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28篇
  免费   5271篇
  国内免费   3786篇
耳鼻咽喉   335篇
儿科学   667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4118篇
口腔科学   974篇
临床医学   6029篇
内科学   5555篇
皮肤病学   499篇
神经病学   1733篇
特种医学   25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260篇
综合类   13416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4957篇
眼科学   713篇
药学   5675篇
  66篇
中国医学   4598篇
肿瘤学   3233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1876篇
  2021年   2391篇
  2020年   1929篇
  2019年   1268篇
  2018年   1272篇
  2017年   1611篇
  2016年   1339篇
  2015年   2333篇
  2014年   2976篇
  2013年   3347篇
  2012年   4835篇
  2011年   5235篇
  2010年   4370篇
  2009年   3769篇
  2008年   4035篇
  2007年   3721篇
  2006年   3244篇
  2005年   2663篇
  2004年   2021篇
  2003年   1746篇
  2002年   1281篇
  2001年   1010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探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效果,将26例前列腺增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频繁发作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导致膀胱痉挛性疼痛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第1组15例接受维拉帕米膀胱灌注治疗,第2组11例作为对照,不用任何可能影响下尿中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继发肺低灌注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 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 (cancerousinvasionofcentralpulmonaryarteriesinlungcancer,CICPA)患者术前肺血管DSA及增强螺旋CT(含高分辨率CT ,即HRCT)征象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DSA和CT胸膜下末梢肺动脉分布和数量变化 ,即肺血管征、肺毛细血管充盈度和肺实质强化后密度及时间 密度曲线变化 (即肺实质征 ) ,行两者间的盲法对照 ,统计学分析CT与DSA征象及其一致性 ,评估CT对CICPA继发肺低灌注的诊断价值。结果  2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CICPA病例中 ,共3 0支肺叶动脉受累 ,DSA显示 90 % (2 7/3 0 )出现肺叶低灌注征象 ,CT诊断肺低灌注敏感度为 78%(2 1/2 7) ,特异度 10 0 % (3 /3 ) ,准确度 80 % (2 4/3 0 )。肺低灌注与CPA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rs=0 40 ,P =0 0 73 )。CT与DSA的肺血管征一致性较好 (Kappa =0 69,P <0 0 0 1) ,而肺实质征一致性稍差 (Kappa =0 3 7,P =0 0 11)。结论 肺低灌注是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的常见表现 ,CT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而定量判断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43.
陈旧性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陈旧性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取60具骶骨干标本及26具完整骨盆标本,测量S1棘突与S1后孔同位置关系、骶前区血管、骶神经及梨状肌之间关系;对14例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在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的同时,又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观察神经走向及眦领关系。11例行自行设计的后略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3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S1棘突于S1后孔中上1/3者占90%,骶前区主要血管有骶外侧动静脉和骶外侧血管、骶正中血管及臀上血管进入骶前孔的分支。血管位于骶丛神经腹侧,骶外侧斑管距离S1前孔大于10mm,S2前孔大于5mm。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可以显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眦领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神经根走行改变(13例),损伤处神经很周围脂肪消失(11例),神经根管狭窄(10例)。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1个月,术后改善情况,优9例,无变化1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及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是针对骶神经管、骶前孔处神经损伤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4.
本文就巴乐梦电动病床的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小功率晶体管直接取代功率输出型IC反向器电路,通过对控制电路的改进,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病床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并制备其兔抗血清。方法:根据B组轮状病毒(GBRV)WH-2株vp7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vp7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原核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KG内,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IPTG诱导表达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经SDS-PAGE分离纯化表达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抗血清。结果:经鉴定确认,vp7基因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载体中,此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相对分子量为53.4 kDa的GST-VP7融合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经同样诱导表达的表达载体pGEX-KG表达产物吸收后1:500倍稀释后用Western Blot分析,与53.4 kDa的GST-VP7融合蛋白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结论: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中GST融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和制备的抗体不但为研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GBRV所引起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景明  白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78-137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方法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糖尿病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血糖调控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2.8±1.7)mmol/L,经术前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至(7.1±1.2)mmol/L后,分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手术,术中及术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水平。本组术中血糖为(8.9±1.1)mmol/L。32例中,仅1例(3.2%)伤口愈合不良,未发生感染等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将血糖控制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髋关节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针灸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8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清除血肿、减压和清创术。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O1),疗效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疗效,对肢体功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烷烃类、芳烃类污染物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检测三类样品。方法:通过氢氧化钠-乙醇皂化处理,用正已烷萃取,用石油醚溶解,测量萃取物荧光强度值进行定量。结果:测得标准油在0.0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检出限为0.2 mg/kg,平均回收率90.2%,RSD5.4%。结论:本法准确度、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9.
膈疝的CT诊断价值(附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膈疝的CT诊断及其临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通过以横膈部位为中心行胸腹部螺旋CT扫描,获得理想的CT扫描图像,通过15例膈疝患者的扫描图像,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膈上有疝囊15例,囊内有液平面13例,有小肠及结肠肠型的1例,有脂肪组织1例,胸腔内有积液2例。结论:CT检查对膈疝的诊断应当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其不仅能对膈疝做出正确的诊断,而且,对临床手术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0.
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抗返流及防止上尿路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和新膀胱术的患者10例,采用带回盲瓣的回肠段作为可控性膀胱的输入襻,双侧输尿管黏膜下隧道法与回肠吻合,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情况等。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生输尿管返流或上尿路感染,1例发生单侧肾积水,为吻合口狭窄所致。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回肠吻合术预防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