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0篇
  3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林峰  黄剑 《中国保健》2010,(11):140-140
胃肠型过敏性紫癜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因多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常发生误诊,本文以一误诊病例对胃肠型过敏性紫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激痛点针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低频经皮电刺激治疗,每组患者均干预4周,每周干预2次,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积分(SF-MPQ评分,包括PRI、VAS、及PPI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并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RI、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前临床上除了采用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外,运动康复疗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高血压的多种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展望运动疗法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发展趋势,为高血压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舌囊虫病46例报告何一川,黄剑,汪湛囊虫病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人为中间宿主,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感染。脑囊虫病的发病率高。发生在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的囊尾蚴形成结节性包块,可以是1~2个,甚至数千个。在舌肌肉组织常见的是单一的包块,一般无自...  相似文献   
75.
尹峰  龙月红  冯若宣  林丽梅  黄剑  邢朝斌 《中草药》2017,48(24):5085-5089
目的克隆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黄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基因,了解其基因特征并初步探明其在各器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提取多穗柯叶片的总RNA及基因组DNA,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多穗柯F3H基因的c DNA及DNA序列,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法检测多穗柯F3H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穗柯F3H基因c DNA全长1 340 bp,包含长1 09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中。qRT-PCR结果表明F3H基因在多穗柯各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首次对多穗柯F3H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F3H基因在多穗柯不同器官中表达量差异显著,为多穗柯中黄酮类的次生代谢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及病毒DNA(HBV-DNA)联合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接诊的301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289例,阴性者12例。采集患者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五项和PreS1Ag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水平,比较分析在乙肝五项不同指标组合下PreS1Ag及HBV-DNA的水平,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及其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结果:在所有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91,P0.05)。(1)(3)(5)阳性组和(1)(4)(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4、17.577,P0.05)。在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和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P0.05);在HBV-DNA阴性患者中,HBeAg阴性率高于PreS1Ag阴性率(P0.05)。病毒载量在5×102~1×107时,HBeAg阳性率及PreS1Ag阳性率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而增高,但是病毒载量≥108时,HBeAg阳性率及PreS1Ag阳性率均表现为下降。结论:乙肝五项、前S1抗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乙肝病毒感染和DNA的复制水平,但是联合测定乙肝五项、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DNA能够更早更准确的判断乙肝病毒的感染及复制状态,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黄剑  周翠屏  罗丽君  李艳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95-5595,5643
目的通过随访干预,观察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05-2009年的92例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实施随访干预措施1 a;对照组42例,未实施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肢功能康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术后实施随访干预措施,能及时有效解决在康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恢复患肢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及体位,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照组60例术后常规平卧3d,观察组60例手术当日平卧8~10h,之后不严格限制卧床时间,体位以患儿感觉舒适为主,观察两组患儿的伤口、疼痛及拆线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的伤口情况与拆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后可不必严格限制卧床时间,体位以患儿感到舒适为主,下床后的活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伤口疼痛,同时要注意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科老年患者关键要素置顶法构建中医健康教育方案的过程及效果,提高呼吸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3年5月的107例呼吸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宣教,观察组通过关键要素置顶法构建中医健康教育方案。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关键要素置顶法构建中医健康教育方案能够更加贴切患者实际需求,呼吸科老年患者接受中医健康教育方案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0.
目:考察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稳定性影响因素。方法:考察本产品对温度和光照稳定性,湿度分为低温(4℃)、高温(40℃、60℃、80℃)考察10天,光照考察3000Ix强光试验和室温自然光暴露试验24h。主要考察项目为尼莫地平含量以及有关物质变化。结果:尼莫地平注射液对 低温、高温稳定性良好;尼莫地平注射液对光敏感,置于3000Ix强光照射5h含量下降2.6%,有关物质接近超标为2.93%,第10h明显变化含量降至69.5%、有关物质相应增多,第24h含量仅为40.2%、有关物质为27.33%,色泽明显加深;但在室温自然光暴露24h,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与尼莫通注射液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本品应该避光贮存,输注需避免阳光等强光直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