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41篇 |
免费 | 2035篇 |
国内免费 | 13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1篇 |
儿科学 | 267篇 |
妇产科学 | 125篇 |
基础医学 | 1399篇 |
口腔科学 | 505篇 |
临床医学 | 2165篇 |
内科学 | 1731篇 |
皮肤病学 | 201篇 |
神经病学 | 316篇 |
特种医学 | 1011篇 |
外科学 | 1537篇 |
综合类 | 5723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2235篇 |
眼科学 | 191篇 |
药学 | 2194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2219篇 |
肿瘤学 | 10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279篇 |
2022年 | 746篇 |
2021年 | 954篇 |
2020年 | 799篇 |
2019年 | 419篇 |
2018年 | 386篇 |
2017年 | 610篇 |
2016年 | 469篇 |
2015年 | 835篇 |
2014年 | 1066篇 |
2013年 | 1333篇 |
2012年 | 1902篇 |
2011年 | 1937篇 |
2010年 | 1739篇 |
2009年 | 1539篇 |
2008年 | 1606篇 |
2007年 | 1539篇 |
2006年 | 1222篇 |
2005年 | 919篇 |
2004年 | 723篇 |
2003年 | 608篇 |
2002年 | 427篇 |
2001年 | 350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替米沙坦对大鼠IgA肾病模型肾小管间质损伤及PPAR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IgA肾病模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替米沙坦对肾小管间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运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立实验性IgA肾病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治疗组(简称罗格列酮组)、替米沙坦治疗组(简称替米沙坦组)、氯沙坦治疗组(简称氯沙坦组),分别于实验前、第4周末、第8周末、第10周末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免疫组化测定各组PPARγ、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RT-PCR检测各组PPARγ、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变化.结果 第10周末尿蛋白量(mg)在模型组高于对照组(14.14±1.99 vs 1.59±0.18),而罗格列酮组(2.35±0.33)、替米沙坦组(1.88±0.09)、氯沙坦组(2.82±0.34)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以替米沙坦组改变明显.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存在系膜细胞增生及间质炎细胞浸润,而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减轻,罗格列酮组、替米沙坦组、氯沙坦组的损伤指数均低于模型组(1.97±0.23、1.57±0.14、2.15±0.22 vs 3.10±0.18,均P<0.01),尤以替米沙坦组改善明显.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PPARγ、TGF-β1、α-SMA及MCP-1在对照组肾小管及间质中微量表达,模型组呈高表达,氯沙坦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罗格列酮和替米沙坦组表达减少.结论 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激活PPARγ途径及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两种途径显示更独特的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含有各种浓度硫化氢(H2S)的HST(H2S St.Thom asⅡsolutions)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保存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用托马斯(St.Thom asⅡsolutions,STH)液(Ⅰ组)、含4×10-2mmol/L NaHS的HST液(Ⅱ组)、含4×10-1mmol/L NaHS的HST液(Ⅲ组)和含4mmol/L NaHS的HST液(Ⅳ组)对心脏进行保存。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注和工作模型装置进行心脏功能测定,比较6 h后心功能恢复率以及能量变化、心肌含水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心脏保存6 h后,Ⅳ组左心室功能损伤严重,Ⅱ、Ⅲ组左心室功能损伤较轻,其中Ⅲ组最轻。Ⅲ组冠状动脉流量(CF)恢复率较Ⅰ、Ⅳ组好;Ⅰ组心肌中ATP、乳酸(LD)、糖原含量及心肌含水量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组心脏复跳时间较Ⅰ组为长;心肌超微结构Ⅲ组损伤最轻;Ⅲ组心肌保存良好。结论HST保存液对大鼠心脏的保存在6 h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效果优于STH液;含4×10-1mmol/L NaHS的HST液保存效果较好,而高浓度H2S对心肌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下斜方肌肌皮瓣在晚期口咽根治术后巨大口咽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11例晚期口咽部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治疗后用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巨大口咽部缺损。【结果】全部病例无大块皮瓣坏死,无明显肩部功能影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吞咽和语言功能满意。经4至15个月(平均7.2个月)追踪复查,有4例肿瘤复发。其中1例带瘤生存和3例死亡。[结论]延长垂直下斜方肌肌皮瓣操作较简单可靠,瓣足够大,可作为晚期口咽部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后巨大口咽部缺损修复的带蒂皮瓣。 相似文献
75.
76.
为了研究模拟教学方法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效果,本文总结了2005年以来我院临床模拟教学中心的教学实践。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模拟教学系统,通过模拟教学,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实践证明,模拟教学方法对于保证医学教育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对长学制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双语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师资培训、语言环境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探索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P1)与原钙黏附蛋白17( proto-cadherin 17,PCDH17)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50例,癌前病变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组织标本中BRD4、SSBP1及PCDH17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集3组血液标本,检测3组相关血清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BRD4、SSBP1及PCDH17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组织中BRD4和SSBP1呈高表达,而PCDH17呈低表达。3组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组患者血清CA199、PGⅠ、G-17水平及HP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而PGⅡ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RD4、SSBP1、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SSBP1+PCDH17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有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筛选K48聚泛素链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 r 2,T RA F2)上的主要修饰位点。方法比较不同物种间的T RA F2氨基酸序列,选出人T RA F2上保守率在90%以上的赖氨酸。构建人野生型TRAF2的表达载体及保守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的突变表达载体。将不同的TRAF2表达载体与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共转至293FT细胞中,通过荧光素酶检测NF-κB激活情况。结果人TRAF2上共有8个保守率在90%以上的赖氨酸,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本研究成功构建TRAF2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载体。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TRAF2-K320可能是K48聚泛素链的主要修饰位点。结论 TRAF2-K320位点对TRAF2介导的NF-κB激活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