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带蒂骨膜瓣在前颅底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带蒂骨膜瓣在前颅底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对14例前颅底肿瘤病人手术全切后,采用带蒂骨膜瓣行前颅底重建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重建效果良好,无一例病人发生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及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结论带蒂骨膜瓣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修复前颅底缺损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脑血流灌注量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脑皮层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及亚低温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 亚低温处理后,大鼠再灌注后即刻、再灌注后24 h的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灌注量有显著下降,但再灌注后48 h后的血流灌注量恢复至再灌注前水平。非亚低温处理的大鼠,再灌注后即刻脑皮层局部脑血流灌注量变化不大、但再灌注后24,48 h的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没有恢复至再灌注前水平。结论 亚低温早期干预可逆转大鼠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低灌注性缺血状态,对慢性脑缺血再灌注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三维微弹簧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9例患者的82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22mm,瘤颈≤4mm57个,>4mm25个,采用三维GDC栓塞治疗,包括常规裸弹簧圈和Matrix弹簧圈,从栓塞后血管造影影像学、临床结局和磁共振造影随访评价疗效。结果82个动脉瘤完全栓塞65个(79.3%),次全栓塞17个(20.7%),无不全栓塞,其中25个瘤颈>4mm的动脉瘤完全栓塞17个(68%);术后并发症7例,随访6个月,严重致疾6人(7.6%),中度致残生活能自理10人(12.7%),恢复良好63人(79.7%)。结论较复杂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时,三维GDC做为首枚弹簧圈可达到良好的成篮效果,但栓塞治疗的远期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有待长期研究。  相似文献   
54.
国人颅内动脉瘤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方法 :TRIzoI一步法抽提组织中的总RNA ,用RNeasyMi niKit进行纯化。检测RNA无降解后 ,用SuperScriptⅡ试剂盒反转录成cDNA。然后用RNA转录标记试剂盒体外转录成cRNA ,合成的同时进行生物素标记 ;cRNA探针经片段化处理后与Affymetrix公司的人类基因组U133A基因芯片 (包括人类基因组中的 2 2 ,2 15个基因或EST片段 )在杂交炉 6 4 0中 4 5℃杂交 16h ,然后于基因芯片流程工作站 4 0 0中洗脱、染色。随后用GeneArray扫描仪扫描杂交信号 ,用MicroarraySuiteVersion 5 0软件分析芯片杂交信号的强度和比值 ,筛选出在两种组织中差…  相似文献   
55.
影响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视力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影响经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鞍区脑膜瘤71例。先以双眼为单位,根据视力损伤评分表对其术后与术前的视力视野进行评分,以评分差来衡量预后并进行多重回归,筛选影响双眼视力预后的因素。再以单眼为单位,将术后视力以0 0 5为界分为2组,与其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以0 .0 5、0 . 5和1 . 0为界分为4个等级,进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单眼术后视力的因素。结果 双眼视力的综合预后受其术前的评分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B =- 0 . 1 0 9,P <0 . 0 5和B =7 4 .0 8,P <0 . 0 5) ;单眼的术后视力与其术前视力呈正相关(B =4 .2 55,P <0 .0 1 )与视乳头的病变程度及视神经的受累程度呈负相关(B =- 0 . 94 3,P <0 . 0 1和B =- 0 .830 ,P <0 . 0 5) ;术前视力低于0 .0 5、视乳头苍白萎缩或视神经管受累的眼球术后视力恢复到0 . 0 5以上的比例极小。结论 术前的视力、视乳头的病变程度、视神经的受累程度及肿瘤的切除程度对术后的视力恢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自身筋膜硬脑膜重建的愈合机制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SD大鼠65只分成5组。A组5只,采用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愈合过程bFGF在其中的表达情况;B组3只,直接将背部筋膜覆盖在硬膜外;C、D、E组各19只,行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D组加用外源性bFGF,E组仅用明胶海绵,分别在术后1周、2周通过脑脊液漏研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外源性bFGF对自体筋膜重建硬脑膜愈合过程的影响并用RTPCR方法研究内源性bF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部位bFGF表达明显;术后1周D组大鼠重建硬脑膜抵抗脑脊液漏压力值明显好于其他组(P<0.05);术后1周移植筋膜的胶原纤维呈粗大、杂乱的表现而术后2周胶原纤维的排列比较规则,经历了“再塑性”的过程;内源性bFGF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成纤维细胞的浸润、新生血管生成及胶原纤维的合成是自体筋膜重建硬脑膜愈合过程的重要机制;在此过程中bFGF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外源性bFGF处理的大鼠其移植筋膜愈合要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7.
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蝶窦切除垂体瘤具有损伤小 ,安全性高和疗效好的特点 ,术中需C臂X光机协助定位。神经导航系统定位准确且无术中放射危害 ,为了验证其是否适用于经蝶窦手术 ,我们从 1997年开始对 4 1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蝶窦手术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4 1例垂体瘤患者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颅咽管瘤中是否表达、肿瘤血管生成和囊肿形成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 根据术前影像和术中所见将 31例颅咽管瘤大体形态进行分类 ,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和分型 ,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 ,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显示微血管并进行微血管计数 ,VEGF多克隆抗体染色显示VEGF并行阳性结果判断 ,将VEGF表达情况与肿瘤大体形态、病理类型、微血管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例中 9例肿瘤细胞有VEGF表达 ,VEGF表达率为 2 9% ,鳞状表皮型 13例中 ,7例有VEGF表达 ,牙釉质表皮型 18例仅 2例有VEGF表达 ,第Ⅷ因子染色见于所有肿瘤基质结缔组织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与鳞状表皮型或实质性肿瘤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鳞状表皮型颅咽管瘤VEGF表达明显高于牙釉质表皮型 ,提示VEGF可能在鳞状表皮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及survivin因子在脊髓髓内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髓内胶质瘤17例,其中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9例。术后进行临床随访并定期复查MRI。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髓内胶质瘤组织survivin因子表达。结果 髓内室管膜瘤8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例。星形细胞瘤9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在8例室管膜瘤组织中的survivin因子阳性表达有2例,9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因子阳性表达有6例,其中2例中度阳性表达的患者随访均出现肿瘤颅内及椎管内播散种植。结论 髓内胶质瘤中室管膜瘤显微手术疗效满意。髓内星形细胞瘤组织survivin因子表达明显高于室管膜瘤,survivin中度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蛛网膜下腔播散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60.
血管内栓塞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复杂难治性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复杂难治性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血管内栓塞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分析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2月治疗Spetzler分级Ⅲ级以上脑AVM的 3 3例临床资料。Spetzler分级Ⅲ级 2 2例 ,Ⅳ级 9例 ,Ⅴ级 2例。脑AVM体积最大为 7 0cm× 8 6cm× 6 1cm ,最小为 2 5cm× 3 0cm× 2 8cm。所有病例均接受了血管内栓塞辅助显微手术治疗。 结果  3 3例中 3 1例术后恢复良好 ,其余 2例中度致残。术后行MRI、MRA及DSA检查 ,未见血管流空影像及畸形血管影像。术后 6个月内行DSA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3 3例脑AVM完全切除 ,未见畸形血管影像。 结论 Spetzler分级Ⅲ级以上脑AVM是难治性疾病。血管内栓塞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