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1月至2003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癌属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的诊治经验。结果9例属手术意外发现,开腹手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或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早期胆囊癌(NevinⅡ期)。7例于术中施行了标准的根治术,2例术后确诊再行根治。结论早期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对可疑者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意外发现早期胆囊癌;一旦确诊即予施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2.
TSP-1和VEGF在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 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 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 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 1和VEGF的表达与HCC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37例HCC中TSP 1阳性率为62.2%(23/37),低 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中VEGF的阳性率为97.3%(36/37),高于相 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有镜下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TSP 1的表达低于无镜 下静脉浸润者,而VEGF的表达则高于无镜下静脉浸润者(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CC中 VEGF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33,P<0.05),而TSP 1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 则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393,P<0.05)。结论 TSP 1低表达与VEGF过表达之间的 不平衡性是决定HCC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ADAM17 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DAM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SL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8例SLHCC、12例小肝癌(SHCC),11例结节性肝癌(NHCC)以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ADAM17mRNA的表达。结果NHCC的静脉浸润(83.3%)明显多于SLHCC和SHCC,其分化程度也较SLHCC和SHCC差(P〈0.05),而比较SLHCC和SHCC的病理特征未见明显差异。77.4%的肝癌组织中可见ADAM17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35.5%)。NHCC中ADAM17mRNA的表达高于SLHCC和SHCC(P〈0.05)。分化较差的肝癌中ADAM17mRNA表达高于分化较好的肝癌(P〈0.05)。结论ADAM17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SLHCC表达ADAM17mRNA相对较低可能与SLHCC相对良好的分子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腹壁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全球每年有200万例左右的腹壁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优势明显。然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与腹腔镜下腹膜外补片修补术(ESR)这两种腔镜术式的优缺点及疗效如何,尚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ESR与IPOM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疝的近远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11家医疗机构收治的157例行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4例行ESR(ESR组),33例行IPOM(IPOM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近远期效果。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或围术期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BMI、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疝环横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环闭合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片固定方式ESR组以自固定和缝线固定为主(91.1%),而IPOM组以钉枪固定为主(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IPOM组(2.4±0.8 vs. 2.8±1.0,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IPOM组(21 001元vs. 38 437元,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10.3个月,ESR组无复发病例,IPOM组2例复发(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是湖南地区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的主流术式之一。由于固定方式和网片选择的不同,ESR较之IPOM而言,术后疼痛更轻微、费用更低、复发率更低,且并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电极片定位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6年12月间61例采用电极片定位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IPN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1例均顺利施行PCD。23例(37.7%)仅行PCD治疗,22例(36.1%)经PCD治疗后中转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ARPN),16例(26.2%)患者经PCD治疗后中转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OPN)。全组病死率24.6%(15/61),包括仅行PCD治疗6例、中转MARPN者4例和中转OPN者5例。PCD术后并发症36例次,包括12例次出血,15例次胰瘘,9例次肠瘘。穿刺引流液培养结果包括单菌种感染19例(31.1%)和多重感染42例(68.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38例(62.3%)。与患者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2012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外科干预后脓毒症是否逆转、穿刺并发出血以及MDRO感染(均P0.05)。结论:电极片定位超声引导下PCD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的胰周穿刺引流方法,以此为基础的"升阶梯"治疗策略是治疗IPN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4月至2017 年 4 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胰胆外科收治的39例(年龄≥60岁)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复发性腹股沟疝病例及其定期随访结果。 结果 39例病人顺利完成TAPP手术治疗,中位手术时间 50(40~130)min。术后第1天中位疼痛评分为 2(0~6)分。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 2.6% (1/39),血清肿发生率为 5.1% (2/39),术后疼痛发生率为 5.1%(2/39)。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 2(1~6)d。32 例(82.1%)病人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 25(12~88)个月。术后 1个月腹股沟区疼痛调查表(IPQ)中位评分为 2 (0~4)分。随访期间,无术后再复发、切口及补片感染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病例。 结论 对可耐受全身麻醉、前入路手术后复发的老年腹股沟疝,TAPP治疗安全有效。对腹膜前间隙有粘连的老年复发疝病人可审慎选择TAPP治疗,粘连广泛的病人应选择开放或杂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 000万台腹股沟疝手术。为了进一步标准化、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结果,5个洲际疝协会(欧洲疝协会、美国疝协会、亚太疝协会、非洲中东疝协会、澳洲疝协会)、国际内镜疝协会以及欧洲内镜外科协会共同签署发布了腹股沟疝治疗国际指南(2018版)。笔者重点对其中有关日间手术的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AP)进一步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120例CAP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CAP病人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性胰腺坏死是否同期发生,分为同时性CAP(69例)和异时性CAP(51例)两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全组病死率为4...  相似文献   
19.
大肝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大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 10年施行手术切除的 78例大肝癌的资料 ,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 2 7例小肝癌进行比较。结果 大肝癌组施行的手术切除范围、术中失血量显著大于小肝癌组 ,手术时间亦明显长于小肝癌 ,因而并发症率也高 (P <0 .0 5 ) ,但两组间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大肝癌应积极地进行手术切除。经过仔细地选择病例 ,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大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尽管影像学检查已广泛普及,但是在我国大肝癌仍很常见。直径大于5cm或10cm的孤立性大肝癌或巨大肝癌临床上仍经常可以见到。对这类肝癌的治疗是当今肝脏外科医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因此,研究大肝癌的治疗策略如同小肝癌,意义重大,应予重视。一、大肝癌的外科治疗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唯一可提供肝癌治愈机会的治疗手段[1]。大肝癌的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关键在于可切性的判断。大肝癌的可切性判断需要外科医生具备较强的肝脏影像学理解力、丰富的肝脏外科经验及足够的胆识。对于大肝癌的可切性判断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