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5例各类胆道疾病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并置管进行引流、造影。穿刺全部成功且显影结果良好。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通过置管引流,黄疸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而胆道造影的显影效果较PTC或ERCP更满意。作者认为,本方法不但能有效地避开肝内大血管,且穿刺的准确性很高,而显影的效果要优于PTC或ERCP的显影效果。此外,造影后还可进行引流,从而可避免由此导致的胆道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同时还可减轻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不同途径区域灌注化疗,研究不同给药途径下化疗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原位肝癌模型,分别经大鼠外周静脉,肝动脉,门静脉,肝动脉结扎的门静脉注射5-FU,给药剂量为20mg/kg,连续给药4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34在不同途径区域化疗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光镜下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外周静脉组全身化疗的肝癌VEG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3个区域性灌注化疗组,区域性灌注化疗的3个化疗组中,门静脉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肝动脉组和结扎肝动脉的门静脉组(P<0.05);结扎肝动脉的门静脉组肝癌组织的CD34蛋白表达和MVD最低,明显低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区域性灌注化疗可有效抑制肝癌血管生成;区域性灌注化疗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减少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并使MVD降低,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裳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丈献分析原定性胆素癌(PGC)的高危因素及诊治特点、意外性胆囊癌(UGC)及针孔切口种植转移(PSM)。结果 夺组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63.16%(12/19),术前确诊率为63.16%(12/19),联合B超及CT的诊断符合率91.67%(11/12),手术切除率47.37%(9/1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UGC发生率0.11%(2/1866),常规剖腹胆囊切除术(OC)后UGC发生率0.26%(1/383),总LGC发生率为0.13%(3/2249),LC术后PSM发生卒0.05%(1/1866)。定期随访3个月至5年不等,平均生存时间为2.4年。结论 B型超声联合CT是术前较有效的诊断方法,防止UGC漏诊的有效方法是术中常规胆囊冰冻病理及全胆囊病理检查,治疗首选胆囊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及合并血管切除的可行性及优劣。 方法:2012年9月—2014年2月采用肠系膜上动脉旁路径的方法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16例,其中实施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手术5例。患者均首先显露、游离肠系膜上动、静脉并清除其周围的神经淋巴组织,再打通胰后隧道并切断胰腺颈部,最后切除胰腺钩突或被侵犯的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结果:15例术后顺利恢复后出院,1例术后出现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平均手术时间4.5 h,无手术中及术后死亡。5例术后出现胰瘘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切缘病理检查均阴性,淋巴结及后腹膜神经、淋巴组织阳性检出率较高。 结论: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安全可行,并可增加R0切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缝合(PS)+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T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因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2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三种微创治疗方式的术前、术中、术后及住院时间及费用情况的差异评价三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ALT、术前TBil、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个数和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TBIL、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较LCBDE+PS组和LCBDE+T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但中转率高、术后禁食时间长、ALT恢复慢;LCBDE+PS组较ERCP+LC组和LCBDE+TD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三组间的住院费用ERCP+LC组>LCBDE+TD组>LCBDE+PS组。结论 ERCP+LC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和使用抗生素时间短的优点,也存在手术中转率较高、术后禁食时间长的缺点。LCBDE+PS组较LCBDE+TD组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对食道动力的影响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10013)龙光辉,刘淳阳,黄飞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410008)刘恕,韩明,张阳德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新技术,它是在内镜直视下用弹性橡皮圈结扎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31例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本组31例患者中,25例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例行胆囊造口术,1例胆囊内置PTCD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术后死亡,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B超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管损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07年4月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胆囊壶腹后开窗法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和1例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者因腹膜腔粘连严重、气体膨胀困难而中转开腹切除胆囊。2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提示意外胆囊癌,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1600例中无1例胆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3.5d。结论胆囊壶腹后开窗法可帮助术中辨认肝外胆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在有效减少胆管损伤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纤维胆管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胆管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体会湖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科(410013)黄飞舟,刘浔阳,聂晚平,龙光辉,陈道瑾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一直是外科棘手问题,文献统计显示,肝胆管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率平均高达41%。我院应用纤维胆管镜(下称胆镜)治疗胆道术后...  相似文献   
20.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治疗脱垂性内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治疗脱垂性内痔的优缺点。方法 利用环形吻合器(HCS33)对26例Ⅲ、Ⅳ期环状脱垂性内痔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术后住院天数3.5d。平均手术时间22min。术后24h疼痛评价18例无疼痛(69.23%),8例轻度疼痛(26.92%)。术后48h评价疼痛效果:20例无疼痛(76.15%),6例轻度疼痛(23.85%)。术后并发尿潴留20例(76.15%),下腹胀痛不适6例(23.85%),大便次数增多1例(3.85%)。吻合口4-5周痊愈,出院1-3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复发低和并发症少的优点,缺点是治疗经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