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556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8篇
  3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第三代瑞士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吸附设备(EMS)经尿道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1年4月—2014年7月37例良性前列腺合并尿路结石的患者资料,先采用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肾镜下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而后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结果效果良好,3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所有结石一次性被清除,无大出血,膀胱穿孔,水中毒,严重感染及尿失禁等并发症,但有1例尿道外口狭窄经行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复查KU B显示尿路内无结石残留,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结石复发。结论 TURP联合EMS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BPH并尿路结石简单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PC)现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已知的十大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我国目前胰腺癌5年存活率仅为5%。本院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病例分析,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胰腺癌。方法收集40例胰腺癌患者出院诊断病历,其中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三大常规数据结果(血RT、大便RT、尿RT)、血清肿瘤标志物数据结果(CA 199、CA 242、CEA)、内镜检查结果报告(ERCT/EUS)、影像学检查结果报告(CT、MRCT、B超)、病理结果报告、治疗方式、肿瘤部位等,按照胰腺癌患者的分期、诊断等进行排除标准整理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21例Ⅳ期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242、CEA、CA199的浓度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都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P<0.05)。40例胰腺癌病历中,胰腺根治性切除术病例1年生存率为43.75%,术后5年生存率为12.50%,胰腺癌非手术治疗1年生存率为13.89%,5年生存率为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有黄疸,腹痛,体质量下降等,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Ⅰ、Ⅱ期胰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多为上腹部不适,容易被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病、胰腺炎;目前胰腺癌的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以CA 199最有意义,但是CA 199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不高;现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中,B超诊断的准确率不高,尤其对胰腺癌Ⅰ期的诊断率更低,且明显比Ⅱ、Ⅲ、Ⅳ期低得多,容易误诊,CT与MRCP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分析探讨基因分型同耐药位点突变在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0例,采取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方法检测患者耐药位点和基因分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ALT指标、核苷酸类似物用药时间以及HBe Ag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50例患者标本均成功扩增阳性条带,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如下:B型261例,C型80例,D型9例;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310例患者中265例均为完全野生型,其余45例耐药突变点主要以204,204/180位点为主,未用核苷酸类似物的40例患者未见耐药点突变现象。耐药突变和患者年龄、性别、HBV DNA载量、ALT指标、HBe Ag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有关,且时间越长,突变概率越大(P0.05)。结论 HBV基因分型主要以B型为主,PCR-反向点杂交方法可有效的对突变位点和基因分型进行检测,突变位点与核苷酸类似物有关,对临床上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5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手术56例,轻度积水的39例症状及积水全部消失,中重度积水17例中,5例症状及积水全部消失,10例积水改善(其中4例症状全部消失、6例症状缓解),2例巨大积水(超过7 cm)的患者术后积水及症状改善较差。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创伤小、操作简单,对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是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阿尔兹海默病(AD)属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学习障碍和人格改变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病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AD 也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但其确切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无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也仅能轻微改善患者症状[1]。AD 疾病的进展可导致脑功能损伤,造成患者痴呆,其属于脑老化性疾病,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是 AD 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病理生理研究发现褪黑素(MT)的缺失与 AD 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松果体腺是哺乳动物分泌褪黑素的主要器官,其属于脂溶性吲哚类激素,对生物节律、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炎性反应都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褪黑素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广泛分布于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如下丘脑和海马等,对海马突触的可塑性具有调节作用,参与记忆过程的易化作用。王琳等[2]研究发现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Neu-P11与褪黑素均能增强大鼠物体识别记忆,且 Neu-P11的效应是给药时间非依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腺腺体发生钙化,褪黑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AD 患者存在褪黑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分泌节律异常。近年来褪黑素及其类似物成为治疗 AD 的潜在药物被广泛研究,本文结合 AD 的发病机制对其治疗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度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5例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60名)对比研究。结果脑梗死病人不同病期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D-二聚体和CD62p水平与梗死面积成正相关。结论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升高,这与体内血液凝固性增强和血小板活化有关。测定血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对ACI病情预测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应用Amplatzer房缺封堵伞堵塞成人特殊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Amplatzer房缺封堵伞(AASO)堵塞特殊类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采用经导管Amplatzer AASO堵闭特殊类型巨大PDA并重度肺动脉高压5例。术后24 h、60 d、180 d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心电图复查随访。结果:5例均堵闭成功;2例术后完全无分流,2例术后残余2mm左向右分流,1例残余明显穿伞分流,分别在60 d、180d随访中分流完全消失;血流动力学和心脏解剖在术后及随访期间有显著改善。结论:Amplatzer AASO可用于堵闭形态特殊、管径较大的PDA,即时残余穿伞分流率高,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5例骨肉瘤、30例骨软骨瘤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2.2%,在骨软骨瘤中为3.3%,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Livin的高表达与骨肉瘤WHO组织分型无关,但与Price病理分级、Enneking外科分期、肺转移有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侵袭转移的骨肉瘤中高表达,提示其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任权  杨兵  黄涛 《临床内科杂志》2008,25(9):634-635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与内镜下特点及临床疗效,探讨其诊断方法,防止误诊误治.方法 分析4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等相关资料.结果 5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35例(83.3%),女性较易发生,男:女为1:1.8,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便秘等基础疾病及诱因33例(78.6%).临床特点主要为突发性的腹部剧痛、腹泻和血便.内镜下表现为局限性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溃疡.36例(85.7%)为一过型,经及时诊断和治疗后痊愈.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是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