瘤学   5236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059篇
  2022年   2823篇
  2021年   3887篇
  2020年   3232篇
  2019年   2191篇
  2018年   2354篇
  2017年   2655篇
  2016年   2240篇
  2015年   3833篇
  2014年   4880篇
  2013年   5175篇
  2012年   7696篇
  2011年   8404篇
  2010年   6675篇
  2009年   5721篇
  2008年   6278篇
  2007年   5908篇
  2006年   5356篇
  2005年   4567篇
  2004年   3166篇
  2003年   2728篇
  2002年   2202篇
  2001年   1848篇
  2000年   1482篇
  1999年   1145篇
  1998年   568篇
  1997年   585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转归。方法:对98例腹胀新生儿进行病因分类、回顾性分析治疗转归。结果:以出院诊断为标准,98例患儿中感染性疾病42例,占42.86%;早产儿生活力低下32例,占32.65%。1~3d痊愈12例,1W内痊愈81例,3例转外科治疗,2例死亡。结论: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腹胀的主要原因,早产儿尤其体重低下者是腹胀的高危人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尽快明确原因,给予及时、合理治疗,以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92.
背景: 前期研究表明广西18~22岁少数民族学生体质量偏轻。 目的:拟进一步了解广西2645名少数民族学生体型及体质健康状况,寻找影响的关联因子。 设计、时间及地点:追踪调查,于2004-12/2007-12在广西民族大学完成。 对象:广西民族大学2003/2005三次体质健康测试的全体学生2 645人。男1 337人,女1308人,年龄为18~20岁,共15个民族。 方法:根据2003年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实施方法分为形态指标、技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3大类。对2 645名少数民族身体机能与体质量指数变化的跟踪调查。 主要观察指标:身高、体质量、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体质量指数。 结果:①广西民族大学2003级学生大学3年期间男生身高、体质量增长率比全国同期多2.45%,身体形态发育正处于高峰期,女生成偏瘦型体型,身体形态发育情况总体欠佳。②男女学生在刚入校时肺活量机能较差,远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年后男生肺活量增长率为11.55%、女生肺活量增长率为27.72%,分别高于全国同期肺活量增长率。③坐位体前屈机能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男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期全国男性呈下降趋势;同期全国乡村女生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④立定跳远机能提高较大,3年后增长率为18.15%,明显高于全国同期立定跳远增长率水平的2.61%。女生立定跳远机能总体不如全国同期水平。⑤体质量指数总体与同期全国乡村男女学生体质量指数比较稍低一些(P < 0.01)。 结论:2 645名少数民族学生发育正处于高峰期;肺活量机能不及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男女体质量指数分布有所不同,体质量偏轻者女生多于男生,表明学生营养状况总体欠佳。  相似文献   
93.
郑慧瑛  姚晶星  方颖 《护理研究》2006,20(4):359-359
手术中常用体位垫来调整体位及预防褥疮,但以往使用的软垫、海绵垫等却不可根据手术及术中的要求来调节高度,我科对其进行研究并利用现有材料,将其改进制成可调节型充气体位垫,投入临床试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取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3L容量的氯化钠溶液软包装袋一个,将其中一个出口封闭,使其不漏气。将一根长30cm~50cm长的橡胶管固定于另一个出口,使其不漏气,并将输血器调节器穿于橡胶管上,调节滚轴,起开关作用。连接气压止血器充气,即成可调节型充气调节体位垫。2使用方法根据手术要求将橡胶管连接于气压止血器…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无水酒精阻滞大鼠腹腔神经丛后脊髓和延髓孤束核内CFOS和NOS1的表达。材料和方法:对70只Wistar大鼠实施手术,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5组于术后不同时间取得脊髓和延髓样本,并用标准方法对其进行CFOS和NOS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和延髓孤束核CFOS和NOS1的表达。结果:无水酒精阻滞后脊髓后角、延髓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内均有CFOS和NOS1表达。结论:无水酒精阻滞腹腔神经丛后,短时间内脊髓后角和延髓孤束核内CFOS和NOS1表达阳性,表明FOS和NOS1与内脏信息在脊髓水平的传导有关。CFOS和NOS1参与了内脏信息在孤束核内的传导。  相似文献   
95.
虚实寒热夹杂证临床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夹杂证的形成基础,从症状、腹诊、脉诊、以药测证等方面探析虚实寒热夹杂证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期为临床提高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
当前临床正畸应予关注的几项矫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正畸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促使它不断得到发展,临床新技术直接推动了口腔正畸矫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临床口腔正畸推广应用的4项新技术——种植体支抗、自锁托槽、改进后的舌侧矫正技术和无托槽矫正技术,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由此可能带来正畸发展的一个快速阶段。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纳洛酮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纳洛酮、参麦注射液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的功效。  相似文献   
98.
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探讨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对其进行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雄兔28只分为两组,实验组(n=20):以定位爆炸法建立尿道狭窄模型。一月后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并切除狭窄段尿道,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后置入人工合成生物可降解尿道内支架,置入术后2、4、8、12周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测。并在以上各时间点处死5只动物,取狭窄处尿道组织,观察组织学修复重建情况。对照组(n=8):于实验组爆炸处理后4周和支架置入12周,分别取对照组4只动物与实验组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所有动物爆炸后4周在尿道球部狭窄形成稳定狭窄模型(狭窄段长5~10 mm,尿道腔缩窄50%以上)。尿道内支架置入后2周,组织学观察见黏膜上皮新生迹象,并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上皮新生明显,炎性细胞消失;8周时出现尿道平滑肌细胞再生,12周时见损伤后尿道组织结构完全修复,与正常尿道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尿道镜检查证实尿道腔隙、黏膜形态结构无异于正常对照组。尿流动力学检测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成功建立的战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证实生物可降解性尿道内支架能作为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的理想材料,具有损伤小,易操作,功能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
消灭钉螺是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防止血吸虫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而化学灭螺仍然是我国目前控制和消灭钉螺的主要手段。1953年发现五氯酚钠后,由于其易溶于水,使用方便,杀灭钉螺效果好,很快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杀螺剂[1]。但由于五氯酚钠对人、畜及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一种肱骨近端骨密度(BMD)的测量方法,研究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肱骨近端BMD在预报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Hologie DELPHI-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本研究设计的肩部定位器和前臂定位器测虽肱骨近端BMD.研究第一部分包括30名忐愿者,每人连续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 2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短期精密度RMS SD和RMS CV;第二部分包括92名志愿者,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分析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BMl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肱骨近端BMD测量方法的短期精密度:RMS SD=0.011 g/cm2,RMS CV=2.4%.本研究92名志愿者平均(60.2±6.4)岁,平均身高(159.5±5.4)cm,平均体质晕(59.4±7.5)kg,平均BMI 23.3±2.7,平均肱骨近端BMD(0.543±0.083)g/cm2,肱骨近端BMD 同年龄呈负相关,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苗肱骨近端BMD的方法;年龄越人肱骨近端BMD越低;由于BMI对BMD的影响会掩盖骨质的丢失,而非负重区域即肱骨近端会最大程度地减少BMI对BMD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