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63篇 |
免费 | 3635篇 |
国内免费 | 21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2篇 |
儿科学 | 470篇 |
妇产科学 | 202篇 |
基础医学 | 2239篇 |
口腔科学 | 831篇 |
临床医学 | 4415篇 |
内科学 | 3101篇 |
皮肤病学 | 548篇 |
神经病学 | 748篇 |
特种医学 | 1507篇 |
外科学 | 3076篇 |
综合类 | 9769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4011篇 |
眼科学 | 485篇 |
药学 | 4137篇 |
49篇 | |
中国医学 | 4038篇 |
肿瘤学 | 16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512篇 |
2022年 | 1270篇 |
2021年 | 1437篇 |
2020年 | 1328篇 |
2019年 | 693篇 |
2018年 | 780篇 |
2017年 | 1002篇 |
2016年 | 765篇 |
2015年 | 1320篇 |
2014年 | 1832篇 |
2013年 | 2222篇 |
2012年 | 3396篇 |
2011年 | 3515篇 |
2010年 | 3170篇 |
2009年 | 2903篇 |
2008年 | 2935篇 |
2007年 | 2834篇 |
2006年 | 2477篇 |
2005年 | 1849篇 |
2004年 | 1367篇 |
2003年 | 1083篇 |
2002年 | 886篇 |
2001年 | 773篇 |
2000年 | 608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5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40年 | 2篇 |
1936年 | 2篇 |
193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血清孕酮、IL-8、TNF-α在先兆流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IL-8和TNF-α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①选择101例患者,分为先兆流产组(47例)、难免流产组(21例)和正常早孕组(33例)。均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清孕酮、IL-8和TNF-α。②根据治疗结果将先兆流产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定用以预测治疗成功与否的血清孕酮临界值。结果:①3组患者的血清孕酮、IL-8、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运用ROC曲线,我们推荐血清孕酮39.6 nmol/L作为预测先兆流产治疗成功与否的临界值。③IL-8和TNF-α随病情的好转而降低。结论:①血清孕酮、IL-8和TNF-α可以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②IL-8和TNF-α可能参与了先兆流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2.
供体树突状细胞与脾细胞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用供体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可行性。方法肾移植前分别取供体骨髓和脾脏(n=13),分离单个核细胞,液氮冻存备用;术后1、3、6、9个月以冻存的骨髓细胞分离CD34 细胞培养DC并复苏脾细胞分别作为刺激细胞,观察活细胞比率,健康志愿者以及受体淋巴细胞对DC和脾细胞刺激的反应。结果与术前相比,随术后时间延长,脾细胞中活细胞比率呈进行性降低(94%~14.8%),各组DC活细胞比率为92.2%~95.3%;健康志愿者以及受体淋巴细胞对脾细胞刺激的反应均进行性降低,健康志愿者淋巴细胞对DC刺激的反应波动在稳定水平(13 870±1 461~14 303±1 794,P>0.05),受体淋巴细胞对DC刺激的反应波动在13 650±1 678~7 796±1 083。结论供体骨髓源性DC具有稳定的细胞活力和刺激能力,作为术后长时间内介导肾移植受体淋巴细胞反应的刺激原,明显优于供体脾细胞。 相似文献
53.
浅谈比较广告在医药行业的使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 的:探讨比较广告在医药行业的使用策略。方法:分析比较广告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实例提出比较广告在医药行业的 使用策略。结果与结论:只有结合实际,合理选择策略且独辟蹊径、力图创新,才能真正发挥比较广告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对苄氧基氯苄(p-benzyloxy benzyl chloride,1)是合成抗肿瘤新药的中间体,其纯度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建立了RP-HPLC法测定1纯度[1,2].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1的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55.
2-(3-苄基苯基)丙醛和高锰酸钾在相转移催化剂度米芬作用下,以苯为有机相、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水相氧化制得酮洛芬,收率69%,纯度99.5%. 相似文献
56.
黄杆菌属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本院5年中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现况. 方法黄杆菌属的分离和鉴定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 60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IN)和药敏卡(GNS). 结果发现感染者多为脑外科、ICU和呼吸科病房患者;均有吸氧、吸痰史,有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史,对亚胺培南>95%耐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各>9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60%. 结论黄杆菌属医院感染有逐年增多趋势,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该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提示与老年、有基础病及并发症、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应用、呼吸道侵袭性操作、呼吸器具及空气消毒不严格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黄连-乌梅药对与消癌解毒方水煎液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药对与全方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Extend-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 ℃,进样量2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离子化(ESI),以正离子模式检测,开展方法学验证和含量测定研究。按照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全方高浓度组、全方低浓度组、药对高浓度组和药对低浓度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每组分别收集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木兰花碱与非洲防己碱在黄连、药对以及全方中的含量分别为:(4.433±0.133)(8.905±0.154) mg/g,(3.545±0.033)(9.170±0.051) mg/g,(5.287±0.038)(13.861±0.690) mg/g。全方组和药对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s的丰度均高于正常组,而全方组和药对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低于正常组。药对高浓度组中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高于其他组。结论 液质联用方法和相关参数简便、可靠,可用于有关成分的含量检测。与单味药中含量相比,经过药对配伍后,非洲防己碱含量增加,而木兰花碱含量则略有降低;经过全方配伍后,2种成分的含量均增加。此外,肠道菌群实验表明无论是药对还是全方在给药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菌群内部占比改变,其可能对调节肠道系统平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黄连-乌梅在消癌解毒方中配伍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定植及其分娩早产儿的GBS感染状况,评估早产儿GBS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859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孕妇阴道下段1/3和直肠拭子行GBS培养,其中515例行实时PCR GBS DNA检测。采集所纳入孕妇分娩的早产儿的口咽分泌物、胃液或血液进行GBS培养。取孕妇外周血及其分娩的早产儿脐血测定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调查早产儿GBS感染情况和影响定植的围产因素。结果 859例孕妇阴道、直肠GBS培养阳性率为14.8%(127/859)。515例GBS DNA检测的阳性率为15.1%(78/515)。859例孕妇共分娩活产早产儿976例,其中43例(4.4%)GBS培养阳性;4例发生早发型GBS疾病,其中2例肺炎,2例早发型GBS败血症。127例GBS阳性孕妇分娩的127例早产儿中,34~<37周早产儿组GBS阳性率明显低于<34周早产儿组(P=0.013),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明显高于<34周早产儿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18 h和绒毛膜羊膜炎是早产儿GBS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6.556、6.160,均P < 0.05)。结论早产儿GBS阳性率及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与胎龄相关。胎膜早破>18 h和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早产儿GBS定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59.
关节周围损伤及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肘关节僵硬的治疗较为棘手.非手术治疗中抗炎药及放、化疗药等对肘关节僵硬具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作用;康复治疗中旋转张紧器、可活动外固定支架及持续被动运动等均利于改善肘关节功能,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康复计划.非手术治疗无效且肘关节伸直>30°或屈曲<130°为手术指征,患肘影响工作与生活也可考虑手术.肘关节松解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入路选择取决于皮肤瘢痕、病理定位和需同时治疗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等,一般采用前后内外侧4种基本入路,也可采用联合入路.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取得满意疗效.肘关节置换术成功率低且并发症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嗜肝病毒感染和酒精滥用共同成为当代肝病的三大病因,肥胖症及其伴随的胰岛素抵抗直接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重要类型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肥胖流行已成为近十年NAFLD患病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在很多国家,NAFLD已成为慢性肝病最常见原因。然而亚洲一些NAFLD患者通常并无肥胖,这可能与各种族间超重和肥胖的定义不同有关。另外,并非所有肥胖患者都并发脂肪肝。提示体内增多的脂肪对肝脏并非都有害,仅某些部位的脂质沉积易引起代谢紊乱和肝脏受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