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45篇 |
免费 | 3097篇 |
国内免费 | 16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2篇 |
儿科学 | 531篇 |
妇产科学 | 132篇 |
基础医学 | 2089篇 |
口腔科学 | 681篇 |
临床医学 | 4294篇 |
内科学 | 2550篇 |
皮肤病学 | 404篇 |
神经病学 | 511篇 |
特种医学 | 993篇 |
外科学 | 2501篇 |
综合类 | 9230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3921篇 |
眼科学 | 257篇 |
药学 | 4213篇 |
44篇 | |
中国医学 | 3167篇 |
肿瘤学 | 11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2篇 |
2023年 | 388篇 |
2022年 | 1011篇 |
2021年 | 1303篇 |
2020年 | 1151篇 |
2019年 | 621篇 |
2018年 | 617篇 |
2017年 | 930篇 |
2016年 | 709篇 |
2015年 | 1302篇 |
2014年 | 1708篇 |
2013年 | 2108篇 |
2012年 | 2975篇 |
2011年 | 3271篇 |
2010年 | 2788篇 |
2009年 | 2657篇 |
2008年 | 2640篇 |
2007年 | 2462篇 |
2006年 | 2210篇 |
2005年 | 1818篇 |
2004年 | 1245篇 |
2003年 | 892篇 |
2002年 | 656篇 |
2001年 | 555篇 |
2000年 | 460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优秀的广告创意,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运用最生动的民族语言.透过人类共同的心理表层,将根深蒂固的深埋在人的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和"种族记忆"表达出来.进而达到令人心领神会的效果.广告创意须重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广告创新必须在全球化视野融合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只有建立在尊重民族文化心态基础之上的广告创意.才能实现广告传播效益的最犬化.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地龙蜂蜜浸液的皮肤过敏反应,探讨地龙蜂蜜浸液对浅溃疡模型大鼠血清溶菌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皮肤过敏实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进行安全性评价,将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设4个实验组,即完整皮肤1组,完整皮肤2组,破损皮肤1组,破损皮肤2组;另设2个对照组,即完整皮肤对照药物组、破损皮肤对照药物组;通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复制大鼠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对照组、1组、2组。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2 h,采集样本检测血清溶菌酶含量。结果:实验连续观察14 d,各用药组对完整或破损皮肤大鼠未见任何急性中毒症状,肉眼未见分泌物,动物活动自如,饮食正常,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未发生过敏性反应及急性毒性反应;各用药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P0.01),对照组与1组比较,溶菌酶含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用药组(P0.01)。结论:地龙蜂蜜浸液具有良好的皮肤用药安全性,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 观察入院后连续5 d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并进行分组, 第1组: 淋巴细胞减少后在5 d内恢复正常; 第2组: 淋巴细胞减少后未恢复正常; 第3组: 淋巴细胞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并记录各组患者在住院28 d后的转归情况。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了解创伤早期淋巴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间的关系。同时, 为排除年龄的影响, 依据年龄是否≥65岁进行分层, 并根据住院时间是否≥28 d分为住院时间延长组和住院时间非延长组, 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别探讨淋巴细胞变化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患者83例, 其中男性66例, 女性17例, 主要受伤机制为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 ISS)为(30±11)分。根据连续5 d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分组, 第1组32例, 第2组33例, 第3组18例。第2组33例患者中, 在住院28 d内死亡5例, 死亡率为15.2%(5/33), 未出院9例, 均高于其他两组(P < 0.05)。进一步按年龄进行分层后, 发现在高年龄患者中淋巴细胞处于低水平是住院时间≥28 d的危险因素, 但在低年龄患者中, 发现中性粒细胞持续偏高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严重创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一直处于低水平与预后不佳密切相关, 尤其在高年龄患者中明显, 淋巴细胞可作为一项可靠指标用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derived microparticals,PMP)数量的变化,研究其与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CD62P、GPⅡb/Ⅲa活化比率的关系,探讨其在血栓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8例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前PMP(223±54)/10~4Plt,CD62P(52.19±12.37)%,GPⅡb/Ⅲa(77.98±14.22)%;治疗后PMP(136±18)/10~4Plt,CD62P(31.16±17.43)%,GPⅡb/Ⅲa(40.71±11.64)%;对照组PMP(66±17)/10~4Plt,CD62P(4.27±2.17)%,GPⅡb/Ⅲa(10.23±3.44)%。病例组上述指标治疗后均下降(P均<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均<0.01)。PMP数量与CD62P、GPⅡb/Ⅲa活化比率呈正相关(r=0.69,r=0.86 P均<0.01)。结论:血小板微颗粒在血栓性脑血管疾病中与CD62P、GPⅡb/Ⅲa活化比率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可作为血栓性脑血管疾病血小板体内活化的特异性指标。PMP、CD62P、GPⅡb/Ⅲa的联合检测对该病的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近4年深圳市宝安区772例道路交通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市区交通伤预防、安全宣教及科学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深圳市交警处理的交通伤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4年772例交通事故后24小时内致死患者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年份、月份、日期及发生时间等);空间分布情况(发生路口路段、道路类型等);交通伤患者死亡情况(死亡患者类型、受伤类型等)。结果2011~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伤24小时内致死患者772例,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11年276例、2012年183例、2013年174例、2014年139例;交通伤致死患者中男594例,女178例,男女比例为3.32:1;交通伤致死患者中<18岁91例,18~40岁376例,41~65岁271例,>65岁34例;交通伤致死患者中主因颅脑损伤致死患者613例(79.4%),主因胸腹脏器损伤致死患者133例(17.2%),主因失血性休克26例(3.4%);交通伤致死患者中行人158例(20.5%),自行车骑乘人员252例(32.6%),摩托车驾驶人员133例(17.2%),机动车驾驶员或乘客229例(29.7%)。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近4年交通伤致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人、自行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是主要致死人群,颅脑损伤是主要致死原因,应当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鼓励自行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是有效降低本区域交通伤致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野生型p53基因、Rb基因、反义IGF-I基因与大鼠反义AT1B基因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病毒载体介导,将上述4种基因分别转导至大鼠球囊损伤的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21d后观察并比较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53基因、Rb基因治疗组及反义IGF-I基因治疗组的动脉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AdVβgal组相比,反义AdVAT1B基因组的动脉血管新生内膜/中层面积比显著降低(P<0.01).而p53基因治疗组、Rb基因治疗组、反义IGF-I基因组及反义AdVAT1B基因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4种基因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可能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患者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BNP水平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迟发性脑水肿者18例(DE组),无迟发性脑水肿者22例(MDE组)]和19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入院后当天和治疗第10天CT扫描动态检查,且在入院当天、治疗第3天和第10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BNP含量,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入院当天DE组及NDE组BN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后DE和NDE组BNP含量均有缓慢上升;治疗第10天NDE组BN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增加(P<0.01),NDE组则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血浆BNP水平变化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06,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BNP含量是早期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在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对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和茶多酚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分空白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干预组和茶多酚对照组,培养0、12、36 h后,应用RT-PCR法检测模型中两种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可上调共培养模型中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TGF-β1mRNA表达,其作用显著强于单独培养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茶多酚可降低共培养模型中细胞TGF-β1mRNA表达,且效果优于单独培养.结论(1)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促进两种细胞TGF-β1mRNA高表达.(2)茶多酚通过对TGF-β1mRNA表达的抑制影响细胞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