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35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68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172篇 |
预防医学 | 52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38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1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回顾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磨镶术(LASEK)与角膜上皮切割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6.00D)的疗效,评估2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LASEK手术组54眼(30例),采用20%乙醇浸润20~30S分离角膜上皮;Epi~LASIK组42眼(23例),采用法国Moria公司的进化三型Epi—LASIK手术刀制作角膜上皮瓣。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对2组术中角膜上皮瓣完成情况、术后症状、角膜上皮愈合、视力、屈光、以及角膜混浊(Haze)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LASEK组上皮制作困难、不完整,Epi—LASIK组上皮瓣均完好无损、且边缘整齐。(2)术后所有患者有不适感,Epi—LASIK组好于LASEK组。(3)Epi—LASIK组角膜上皮大多数在4d内愈合,而LASEK组4d内角膜愈合者不到一半,EpiLASIK组恢复较快。(4)术后屈光度均有回退,但术后6个月时,LASEK组回退较Epi—LASIK组明显。LASEK组随着屈光度的回退,视力也有下降;Epi—LASIK组患者视力稳定。(5)术后6个月LASEK组角膜Haze0.5级以上者12眼(22.2%),1级者3眼,无2级发生;Epi—LASIK组角膜Haze0.5级者2眼(4.8%),无1级、2级发生。EpiLASIK组明显好于LASEK组。(6)无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1)Epi—LASIK组的角膜上皮瓣较LASEK完整可靠,且没有受到酒精影响,活力更高、术后不适症状更轻。(2)Epi—LASIK组术后Haze反应较LASEK组轻,可能与其角膜上皮瓣制作完整和更具活性有关。(3)Epi—LASIK组较LASEK组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但LASEK组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建立并评价一种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多重PCR法作为对照,对临床分离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164株大肠埃希菌和4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 164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检出8株产AmpC酶的阳性菌株(8/164,4.88%),其中有2株同时产ESBLs酶;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产AmpC酶菌株,但检出2株(2/40,5.00%)诱导产AmpC酶菌株.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AmpC酶阳性菌株8株(8/164,4.88%),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未检出产AmpC酶株.多重PCR法检出大肠埃希菌AmpC酶耐药基因阳性9株(9/164,5.49%),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株(2/40,5.00%).结论 改良的纸片表型筛选法可用于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诱导产酶株,并可同时检测产ESBLs酶菌株,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无需特殊仪器,可在普通临床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建立妊娠特异性血脂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监测妊娠期血脂异常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中孕期妇女(妊娠16 ~21周,中孕期组)90例、晚孕期者(妊娠28~35周,晚孕期组)139例、产前1~3d者(妊娠37~41周,产前期组)119例,选择年龄匹配的非妊娠妇女107例作为正常非孕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观察各血脂指标在妊娠期的动态变化.结果 中孕期组、晚孕期组、产前期组血清NEFA、CHOL、TRIG、HDL、LDL、ApoA、ApoB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晚孕期妇女NEFA、HDL、ApoA下降,均低于中孕期组(P均<0.05).结论 妊娠期血脂高于非孕期.成功建立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血脂各指标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4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传播嗜肝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HBV,HCV,HDV,HGV和TTV等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80例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和12位血透工作人员应用ELISA法检测HBV两对半及HCV,HDV抗体;逆转录-套式PCR检测血清HGV RNA;巢式PCR检测TTV DNA。结果:80例患者中,经血液传播肝炎病毒感染51例(63.8%),其中HBV阳性21例(22.5%),未检出HDV,HGV阳性15例(18.7%),TTV阳性28例(35%)。二重或二重以上感染18例(22.5%),其中二重感染12例(15.2%) ,三重感染4例(5%),四重感染2例(2.5%)。HBV单独感染8例(10%),合并HCV感染4例(5%),合并TTV感染4例(5%);与HGV和TTV三重感染3例(3.8%),与HCV,HGV和TTV四重感染2例(2.5%)。HCV单独感染10例(12.5%),合计TTV感染1例(1.2%);与HGV和TTV三重感染1例(12.5%)。HGV单独感染8例(10%),合并TTV感染2例(2.5%)。TTV单独感染15例(18.8%)。12例工作人员HBV,HCV,HDV和HGV检测均阴性,1例TTV阳性。与非输血组相比,输血 组除HDV外,HGV,HBV,HCV和TTV的感染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经血液传播性肝炎病毒感染严重,重叠感染率高,其高发生率与输血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早期筛查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各30例患者行按摩前、按摩1 h内及按摩24 h后的PSA监测。结果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与自身对照比较按摩前与按摩1 h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前、按摩1 h内与按摩24 h后P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按摩1 h内及时抽血测定对PSA值无影响,门诊病人有针对性实施PSA监测对筛查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文调查了健康壮族老人136例葡萄糖耐量及26例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与440例成年组对照,老年组男女各组各时限血糖均分别较对照组高。同时计算了各组服糖后三小时的血糖及胰岛素面积(二者均系100ml血浆含量之面积的相对数值);老年组血糖面积为男536.94,女483.85,比对照组男480.35,女470.30为高,而胰岛素面积为男109.54,女154.65,又比对照组男204.36,女172.43小。本组受检者均为非肥胖型,与刘氏报道糖耐量降低者肥胖老人的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的不同,说明非肥胖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由于胰岛组织老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P物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应用放免法对29例糖尿病患者及33例正常人进行血浆P物质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P物质下降,与正常人相比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并与空腹血糖升高相关。结论:推测糖尿病人发生的植物神经病变与P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