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漳州市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来源,加强综合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提高可疑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现就全市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产妇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产妇中的37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数字评分法评估,并根据评估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处理。结果37例产妇规律饮食,可坚持哺乳及进行床上适当活动。结论低颅压综合征的头痛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正常活动,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症状能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3.
吴海棠  黄美 《海南医学》2006,17(8):58-59
我室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检查胃次全切除术后(简称残胃,下同)34例,并行幽门螺杆菌(简称HP,下同)检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5.
自体脾移植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自体脾组织移植在严重脾损伤患者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46例严重脾损伤患者行脾切除术,其中26例行自体脾移植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换率的变化。结果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两组lgG、lgA和脾移植lgM术前与术后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自体脾移植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能维持在正常水平,是保留脾脏功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结肠J 型贮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行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 12 0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贮袋组 2 2例 ,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 98例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排便功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 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贮袋组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距离为 (3 6± 1 5 )cm ,与直接吻合组 (5 2± 1 9)cm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术后 3个月和 1年时每日大便次数贮袋组较直接吻合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排便急迫感改善明显 (P <0 0 5 )。术后 2年时两组间上述指标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时选择结肠J 型贮袋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近期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27.
患者 女,55岁。1996年1月22日因劳累性心悸、气促4年余加重伴浮肿6个月收入本院。入院时查体:慢性病容,心功能Ⅳ级,双肺下部闻及细湿罗音,心界向左、右明显扩大,心房颤动,心室率135次/分,P2>A2,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第二听诊区闻及舒张早期杂音。胸部X线片示心界明显增大,心胸比率09。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频发性室性早搏,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LV)90mm,左心房(LA)69mm,主动脉(AO)45mm,肺动脉(PA)57mm,肺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术前腔内支架治疗左半结肠和直肠癌肠梗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利用CENTRAL、PubMed、EMBASE、Medline、OvidLww等英文数据库和CMB、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全面检索术前腔内支架与急诊手术治疗左半结肠和直肠癌肠梗阻的比较研究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分析文献.利用RevMan5.1软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083例患者,其中随机对照研究5篇,回顾性分析9篇。与急诊手术相比,术前腔内支架组围手术期死亡率(RR:O.52;95%CI:0.30-0.93。P〈0.05)和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0.46,95%U:0.31-0.70,P〈0.01),手术切除率提高(RR:1.90,95%U:1.33-2.70,P〈0.01),手术时间(MD=-59.77,95%CI:-87.51-32.04.P〈0.01)和术后排气时间缩短(MD=一10.78,95%CI:-16.67-4.90,P〈0.01):两种方法的永久造瘘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腔内支架治疗左半结肠和直肠癌肠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优于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戈尔片状补片与巴德疝环充填补片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年1月~2008年12月的患有双侧腹股沟疝(直疝或斜疝)的患者63人(126例),抽签决定一侧行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戈尔片状补片,A组),15~30天后对侧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巴德疝环充填补片,B组),比较术中、术后的相关项目,对患者进行5~36个月(中位数为26个月)的追踪随访研究。结果对于初发疝,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早期并发症、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对于复发疝,A组修补时间较短(P〈O.05);43例患者感觉运用戈尔片状补片修补一侧较为舒适(P〈0.05)。结论戈尔片状补片与巴德疝环充填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相同。但巴德疝环充填补片可减少复发疝修补时间,而用戈尔片状补片修补后,术区较为舒适。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应用混合样本策略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寻找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以及健康受试者血清蛋白样本各8例,混合样本后用不同的CyDye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胶内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并对获得的图谱进行分析及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应用DeCyder V6.0软件中的胶内差异分析及生物学差异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炎症性肠病和健康受试者的胶内荧光差异染色双向凝胶图谱,发现了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存在56个表达异常蛋白质点,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后共鉴定出30个点有意义,包括结合珠蛋白、补体B因子、载脂蛋白A-Ⅱ、K-ras基因等.结论 采取混合样本策略、双向差异凝胶电泳、MALDI-TOF-MS技术路线的蛋白质组学方法能很好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清蛋白质表达差异,所鉴定的蛋白质可为研究炎症性肠病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