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09篇 |
免费 | 858篇 |
国内免费 | 4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5篇 |
儿科学 | 195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606篇 |
口腔科学 | 197篇 |
临床医学 | 987篇 |
内科学 | 760篇 |
皮肤病学 | 98篇 |
神经病学 | 190篇 |
特种医学 | 383篇 |
外科学 | 815篇 |
综合类 | 2430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057篇 |
眼科学 | 114篇 |
药学 | 1020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989篇 |
肿瘤学 | 4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305篇 |
2021年 | 407篇 |
2020年 | 375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267篇 |
2016年 | 227篇 |
2015年 | 381篇 |
2014年 | 447篇 |
2013年 | 552篇 |
2012年 | 880篇 |
2011年 | 827篇 |
2010年 | 758篇 |
2009年 | 722篇 |
2008年 | 663篇 |
2007年 | 656篇 |
2006年 | 506篇 |
2005年 | 424篇 |
2004年 | 318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195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43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主动脉疾病(aortic disease,AD)指由于主动脉壁病变所致的一类疾病,往往高度致命.目前非遗传性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是主动脉壁中层的主要细胞成分,通常认为其存在收缩型与合成型两种表型,且可相互转化.VSMC由收缩型向合成型的过度转化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尽管关于VSMC表型转化研究较多,但众多调控机制如何协调运作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阐明.本文就目前已知的VSMC表型转化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营养素摄入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病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营养素摄入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96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实施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三类对照共计288例(其中医院癌对照96例,医院非癌对照96例,正常对照96例)。配比条件为同性别、同民族和年龄相差≤±5岁。结果: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热量(OR值1.22~2.06,P值分别为0.78、0.04和0.032)、总脂肪(OR值1.06~1.89,P值分别为0.98、0.021和0.019)、饱和脂肪酸(OR值1.08~1.79,P值分别为0.92、0.023和0.032)、不饱和脂肪酸(OR值1.07~2.81,P值分别为0.88、0.027和0.007 1)以及动物脂肪(OR值1.14~2.56,P值分别为0.87、0.047和0.008)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呈正相关;硒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呈负相关(OR值0.57~0.84,P值分别为0.84、0.031和0.030)。总热量、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与前列腺癌发病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营养素摄入过程中的高脂和微量元素硒缺乏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不同病理分型中的比率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变应原阳性皮肤测试及病理检查,根据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分为中性粒细胞型组(n=25)和嗜酸性粒细胞型组(n=4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各指标与细胞水平、具体组织病理分型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型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中性粒细胞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体组织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外周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会影响局部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局部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相关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诊治的118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分为依从性好组(n=65)及依从性差组(n=53)。对患者的服药情况、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出现药物漏服现象,主要漏服原因为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占比43.40%,另外还有忘记服药、害怕他人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在外服药不及时及其他原因。家人支持、工作、服药知识、饮酒、文化水平、年龄各单因素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P <0.05)。工作、服药知识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家人支持、工作、服药知识及饮酒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5.
天香丹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栓形成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香丹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浆血栓素(TXB2)、前列环素(6-Keto-PGF1α)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心可舒组(0.27g/kg心可舒)及天香丹大、中、小剂量组(天香丹剂量分别为10.2、3.4、1.1 g/kg)共5组,每组10只,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法复制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天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采用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天香丹各剂量组及心可舒组心电图ST段偏移明显减小(P<0.05~0.01),血浆TXB2含量明显降低(P<0.05~0.01),而天香丹组优于心可舒组(P<0.05~0.01);与生理盐水组及心可舒组比较,天香丹各剂量组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 天香丹是改善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后SD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00 mg/kg剂量组,连续30 d给药和恢复4周,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30 d,SD大鼠肝细胞嗜酸性变,肾髓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小体生发中心增大,白髓边缘带增宽,淋巴结内淋巴滤泡数量增多,生发中心增大;恢复4周,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病变恢复不明显。结论 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三乙醇胺,对SD大鼠肝脏、肾脏、脾脏和淋巴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中,肾脏的损伤可逆,脾脏、淋巴结和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科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153例,按照自愿原则分为3组,每组51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半量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半量盐酸替罗非班;全量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全量盐酸替罗非班。统计三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全量组的出血发生率(27.45%)显著高于对照组(3.92%)和半量组(5.88%);全量组发生率(9.8%)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能够有效抗凝、抗血栓形成,使用半量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基于血清肌酐(creatinine,crea)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预测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筛选出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eGFR预测式,并结合临床进行适用性分析评价。 方法 收集本院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以二乙三胺五醋酸(Dicthygl-Triamine-Penta Aceticarid,DTPA)肾脏清除率作为本研究GFR检测的参考值(rGFR),基于crea的水平,分别对GFR预测公式[本研究选择简化的美国肾脏病膳食改良实验(aMDRD)公式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公式]所获的预测值(eGFR)的偏差、精密度、准确度及诊断敏感性进行比较。并以rGFR<90和<60 mL/(min·1.73 m2)作为诊断界点,结合临床进行ROC曲线分析。 结果 两公式所获eGFR与rGFR相比,偏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公式间包括eGFR、偏差、精密度、30%准确性、50%准确性在内的各预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根据eGFR与rGFR的散点图分析,在使用 aMDRD公式时,2例rGFR>90 mL/(min·1.73 m2)的患者所获eGFR严重偏离rGFR(离群值),而这种情况在使用CKD-EPI公式时并未出现。ROC曲线分析可见,aMDRD或CKD-EPI公式单独使用其AUC都介于0.8~0.9之间,而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后,将蛋白尿的出现同时作为诊断依据之一时, aMDRD和CKD-EPI公式的AUC都接近或超过0.9,AUC较之前单独使用时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血清crea 水平的aMDRD公式及CKD-EPI公式均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eGFR的预测,而CKD-EPI公式可能在早期肾损伤时具有较好的稳定的预测性能;联合患者蛋白尿出现情况有利于提高eGFR预测公式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9.
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制备转基因动物是在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技术路线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所需仪器设备少等优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精子介导基因转移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基本原理、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VEGF、MM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胸腔内化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复方苦参腔内灌注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胸水VEGF、MMP含量及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结果 (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VEGFA、VEGFB、VEGF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胸水MMP-2及MMP-9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方苦参腔内灌注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胸水VEGF、MMP含量,优化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