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36篇
  免费   3488篇
  国内免费   2048篇
耳鼻咽喉   453篇
儿科学   784篇
妇产科学   172篇
基础医学   2180篇
口腔科学   690篇
临床医学   3803篇
内科学   3018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819篇
特种医学   1447篇
外科学   3079篇
综合类   1004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969篇
眼科学   461篇
药学   4048篇
  55篇
中国医学   3373篇
肿瘤学   1394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1191篇
  2021年   1449篇
  2020年   1282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985篇
  2016年   748篇
  2015年   1364篇
  2014年   1745篇
  2013年   2227篇
  2012年   3229篇
  2011年   3289篇
  2010年   3041篇
  2009年   2791篇
  2008年   2876篇
  2007年   2626篇
  2006年   2374篇
  2005年   1883篇
  2004年   1352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717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71.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例(40足),男 25例(33足),女5 例(7足);年龄22~60岁,平均44.8岁。左侧15足,右侧25足;均为闭合性骨折,2例合并脊柱损伤。根据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15足,Ⅳ型5足。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骨折复位后以锁定加压钛板固定。术后不予石膏外固定,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6周部分负重,12周完全负重。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足踝功能。结果 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 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 周。无延迟愈合、神经损伤及骨髓炎病例。1例出现切口裂开及部分钛板螺钉外露,经换药1个月后切口逐渐愈合。2例术后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其中1例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后疼痛消失,另1例因经济原因拒绝行进一步治疗后失去随访。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为优20足、良17足、可3足,优良率92.5%(37/40)。结论 应用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有利于早期愈合和功能锻炼,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平行分组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择期行骨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大中型手术的病人,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4 ~ 91岁,体重35 ~ 9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A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然后芬太尼1.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B组: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配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C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6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PCIA.3组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和24 h时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记录镇痛有效、过度镇静、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术后24和48 h时随机选择一个中心B组镇痛泵内容物,取样后进行微生物培养试验.结果 共完成2596例,其中A组875例、B组946例、C组775例.与A组比较,B组术毕、术后4、8和24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和各时点镇静评分均降低,C组术毕、术后4、8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降低,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2组镇痛有效率均升高,B组过度镇静发生率降低,C组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2组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降低,C组术后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各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有效率、恶心、呕吐以及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4、8h时镇静评分升高,过度镇静发生率升高,头晕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24、48 h时泵内容物标本细菌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大中型手术病人,氟比洛芬200 mg复合芬太尼0.6 mg 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术后镇痛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筛选鼠疫菌质粒上保守、稳定、特异的DNA标识序列.方法 选择32条源于鼠疫菌质粒上DNA序列,采用常规PCR技术,对云南家、野鼠两型共40株鼠疫菌、47株非鼠疫菌、鼠疫菌疫苗株EV76(阳性对照),进行了特异性验证试验和稳定性鉴定试验.结果 筛选出4对相对保守、稳定、特异的DNA标识序列:YPMT1.05c,YPMT1.03c,YPMT1.42及YPMT1.04c.结论 所筛选的4对鼠疫菌DNA标识序列,可用于鼠疫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74.
大骨节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架构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我国大骨节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架构,以期反映出大骨节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质性描述性研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定义发展半开放式问题,通过焦点团体访谈和面对面访谈,收集陕西省大骨节病患病率较高的病区麟游县、永寿县29名大骨节病专家和48名大骨节病患者的意见,并用WHO生存质量问卷(WHOQOL-100)的架构作为模板,用内容模板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大骨节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架构包含了4个领域:身体活动能力、家庭/社会支持、经济、心理状态;反映在11个方面:疼痛与不适,身体功能与活动限制、饮食与睡眠、社会关系、对家庭责任的担忧、社会支持、经济状况、住房及周围环境、对外貌的担心、精神状况、总的健康状况;共有69个条目.结论 建立了大骨节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架构,该架构凸显了大骨节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肝纤维化分级无创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认的CHB患者148例,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血清CP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CP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CHB患者炎症活动度分级G1、G2、G3、G4的血清CP平均值分别为(212.5±34.9)、(205.5±32.0)、(201.4±37.7)和(172.8±20.4) mg/L,ANOVA分析提示4组炎症活动度分级间C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09,P<0.01);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血清CP平均水平分别为(217.4±32.3)、(206.0±37.7)、(194.2±29.8)和(179.7±30.4)mg/L,ANOVA分析提示纤维化分期间C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8,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提示,CP与炎症活动度分级(r=-0.316,P<0.01)以及纤维化分期(r=-0.404,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应用ROC分别建立CP水平对S≥2、S≥3、S=4的诊断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0和0.7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模型-1(S≥2)、模型-2(S≥3)、模型-3(S=4)组包括CP、甲胎蛋白、胆碱酯酶、PLT、年龄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子,最终构建数学模型并计算肝纤维化评分,模型-1、模型-2、模型-3的AUC分别为0.84、0.83和0.87,准确率分别为71.8%、80.3%和79.2%.结论 CHB患者的血清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CP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CP而构建的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对CHB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76.
糖尿病是典型的代谢性疾病,其危害主要来自高发的并发症,并最终导致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糖尿病确切机制仍然未知,也未见有效的根治方法,故预防成为重中之重.代谢组学作为一种能够识别和测量生物体整体代谢变化的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中,并显现出在疾病防治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77.
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氧化应激、生理应激、肿瘤坏死因子和Fas配体参与了心血管系统的细胞凋亡。而最近的研究证明了另一个凋亡相关因子,即颗粒酶B/穿孔蛋白系统也参与了心血管系统的细胞凋亡。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阐述了颗粒酶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且发现颗粒酶B抑制剂的实验应用可以减轻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使抑制颗粒酶B/穿孔蛋白系统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78.
目的:运用聚乙二醇(PEG)交联猪去细胞瓣,共价接枝GRGDSPC多肽(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并联合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HAVI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方法: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去细胞瓣支架上引入的巯基与枝化状PEG末端丙烯酰基共价结合,使PEG交联去细胞瓣,并行生物力学检测。再利用PEG-去细胞瓣支架上未饱和的丙烯酰基与GRGDSPC多肽末端半胱氨酸的巯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对PEG-去细胞瓣支架行GRGDSPC多肽共价修饰,免疫荧光测定GRGDSPC多肽修饰效果。在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上种植HAVICs,缝制于生物反应器内,体外构建心脏瓣膜。接种2、4、8h后,通过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粘附情况。体外培养10d后行形态学观察和DNA含量测定。结果:力学测试结果显示,PEG-去细胞瓣支架的最大抗张强度较单纯去细胞瓣支架明显提高[(7.53±0.32)Mpa∶(5.65±0.28)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天然主动脉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RGDSPC多肽可有效地与PEG-去细胞瓣共价接枝。不同时段细胞粘附计数及形态学观察提示,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明显促进HAVICs的粘附,并可在瓣膜表面形成连续单细胞层。DNA含量测定提示,RGD-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PEG交联去细胞瓣可明显改善瓣膜支架力学性能,GRGDSPC多肽接枝的PEG-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可促进种子细胞的粘附,改善瓣膜支架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979.
近几年,斑点追踪技术在国内已初步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评价心功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起搏治疗前后指导以及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做一综述,以促进其在临床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评价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入院日期随机分为2组,单日为A组(32例),给予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双日为B组(32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画钟试验(CD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估.结果 A组治疗后3、6个月在MMSE、CDT、ADL、CD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老年期血管痴呆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