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杨孟利;李三强;张凯杰;崔钦奕;冯家阳;李依林;李昊远;齐婧含 《天津医药》2024,(4):346-350
目的 探究CRISPR/Cas9技术靶向抑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在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18只6~8周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酒精组和质粒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做处理,质粒组采用水流动力学注射法尾静脉注射利用CRISPR/Cas9技术抑制ADAM8基因的三合一重组质粒ADAM8-sgRNA3(3 g/kg),酒精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酒精组和质粒组采用50%(V/V)分析纯乙醇一次性灌胃(14 mL/kg)诱导急性肝损伤。禁食16 h后进行眼球取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苏木素-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检测肝脏损伤和糖原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ADAM8、细胞色素CYP450 2E1(CYP2E1)、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酒精组ALT和AST升高,肝损伤评分增加,糖原含量减少,ADAM8、CYP2E1、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磷酸化的p38(p-p38)MAPK以及磷酸化的c-Jun氨基未端激酶(p-c-Jun)的表达升高,而HSP70的表达降低(P<0.05)。与酒精组相比,质粒组ALT和AST降低,肝损伤评分降低(P<0.05),糖原含量增多;ADAM8、CYP2E1、p-ERK1/2、p-p38 MAPK以及p-c-Jun的表达降低,HSP70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抑制ADAM8的表达,可以通过MAPK信号通路改善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2.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对低剂量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反应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进展为耐药性癫痫,因此亟待研发有效预防或逆转癫痫发生和发展且具备疾病修饰治疗作用的药物。业已证实,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唑尼沙胺等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大麻二酚、多酚类化合物等天然化合物,线粒体抗氧化药、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不仅能控制癫痫发作,甚至能够阻止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以此发挥抗癫痫发生及疾病修饰治疗作用。本文对具有疾病修饰治疗作用的药物进行归纳,以为脑卒中后癫痫的疾病修饰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除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激活、氧化应激反应等危险因素外,炎性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作为新的危险因素贯穿AS的形成、发展,已得到广大研究者的认可。本文就主要炎性信号通路在AS中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间的联系研究进展作综述,旨在为通过抑制炎症治疗A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病程的关系,明确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证候要素,总结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演变规律。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492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3例,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9例,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个证候要素中血瘀、血虚、气滞、气虚、内毒、寒凝、痰浊、阳虚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机演变规律为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内毒产生→脉络损伤、痰浊内生→阳气损伤、寒凝脉络→肾虚水停。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随着病程的延长,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76.
四黄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黄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降糖降脂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2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按西医2型糖尿病规范方案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四黄降糖颗粒,对照组加服安慰剂颗粒,3次/d,连续用药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四黄降糖颗粒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在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Ic)和血脂四项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四黄降糖颗粒能够改善患者整体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77.
参附芎泽方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方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芎泽方药组、曲美他嗪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后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参附芎泽方药组和曲美他嗪组分别给予参附芎泽方(含生药量为8.4 g/kg)和曲美他嗪(含药量6.3 g/kg)相应的等体积药液。以20 m L/kg的容积灌胃,1次/d,连续28 d。在末次给药后1 h,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CK-MB、FF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降低,FF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附芎泽方组和曲美他嗪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升高,FF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参附芎泽方组大鼠血清CK-MB含量升高,FF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MPK蛋白表达下降(P0.05)。HE染色结果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明显形态学改变,心肌灶状坏死,坏死灶内肌纤维溶解,心肌纤维肥大,局部可见断裂、萎缩变性的肌纤维,心肌间质水肿,并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曲美他嗪和参附芎泽方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参附芎泽方可增加血清CK、CK-MB含量,降低血清FFA含量,通过调控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的表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心衰。 相似文献
78.
老年高血压病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致病因素风、火、痰、瘀形成,使一身之气周流不畅,致血压升高。中土亏虚、木气郁塞、肾水虚损是老年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病机关键,当从脾、肝、肾论治。从脾,当补脾土、助轴运,脾胃纳化如常,则诸虚得补;脾胃升降有序,则气血流畅;脾胃健,则服药得效。从肝,当疏肝气、调气机,助其左路升发通畅,使一气循环得以运转,则血压下降。从肾,当滋肾水、补源泉,使肾中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则人身之机枢运作如常。如此,人身一气得以正常的周流往复,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得消,五脏安和,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与颈动脉斑块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冠脉造影资料、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采用证候、证素标准进行判定,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与颈动脉斑块超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纳入的150例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医四诊资料、中医证素归类情况、颈动脉斑块超声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个方面进行统计。(1)四诊资料方面:(1)中医症状分布情况:按各症状出现频次排序,前4位临床症状依次为胸闷、气短、头晕、乏力;(2)舌象分布情况:舌质紫黯最多,其次是舌质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多见,舌苔厚腻、滑等特点出现频次较高;(3)脉象分布情况(复合脉象拆分为单一脉象进行统计):弦脉、沉脉、滑脉出现频次较多。(2)证素归类合并情况:血瘀、肾虚、痰浊、气虚出现频次较高。(3)冠脉病变支数与斑块个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及狭窄程度积分情况: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颈动脉斑块个数、IMT、斑块Crouse积分及狭窄程度积分均呈增加趋势;在斑块个数方面,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方面,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ouse积分方面,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素与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指标的关系:(1)斑块性质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低回声斑块患者气虚、血瘀、痰浊、阳虚多见,强回声斑块患者血瘀、肾虚、痰浊、气虚多见,混合回声斑块患者气滞、气虚、痰浊、内毒多见;(2)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血瘀、气虚、肾虚、气滞多见,中度狭窄者血瘀、痰浊、肾虚、气虚多见,重度狭窄者血瘀、肾虚、痰浊、气虚多见。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指标与中医证素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指标可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专人通过问卷采集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数据库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症状分布居前10位的依次是: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胸痛、心悸、头晕、失眠多梦、心烦、潮热盗汗、口干欲饮、手足麻木;中医证素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寒凝>气滞>血虚>阳虚;中医证型分布前3位依次为心血瘀阻型(30.65%)、痰阻心脉型(22.04%)、气阴两虚型(19.89%)。结论:冠心病的发病与气虚、血瘀、痰浊等证候要素相互夹杂有关,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多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