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71.
细胞外ATP对外周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细胞外ATP对外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硅胶管再生室模型,左侧再生室中加入1mmol/LATP作为实验组,右侧再生室中加入生理盐水对照。术后1、2、4、6和12周取材,每次取材除作肉眼观察外,第6、12地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检测再生轴突数目和髓鞘厚度。结果:ATP实验组再生神经干的直径,神经干内有髓纤维的数目以及髓鞘的厚度同对照组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电镜观察表明,实验组再生随鞘的厚度及成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细胞外ATP具有较强的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体外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取乳鼠背根神经节行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分别加入IL-1β、PBS,培养48h后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生长情况,MTT法测定神经元的活性。(2)Wistar大鼠20只,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硅胶管套接神经的近端,管内分别注入1ng/ml的IL-1β(实验组10只大鼠)和PBS液15μl(对照组10只大鼠)。术后2周取材,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神经元存活数目、胞体的直径和面积。结果(1)两组间MTT值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403,P<0.01)。(2)两组损伤侧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932,P<0.01)。(3)对照组损伤侧与正常侧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和面积,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188、8.379,P<0.01);而实验组损伤侧与正常侧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32、0.598,P>0.05)。结论IL-1β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存活。外源性IL-1β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改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EASIO)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改良EASIO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组(观察组)和传统开放式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8小时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激素水平(TSH、T3、T4)、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美观满意度、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ASIO术式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切口美观满意度较高,可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74.
Proteus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畸形,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病变范围广泛,涉及颌面部、肢体、皮肤及内脏病变和先天性血管畸形.在四肢的表现主要以不对称性增生肥大,包括巨肢和巨指(趾)表现,影响外观和功能,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现报告本科手术治疗的3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病例1:男性,18岁.于出生后1岁左右发现右足部局部增厚,未予特殊处理.病变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多家医院诊断为"纤维瘤".因对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未接受任何治疗.现因病变已扩大至前足2/3,并累及多个足趾,患者出于对外观整体考虑,入院行手术切除,门诊以"巨趾畸形"收入(图1).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11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病变),采用尺骨横形短缩截骨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2个月,通过比较其术前术后的尺骨变异值、活动度、握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以及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和DASH评分六项指标,对该术式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1例截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尺骨变异值由术前(2.9±1.3) mm改变为术后(-0.2±0.9) mm.术后腕关节活动度有一定改善,与健侧比较,屈伸活动范围术前(84.9±23.2)%,术后(90.3±13.3)%;旋转活动范围术前(92.2±11.1)%,术后(94.2±9.9)%;尺桡偏范围术前(71.9±11.8)%,术后(81.8±22.7)%.患手占健侧的握力术前(79.7±20.0)%,术后(93.6±8.6)%.VAS疼痛分值术前(7.3±0.7),术后(2.9±1.4).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术前(59.0±19.0),术后(84.0±21.0),其中优5例,良4例,可2例.DASH得分术前(55.0±20.0),术后(25.0±19.0),其中以反映力量型功能和生活信心的项目改进尤为显著.结论 尺骨横形短缩截骨术能够有效改善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减轻疼痛,提高握力,改善生活质量,对腕关节活动范围改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在修复足部、足远侧半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修复11例含一个或多个跖趾关节外露的、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皮瓣设计:上界超过腓骨头平面.外侧界达腓骨前缘前2 cm,内侧界达腓肠肌内侧缘,下界达内外踝连线,以外踝上1 cm为旋转点.手术要点:解剖皮瓣时应将腓动脉在外踝上11~13 cm和5~7 cm两个肌皮支和(或)皮支带入,并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在内的3 cm宽筋膜蒂.结果 本组11例中1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1 cm宽区域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结论 应用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尤其是含足远侧半的皮肤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对肢体供血影响小,血管蒂恒定,解剖容易,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7.
复拇术后畸形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拇术后畸形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9例( 5 4侧)复拇术后畸形患儿,参照Kawabata[1] 方法,按畸形发生水平分为三组指间关节组、掌指关节组和“Z”形畸形组,对其中41例采取不同的矫形手术,并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术后随访到2 6例( 2 8侧) ,15例失访;随访时间14个月~3年。术后三组畸形均明显改善,疗效评分优15侧,良13侧。结论先天性复拇畸形如手术时机、手术方案选择不当或合并拇指肌腱先天性异常等是复拇术后出现畸形的主要原因,再次矫形手术能有效的纠正畸形。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2年12月,对30例退行性腕关节炎行近排腕骨切除和腕部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术。术后测量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和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rimmer评分法。术后拍摄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了解腕关节骨性改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66个月。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70°(健侧为126°),尺桡偏平均为36°(健侧为66°);握力为25kg(健侧为46kg);疼痛值为32(术前为73);腕关节功能评分为70。腕关节X线片示,术后3例腕关节形成关节炎。结论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侧及背侧神经切断可保留腕关节部分功能,减轻腕关节疼痛,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9.
臂丛神经鞘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鞘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1975年至今共收治臂丛神经鞘膜瘤17例,源自臂丛上干7例,中干8例,C5、6神经根1例,外侧束1例。14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3例曾在外院误将肿瘤与神经干一并切除,行神经移植修复术。结果14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至10年,无1例复发。3例误将臂丛上干切除行神经缺损修复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臂丛神经鞘膜瘤在手术显微镜下逐层剥离包膜,完整切除瘤体,保护好神经干,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0.
正确进行经关节断指再植手术对手指成活及保留手的功能有实际意义。作者总结了28例37个经关节断指再植的经验,认为2~5 指经掌指关节离断再植时可考虑行关节成型术,拇指各关节及2~5 指各指间关节处离断再植时则以关节功能位融合为宜;2~5 指经指间关节离断再植时静脉吻合数量要多,经远侧指间关节离断再植时要珍惜动脉长度。作者对清创时如何处理皮肤和血管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