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61.
术后机体免疫抑制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主要表现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易导致机体并发院内感染及肿瘤扩散,因此认识手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极为重要,可预防或调节机体免疫,减少院内感染和肿瘤扩散.目前研究表明导致术后机体免疫抑制的因素有:组织损伤、麻醉和镇痛药物、体温降低、失血和输血、手术前后的焦虑和心理应激、疼痛等。但组织损伤的程度是决定免疫抑制强度禾.时间的主要因素。试将其的对机体免疫抑制的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不同给药方式对椎体切除脊柱矫形手术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患者的病例资料,共55例,按氨甲环酸给药方式不同又分为负荷量A组33例:切皮前30 min内给TXA负荷量100 mg/kg后持续10 mg/(kg·h)静脉泵注至术毕;无负荷量B组22例:术前不给负荷量,切皮同时予TXA10 mg/(kg·h)静脉泵注至术毕。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真实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氨甲环酸用量、术中氨甲环酸用量与体重比、术后第1天引流量、输血比例及TXA继续使用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小板、肌酐、D-二聚体、氧合指数(Pa O2/Fi O2)、SOFA评分等指标,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出血比率、真实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分别为(1 413.9±995.3) mL、(48.7±32.6)%、(1 820.8±1... 更多  相似文献   
163.
硬膜外镇痛效果肯定 ,但也带来一些副作用 ,为了解决这些副作用 ,常加入一些药物 ,从而使硬膜外镇痛的药物种类繁多、复杂。这些药物注入硬膜外腔是否对脊髓产生毒性作用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作者选用 6种临床常用药物与生理盐水对照注入兔硬膜外腔 ,进行病理学观察 ,为硬膜外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指导临床正确用药。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分组 :取日本大耳大白兔 6 4只 ,雌雄不拘 ,体重1 8~ 2 5kg ,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8只。动物模型的制作 ,取材及灌注固定方法参见文献 [1 3]。按向硬膜外腔注入的药物将动物分组 :生理盐水 (1ml)…  相似文献   
164.
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晓峰  黄青青 《医学综述》2009,15(5):775-778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也不断增多,而多数患者行的是胸、腹、血管、矫形外科等手术。术中的许多应激因素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麻醉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5.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进行分析,为提高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5个地震极重灾区2009年分娩的农村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喂养中存在问题等。结果婴儿出生后,76.64%的产妇选择了纯母乳喂养。在采用纯母乳喂养的产妇中,9.48%的产妇纯母乳喂养时间仅坚持了1个月;55.90%产妇坚持到6个月。产妇的教育程度、分娩方式等均影响婴儿喂养方式选择,且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增加体重存在差异。纯母乳喂养产妇存在开奶晚、哺乳技巧不足、缺乏信心、食欲和休息差、外出等问题。结论通过灾后妇幼卫生重建项目健康教育干预,"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应继续通过加强产前教育、产后干预、提高产后访视质量等措施,改善地震极重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  相似文献   
166.
脑干和脊髓在异氟烷抑制伤害性逃避反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干和脊髓在吸入麻醉剂异氟烷抑制伤害性逃避反射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平分为血管钳钳夹大鼠后爪组和血管钳钳夹大鼠口鼻组,分别以血管钳钳夹大鼠后爪或大鼠口鼻(即分别钳夹大鼠脊神经支配区及由脑干发出的颅神经支配区)作为伤害性刺激,测定异氟烷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并测定所有大鼠抑制角膜反射的MAC值,观察所得MAC值的相互关系.结果 血管钳钳夹大鼠后爪和大鼠口鼻组,异氟烷的MAC分别为1.44% ±0.09%和1.29%±0.11%(P<0.05).MAC角膜与MAC口鼻有很好的相关性(r=0.95,P<0.05),而与MAC后爪相关性较弱(r=0.61,P<0.05).结论 脑干和脊髓都是吸入全麻药的作用部位,但脊髓敏感度低于脑干.  相似文献   
167.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肠内营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空肠肠内营养(EN)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早期使用的可行性,及其对胰腺炎时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6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12只、实验对照组(B)27只和治疗组(C)29只,均剖腹行胰胆管逆行穿刺和空肠造瘘.A组经胰胆管注入生理盐水(NS)0.2 ml/100 g,B、C组注入质量分数为3.5%的牛磺胆酸0.2 ml/100 g制成ANP模型.C组于模型建立1小时内经空肠造瘘管注入爱伦多(Elental),3次/24 h,每次10 ml(4 184kJ/L).结果胰腺病理检查示A组12只大鼠(100.00%)胰腺组织基本正常;B组27只(100.00%)和C组21只(72.41%)胰腺组织呈片、灶状坏死、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中另8只大鼠(27.59%)胰腺间质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大鼠24小时存活率比B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B、C 2组间血清钙及淀粉酶水平无差异(P均>0.05).3组大鼠血清内毒素B、C2组较A组明显升高,C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3组大鼠肺、肾、肝、脾及MLN细菌培养计数(cfu/g)B、C2组均较A组高,C组低于B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ANP大鼠早期经空肠给予肠内营养安全、可靠,未加重胰腺炎病情,减轻了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提高了24小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全麻下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患者术中止血带相关反应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18~64岁,BMI 17~28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全麻组(B组)和单纯全麻组(C组),每组43例。B组于超声引导下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全麻,C组仅行全麻,术毕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麻醉诱导时(T0)、止血带充气即刻(T1)、止血带充气后60 min(T2)、止血带充气后90 min(T3)、放松止血带即刻(T4)、放松止血带后10 min(T5)的HR和MAP,于T1、T5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乳酸(Lac)浓度。记录入PACU即刻(T6)、术后6 h(T7)、12 h(T8)、24 h(T9)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氟比洛氛酯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神经损伤、寒颤、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1时比较,T5时两组血清MDA和Lac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5时B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5时B组MDA和Lac浓度明显降低(P<0.05),T6、T7时B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总量明显减少(P<0.05),B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氟比洛氛酯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T8、T9时两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神经损伤、寒颤、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可减轻止血带相关反应,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MDA及Lac等生成,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害的患儿,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 例,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的LVEF、FS、CK-MB、α-HBDH 和cTnI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害,可提高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