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modes questionnaire,MCMQ)及生存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survery,SF-36)分别对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得分为(18.28±3.86)分,低于常模,"回避"与"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5.74±2.61)分与(11.10±4.77)分,高于常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低于正常人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呈正相关,而与"屈服"维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倾向于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其生存质量低于正常人群;采用"面对"应对方式者,其生存质量较好,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其生存质量较差。教育患者应采用"面对"应对方式,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Ponticelli方案治疗中度及高度危险特发性膜性肾病过程疗效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22例,其危险度分级为中度及重度危险度,或者为既往经激素及环磷酰胺(CTX)治疗无效者,针对这些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86%.患者总体的耐受性较好,但是仍有少数患者有肝损、骨髓抑制及感染情况的发生.结论 改良的Ponticelli方案治疗中度及高度危险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满意,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密切监测,注意副反应的情况,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及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苏木素对ABCBl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影响抑制。方法MTT试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人白血病K562及其耐药K562/ADR(ABCBl高表达)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氧化苏木素对耐药的K562/ADR细胞具有高效的细胞毒作用,氧化苏木素对K562和K562/ADR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5.45±0.36)和(5.62±0.43)μmol/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0、5、10、20Ixmol/L的氧化苏木素分别处理K62和K562/ADR细胞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从(3.41±0.55)%依次升高到(24.67±2.08)%、(40.33±3.51)%和(66.67±3.64)%,K562/ADR细胞的凋亡率从(2.82±0.57)%依次升高到(23.01±3.60)%、(38.23±4.06)%和(65.77±5.51)%。结论氢化苏木素克服了ABCBl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是茸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化苏木素对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影响抑制。方法 MTT试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人白血病K562及其耐药K562/ADR(ABCB1高表达)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氧化苏木素对耐药的K562/ADR细胞具有高效的细胞毒作用,氧化苏木素对K562和K562/ADR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5.45±0.36)和(5.62±0.43)μmol/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0、5、10、20μmol/L的氧化苏木素分别处理K562和K562/ADR细胞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从(3.41±0.55)%依次升高到(24.67±2.08)%、(40.33±3.51)%和(66.67±3.64)%,K562/ADR细胞的凋亡率从(2.82±0.57)%依次升高到(23.01±3.60)%、(38.23±4.06)%和(65.77±5.51)%。结论氧化苏木素克服了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是其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食欲不良的相关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以便改善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方法 使用透析症状指数问卷评估192例CAPD患者的食欲不良的状况,分析食欲不良与营养状态、临床特征、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Beck抑郁量表(BDI)与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表(SGA)分别用于抑郁与营养状态的评估.将BDI得分≥15分判断为抑郁,SGA得分≤5分定为营养不良.结果 37.9%的CAPD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与食欲良好的患者比较,食欲下降的患者有低的血白蛋白水平(36.9±4.5 vs.38.8±3.8,P<0.01),高营养不良发生率(43.1% vs.25.4%,P<0.01),高抑郁患病率(50.0%vs.21.2%,P<0.01),高舒张压水平(86.6±10.5 vs.81.9±11.0,P<0.01).在相关性分析中食欲不良与白蛋白(r=-0.24,P<0.01)及SGA得分(r=-0.31,P<0.01)、舒张压水平(r=-0.19,P<0.05)呈负相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r=0.19,P<0.05)、抑郁(r=0.38,P<0.01)呈正相关关系.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血白蛋白水平(OR=0.92,P<0.05)、舒张压水平(OR=1.04,P<0.01)和抑郁(OR=1.04,P<0.05)是食欲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食欲不良与营养不良、抑郁、高血压及酸中毒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加强对患者抑郁及高血压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食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运用于腹膜透析患者培训的效果。 方法 将104例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两组统一实施标准化培训,参加笔试和操作考核后对照组出院,观察组再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笔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腹膜炎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47例、观察组50例完成研究。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笔试成绩、腹透换液及出口护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中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操作成绩,但对腹膜炎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相关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5年6月本血液净化中心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23例,总结抗感染导管与非抗感染导管的临床抗感染效果及相关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8例(12.6%),带管时间3-155d。抗感染与非抗感染导管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临床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措施为正确、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流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血流量不足的防治与护理。方法:分析2004年2月至200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遗中心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病例223例(颈内静脉193例,右锁骨下静脉21例,股静脉9例)。总结选择不同穿刺点的优缺点.统计分析出现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6倒导管贴壁,9例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不足(血流〈150mL/min);其中颈静脉置管者血流不足有1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有3侧。股静脉置管的有3例。三者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导管贴壁及血栓形成是血流不足的主要原因;颈静脉置管较其他置管方法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量.是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士针刺伤后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52名急诊护士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及上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护士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为86.5%,每次都上报占7.8%,从来不上报高达21.2%.结论 低报告现象与护士对职业暴露危害低认知度及目前的职业暴露上报系统尚未完善,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有关,必须做好职业安全教育和建立完善的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和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降低职业暴露对护士的身心危害.  相似文献   
20.
总结留置临时性深静脉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出血的护理经验。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患者223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193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21例,股静脉置管9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误穿颈总动脉并发出血发生率为3.1%(6/193),股静脉置管患者误穿股动脉发生率为22.2%(2/9),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为7.1%(16/223),导管意外脱落发生率为1.3%(3/223)。误穿动脉,穿刺部位渗血,导管意外脱落为深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实践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对防止置管术中出血至关重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穿刺点置管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对患者的卫生宣教也是防止导管脱落并发出血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