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肠毒性大肠杆菌三种肠毒素(LT、ST-P、ST-H)基因探针对近年来从广州、武汉、四川、沈阳、湖南等部分省市搜集到的921株致急性腹泻的大肠杆菌进行DNA-DNA菌落原位杂交检测。LT198株占21.5%(198/921)、ST-H 131株占14.2%(131/921)、ST-P 54株占5.9%(54/92l),ST+LT 19株占2.1%(19/921)。表明我国ETEC腹泻病原体中以LT+ ETEC为主,其次为ST-H+郊区农村ST-P+也占相当比例。为国内ETEC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较先进的诊检工具。  相似文献   
22.
在人类的一些肿瘤中已发现存在Gsα基因突变.本研究室在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中发现了Gsα基因的3个缺失突变体以及野生型的Gsα(分别命名为Gsα L-1,500 bp;Gsα L-2,300bp;Gsα L-3,200 bp和Gsα-4,1 200bp),并已在一些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检测到.为进一步研究这些缺失体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作者将克隆了GsαL-1,GsαL-2和Gsα-4基因的质粒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提取DNA,采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相应的目的基因,分别将其克隆到pET22b(+)表达载体上,再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经培养,取菌体行SDS-PAGE电泳分析.研究结果:3个基因都有相应分子量的蛋白表达,且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这表明构建的这3个基因确具完整的基因结构,及相应的蛋白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功能及其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鉴定端粒单链结合蛋白hPOT1核定位结构域。方法:通过hPOT1的不同长度缺失突变体与EGFP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转染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确定了hPOT进核序列是定位于第355—375位氨基酸之间的富含碱性氨基酸序列,其中R^377,R^373影响hPOT1的细胞核内定位。结论:鉴定出hPOT1的核定位结构域,该结构域影响了hPOT1不同形式剪接体蛋白的细胞内分布。为进一步研究hPOT1在端粒末端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4.
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监控和修复机制\和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保护机制是维护基因组稳定性的两大重要机制.这两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既有不同的分工和调控机制,又存在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由于端粒和细胞DDR调控的异常与人类衰老和癌症有密切联系,因此对端粒与DDR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性的深入研究,将对解决这些人类重大医学问题有重要影响.本文对端粒与细胞DNA损伤反应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26.
为膀胱酶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提供新的靶点,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缺失变体片段用内切酶EcoRⅠ与SalI连接,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NF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T24中,应用荧光显微镜,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方法观察转染细胞中hTERT-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及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酶切鉴定证实hTERT缺失突变体已克隆到pEGFP-C1的EcoRI与SalI位点之间,在转染pEGFP-hTERT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稳定表达于细胞核内,转染后2周衰老相关β-半服糖苷酶表达增加,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构建 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缺失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可在膀胱癌细胞T24中稳定表达,突变型hTERT蛋白可入细胞核中竞争性影响端粒酶的功能,从而抑手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研究λ噬菌体表达调控机理,阐明PL操纵了boxA及邻近序列突变对抗转录终止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内同源重组技术,使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上携带了CI857,PL,nutL[boxA*(*代表不同的boxA及临近序列缺失突变),boxB],N-lacZ,ttt,galK单拷贝基因,构建了含boxA及邻近序列突变(boxA*)的一系列新菌株,模拟了λ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的生理状态,利用抗转录终止报道基因galK分析研究了boxA及临近序列突变对PL操纵子抗转录终止作用的影响。结果 证明在缺失了boxA及部分上游序列的情况下,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不能通读转录终止子。结论 λ噬菌体左向操纵子具有与右向操纵子不同的转录调控现象。  相似文献   
29.
近20年来我院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出血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本组男49例、女36例,1岁以下3人,1~5岁3人,6~10岁45人,11~15岁34人。四季均可发病,以7~9月最高峰。家住农村75例(占94.7%),发病诱因有三分之一(28/85)病前有吃瓜果,其中吃桃金娘12例。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腹痛、果酱样血便、发热或其他感染中毒症状。大便检查有隐血。②排除肠套叠,中毒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分型:按临床症状可分为肠炎型、便血型、肠梗阻型、中毒休克型。本组病例肠炎型23例(27.1%),便血型27例(占31.8%),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构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缺失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并转孜膀胱癌细胞株T24中,观察其稳定表达,探讨其对端粒酶性调控机制及成为膀胱肿瘤基因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 将PCR扩增的hTERT缺失突变体片段用EcoRⅠ与SalⅠ酶切,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成hTERT缺失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利用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pEGFP-hTERT导入膀胱癌细胞株T24中,应用荧光显微镜、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等方法观察转染细胞中hTERT-GFP融合蛋白定位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酶切鉴定证实hTERT缺失突变体体已克隆到pEGFP-C1的EcoRⅠ与SalⅠ位点之间,在转染细胞中观察到与其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的稳定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内;转染细胞2wk后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 构建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缺失突变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可在膀胱癌细胞T24中稳定表达。突变型hTERT蛋白可入细胞核中竞争性影响端粒酶的功能,进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