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14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339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7篇
  1969年   8篇
  196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雄激素剥夺条件下阻断自噬后LNCaP细胞凋亡变化与半胱天冬酶(caspase)激活的关系.方法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RT-PCR方法观察雄激素剥夺致细胞自噬增加后,利用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变化及药物抑制caspase后对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雄激素去除后LNCaP细胞自噬体增加,标准培养基(CM)培养下LNCaP细胞自噬体数量为1.90分;无血清培养基(SF)中细胞自噬体数量增高为2.64分;加入双氧睾酮(SFA组)后细胞自噬体下降至1.85分(P<0.01).CM中LNCaP细胞LC3 mRNA表达率为23%,血清饥饿12 h后,LC3表达量上调至100%,而SFA组LC3 mRNA表达量为86%;血清饥饿24 h后,SF组LC3 mRNA表达量为62%,SFA组为35%.②SF组和SFA组LNCaP细胞基础凋亡率分别为(3.19±1.09)0A和(3.01±0.33)%,加入3-甲基腺嘌呤(3-MA)阻断自噬24 h后,SF组凋亡率为(10.90±2.91)%,SFA组为(4.63±1.69)%.SF+3-MA组中加入Z-VAD-FMK后,细胞凋亡减至(1.16±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剥夺雄激素后LNCaP细胞中自噬明显增加,阻断自噬后凋亡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2.
284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代谢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研究结石成分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分析28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及其中191例完整血生化及24h尿分析结果。结果 草酸钙结石195例(68.7%),感染性结石41例(14.4%),尿酸结石38例(13.4%),磷酸盐结石6例(2.1%),胱氨酸结石4例(1.4%)。191例有完整血生化及24h尿分析结果患者中代谢异常176例(92.1%),其中高钙尿症27例(14.1%),高尿酸尿症54例(28.3%),高草酸尿症41例(21.5%),高尿磷55例(28.8%),低枸橼酸尿症128例(67.0%),低尿镁症80例(41.9%),24h尿量〈2000ml者65例(34.0%),高胱氨酸尿症4例(2.1%)。94例随访10~58个月,平均22个月。无泌尿系结石复发52例,复发42例,无复发组代谢无异常12例,复发组2例(P〈0.01),无复发组和复发组4种异常者分别为2例和7例(P〈0.01)。结论 结石复发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确定结石成分及患者的代谢评价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中国部分市县前列腺癌发病趋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前列腺癌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整理中国大陆30个肿瘤登记处1988-2002年15年间前列腺癌发病登记的数据资料,选取数据较为齐全的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哈尔滨、河北磁县、江苏肩东、浙江嘉善、广西扶绥、福建长乐、河南林州11个登记处的资料,按5年1个时段分为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3个时间段,比较分析前列腺癌发病率、病死率,采用美国癌症研究所开发的统计软件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3.1分析其流行趋势.通过对发病率的对数转换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 30个登记处1988-1992、1993-1997、1998-2002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分别为1.96/10万、3.09/10万、4.36/10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与美国、加拿大、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将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4.
CT引导经皮置钉治疗病理性骶髂关节疼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勇  Ebraheim NA  徐荣明  薛波 《中国骨伤》2005,18(11):644-645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治疗病理性骶髂关节疼痛。方法:骶髂关节转移肿瘤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2~83岁,平均53岁。单侧转移5例,双侧3例。肺癌2例,乳腺癌1例,卵巢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骨髓瘤1例,前列腺癌1例。试行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空心拉力螺钉稳定病理性骶髂关节不稳。术前和术后通过Ennek—ing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9个月,平均18.2个月。均1周内疼痛缓解,无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余5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CT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能有效缓解病理性骶髂关节不稳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25.
不同途径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SP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联合电切术(TUVP加TURP)治疗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简化表(IIEF5)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104例接受上述手术的BPH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勃起功能及逆行射精情况进行问卷评分。结果:SPP、TURP、TUVP加TURP三组患者术前IIEF5评分分别为17.4、17.9、18.1分,术后6个月IIEF5评分分别为11.7、13.2、10.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IIEF5评分降低程度比较TUVP加TURP>SPP>TURP,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率分别为23.1%、32.5%、25.0%。结论:三组手术均可导致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其中以TUVP加TURP发生率最高,逆行射精发生率以TURP最高。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避免包膜损伤,作好解释工作,可减少术后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AC)n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色技术分析了139例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61例,非糖尿病肾病组78例)和63例正常对照者AR基因5’端(AC)n的多态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Z-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x^2=6.88、10.51,P〈0.01);含Z~2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也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X^2=4.95、8.15,P〈0.05、0.01)。结论AR基因Z-2等位基因与青岛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阐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肺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CDE对临床上拟诊的肺心病患者进行肺动脉高压(PH)定性、定量的诊断、并观测由PH继发引起心脏在CDE上的异常改变。结果:CDE测定PH44例(88%),其肺动脉收缩压(SPAP)>36mmHg,6例(32mmHg≤SPAP<36mmHg,确诊CPM的临床符合率665(50/76)。结论作为无创性诊技术,CDE估测PH或诊断CPM准确简便,重复性强,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8.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断乳Wiste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每周称体重,调整给食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脏器称重,计算脏体比值;剥离股骨,测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密度(BMD)和骨钙、骨磷的含量;对血清中骨形成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骨吸收生化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进行检测,同时测定雌激素-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 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的大豆异黄酮对实验大鼠的子宫、卵巢无刺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大豆异黄酮能提高BMC、BMD及骨钙含量,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大豆异黄酮可影响骨代谢,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41.6mg/kg)同时抑制骨形成和骨吸收,使骨转化率降低,但对骨吸收的作用大于骨形成。给予大豆异黄酮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大于对照组。结论 大豆异黄酮通过调整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活性,提高大鼠的骨钙含量和骨密度,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预测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IF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诊断试验,应用统计软件Meta-DiSc 1.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9篇,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优势比(DOR)及系统接收操作特性曲线(SROC)下面积分别为84%(95%CI 73%~92%)、100%(95%CI97%~100%)、19.16(95%CI 7.65~47.77)、0.22(95%CI 0.10~0.51)、97.72(95%CI 29.69~321.61)和0.99。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作为临床上判断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方案,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来临沧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25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为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CRRT治疗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72 h两组患者的左房压(LAP)、平均动脉压(MAP)、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B型尿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为96%,对照组患者为84%,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经过CRRT治疗后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指标,但为获取更好的治疗效果,应积极去除诱因,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