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6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间隙连接蛋白43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隙连接所介导的间隙连接通讯对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起重要作用,构成间隙连接的是一组具有高度同源性的间隙连接蛋白家族,在转化或肿瘤细胞中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丧失常伴随间隙连接蛋白家族某一成员表达的改变.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一种主要的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其表达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就Cx43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Cx43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瘤芽"(tumor budding)在舌鳞癌中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HE染色评估230例舌鳞癌组织标本中肿瘤侵袭前沿和"瘤芽"的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分布;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Sperman相关分析,探讨"瘤芽"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分析生存率。结果:在舌鳞癌组织切片中,可见"瘤芽"位于肿瘤侵袭前缘,为单个或小于5个成簇的癌细胞。在230例病例中,111例标本呈现出高"瘤芽"状态(≥5个"瘤芽"/HPF),119例标本表现出低"瘤芽"状态(<5个"瘤芽"/HPF);"瘤芽"与肿瘤大小(P<0.05)、分化程度(P<0.05)、临床分期(P<0.05)以及淋巴结转移(P<0.001)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舌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判断指标(P=0.0014);构成"瘤芽"的癌细胞形态可由多边形、鱼鳞状转变成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瘤芽"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提示"瘤芽"与EMT相关,是EMT在组织形态学上的一种表现。结论:"瘤芽"与EMT密切相关,代表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亚群,可作为舌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3.
多媒体技术在腭裂修补术后语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治疗 ,在较短时间内强化训练 ,激励患者的训练积极性。方法 :利用实时语音工作站软件和MicrosoftPowerpoint软件为 2 1例患者进行较系统的语音训练 ,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带有音乐效果 ) ,用汉语输入法找出患者发音须纠正的系列字、词组 ,对被训练患者进行语音清晰度的检测及训练前后录音对比。结果 :2 1例患者经过 5天的强化训练 ,语音清晰度从平均 5 4.2 %提高到 94.7%。平均提高了 40 .5 %。结论 :利用多媒体辅助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治疗 ,可激发其训练兴趣 ,强化针对性语音训练确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提高语音清晰度 ,改善语音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患者女,19岁。因呕吐、腹泻、脓血便、高热2天,意识恍惚、肢冷1天于1980年10月13日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因吃变质猪肉后恶心呕吐,24小时后出现腹阵痛,脓血便10余次/日,伴里急后重、畏寒高热。次日意识模糊、尿少、肢冷。体检;T 40.7℃,R 30次/分,脉搏细弱不易触及,血压测不出。意识恍惚,烦躁,大汗淋漓,唇、指发绀,四肢湿冷,轻度脱水,球结膜无水肿,瞳孔  相似文献   
95.
通过本实验发现窦房结缺血损伤可引起Ⅰ°,Ⅱ°和Ⅲ°窦房传导阻滞。在部份病窦模型(5/23条狗)可出现间歇性窦房传异时间延长,而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律不齐。Ⅰ°窦房阻滞与窦性静止可同时合并存在。直接显示并证实了房窦传导现象。测出窦房传导时间(SACTd)与房窦传导时间(ASCT)并不相等。ASCT=(S-A_3)-(A_1-A_1)-SACTd。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p21 Waf1/Cip1(p21)蛋白与调控p21的相关蛋白Jag1、Jag2、Notch1在正常胎鼠和腭裂模型侧腭突胚胎上皮,特别是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胚胎腭中线上皮带中的表达及变化,初步研究p21蛋白在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胚胎腭中线上皮带消失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为全反式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 RA)诱导建立的C57BL/6J胎鼠腭裂模型,对照组用同等剂量玉米油喂养孕鼠。在鼠孕期第13.5天(gestation day,GD13.5)、GD14.5、GD15.5、GD16.5解剖取得胎鼠腭突,吖啶橙染色观察腭突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21与Jag1、Jag2、Notch1在胎鼠侧腭突上皮的表达。结果:实验组Jag1、Jag2、Notch1、p21在各个时间点均呈阴性表达。在GD14.5、GD15.5,对照组Jag1、Jag2、Notch1、p21在胚胎腭中线上皮带细胞内均有阳性表达。在GD15.5,对照组胚胎腭中线上皮带消失,腭突基本融合;实验组则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未消退,形成腭裂。在GD16.5,Jag1、Jag2、Notch1在侧腭突所有被覆上皮仍有阳性表达,p21仅在鼻腔侧有微弱阳性表达。结论:在胎鼠侧腭突发育过程中,存在Jag1、Jag2、Notch1、p21特定时空的差异表达。结合前期试验,提示p21参与侧腭突上皮的凋亡与分化,尤其参与了ΔNp63在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胚胎腭中线上皮带消失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标测肺静脉血流频谱及二尖瓣血流频谱的变化,无创评价永久人工VVI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4例患者在永久人工VVI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和植入后2个月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收缩期最大流速(S)、S波的速度-时间积分(Svti)、舒张早期最大流速(D)、D波的速度时间积分(Dvti)、Svti/(SDvti+Svti)为收缩分数(SF)、心房收缩反向A波的最大速度(PA)、PA波间期(PAd);二尖瓣E峰最大速度(E)、A峰最大速度(A)、E/A比值。结果永久人工VVI心脏起搏器术后2个月时S、Svt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Dvti、PA、PAd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D术后2个月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永久人工VVI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2个月时E、E/A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A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永久人工VVI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肺静脉血流频谱结合二尖瓣血流频谱可以准确的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不同转移能力涎腺腺样囊性癌(ACC)表达微小RNA(miRNA)的差异,以期筛选与ACC侵袭转移相关的miRNA及其所调控的靶基因.方法 以ACC高转移细胞株(ACC-M)为实验组,低转移细胞株(ACC-2)为对照组,采用高通量miRNA微阵列初步筛选两株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内源性miRNA,然后挑选几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进一步加以验证,同时运用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 芯片初筛显示,与ACC-2相比,ACC-M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分子有23个,其中上调表达的有14个(miR-15a、miR-16、miR-509-3p等),下调表达的有9个(miR-24、miR-98、miR-320等).qRT-PCR验证与miRNAs芯片结果相符合.靶基因软件预测显示,miR-98的靶基因为Ras和高迁移率蛋白A2,miR-320的靶基因为整合素β3,miR-509-3p的靶基因为CD164,它们均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有关.结论 不同转移能力的ACC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miR-98、miR-320和miR-509-3p可能与ACC侵袭转移相关,可能通过调控相关靶基因参与ACC的侵袭转移进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检测p16及pRb在正常腮腺、PA和CP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表达的A相关性及在CP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pRb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16在正常腮腺、PA和CPA中的表达逐渐减少,而rRb的表达逐渐增高,其关联系数r=-0.328。结论 p16和pRb在PA和CPA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CAP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聚乳酸-脱钙冻干胚胎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骨移植免疫原性低 ,爬行替代快 ,兼备骨诱导活性 ;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膜可体内降解 ,骨引导活性可靠 ,但单独应用均存在一定不足。我们将PLA膜和脱钙冻干胚胎骨 (demineralizedfreeze driedfetalbone ,DFDFB)复合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探讨PLA DFDFB的骨修复效果。1.材料和方法 :(1)PLA膜 :分子量 190 0 0 ,厚 2 0 0 μm ,孔径 <5 μm。(2 )DFDFB制备 :取孕 2 8d胎兔四肢骨 ,剪成 1~ 2mm骨粒。 2 5℃下 1∶1氯仿 甲醇脱脂 ,浸入 2℃ 2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