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丹黄通脉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眩晕,头痛,颜面潮红,肢体麻木)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终点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眩晕,头痛,颜面潮红,肢体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明...  相似文献   
22.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456例患者,分别统计吸烟史,测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同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比较,分析中医证型与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证及痰阻心脉证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各证型组吸烟、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均升高(P〈0.05),其痰阻心脉证与吸烟关系最为密切(P〈0.05),痰阻心脉证及气滞血瘀证均以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最为明显(P〈0.05),FPG水平以气阴两虚证及心肾阴虚证升高为主(P〈0.05)。冠心病各证型组血脂TG、TC、LDL-C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HDL-C降低(P〈0.05),其中TG、TC以痰阻心脉证最高,阳气虚衰证最低(P〈0.05);LDL-C以痰阻心脉证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P〈0.05);HDL-C以气阴两虚证最低,气滞血瘀证最高(P〈0.05)。结论吸烟、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双参通冠方(SS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G高剂量组和SSTG低剂量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SSTG高剂量组8 g/kg、SSTG低剂量组4 g/kg,2次/d,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血清NO、ET的水平和心肌组织TNF-α、IL-6、IL-8的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TNF-α、IL-6、IL-8、E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STG低剂量组和SSTG高剂量组TNF-α、IL-6、IL-8、ET水平均降低,NO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STG低剂量组比较,SSTG高剂量组TNF-α、IL-6、IL-8、ET、NO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 双参通冠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反应和改善血管内皮物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4.
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制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合适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的首要条件.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不仅对新药的开发具有促进作用,也为CHF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资料.目前常用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药物腹腔注射损伤心肌、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快速起搏致心动过速心肌病、通过手术建立瓣膜关闭不全或动静脉分流造成容量超负荷及通过缩窄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超负荷等.  相似文献   
25.
我科近几年来用降纤酶治疗脑血栓收到明显效果,现就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6.
菖葛益智胶囊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菖葛益智胶囊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菖葛益智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与积分明显改善、行为能力量表(Blessed)积分显著降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Blessed积分明显降低,MMSE积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菖葛益智胶囊能明显改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行为能力及认知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髋关节半脱位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因素对半脱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248名采用拍摄骨盆正位片的方式,测量髋关节股骨头外移百分比(MP)。并采用MP分级、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改良Ashworth量表对患儿进行评定。结果:髋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32.7%,不同分型患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26,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内收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与MP值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髋关节半脱位的相关因素是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内收肌肌张力。  相似文献   
28.
回顾分析2013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诊治的67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CSU)患者的血清TG、TC、LDL-C、HDL-C、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并与66例健康体检者比较。 CSU伴TG升高率(19%,13/67)高于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升高率(12%,8/67)均高于对照组(6%,4/66;1%,1/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09,P<0.05;χ2=4.194,P <0.05);CSU患者中 TC 升高率(7%,5/67)、LDL-C升高率(4%,3/67)、HDL-C降低率(6%,4/67)、尿酸升高率(6%,4/67),与对照组[3%(2/66)]、1%(1/66)、3%(2/66)、1%(1/66)]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CSU伴发血管性水肿者的空腹血糖升高比例(4/9)高于CSU不伴发血管性水肿者(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1,P<0.05)。提示CSU患者可伴有TG或空腹血糖升高,伴发血管性水肿者可伴有空腹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长疗程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第2周、6周以及此后每间隔8周用药后的关节症状及皮损改善情况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用药疗程满30周,纳入数据分析, 其中5例满46周。LSD法显示,治疗后患者肿胀关节数(0周VS 30周:t=6.939,P<0.001;0周VS 46周:t=3.822,P=0.019)、压痛关节数(0周VS 30周:t=5.353,P=0.001;0周VS 46周:t=3.132,P=0.035)明显减少,PASI值在第30周时下降最明显(0周VS 30周:t=3.742,P=0.007), TNF-α水平在第22周最高(0周VS 22周:t=3.569,P=0.009),超过22周后逐渐降低(30周VS 46周:t=4.104,P=0.009)。 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能够显著改善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关节症状和皮损,但长疗程应用时疗效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与新生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73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和97例早产儿,研究对象均在出生24 h内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H和INS水平,同时核对胎龄及测量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比较新生儿出生24 h内血清GH和INS水平与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关系.结果 1.新生儿的胎龄与出生时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r=-0.403,P=0.000),而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r=0.247,P=0.001);早产组出生时血清GH水平[(40.54±19.58) μg·L-1]显著高于足月组[(26.23±18.30) μg·L-1],而血清INS水平[(2.58±2.78) IU·L-1]则显著低于足月组[(4.02±3.60) IU·L-1](P=0.000,0.029).2.足月儿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与出生时血清GH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与血清INS水平均呈正相关;早产儿仅出生体质量与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3.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血清GH与INS水平无相关性(r=0.291,P= 0.090),而早产儿出生时血清GH与INS水平呈负相关(r=-0.353,P=0.004).结论 新生儿出生时GH和INS水平与其宫内发育密切相关,GH和INS可能参与调节新生儿宫内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